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失足姑娘的爱国情 (第2/2页)
听到这话,马梁才恍然大悟,接着问:“到底是何办法?” “君上说的是扑灭山火的办法!” 王离解释道:“具体做法是,在山火来临之前,原地放把火,等周围的东西都烧光了,人就去里面,这样等山火来了,没东西烧,也就可以绕过被烧的地方。” “不错,这方法确实有用。” 赵昆点头附和。 这种灭火的方法,是他上辈子在电视里看的,那些消防员去扑灭山火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有次他跟王离闲聊,便告知了王离这种方法,没想到王离带到了草原。 “那你们也按照这种方法放火了?”章邯好奇的追问。 王离点头答道:“放了!虽然时间有点仓促,但的确绕过了火势,并很快追上了大月氏歙侯!” “不过。”说着,话锋一转,接着道:“转头看去时,火势依旧很猛,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 “方法是好方法,就是那些大月人太缺德了,居然连污水,放火这种事都干!” 马梁笑着打趣道:“他们莫非忘了草原是自己的?”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感慨。 “估计是走投无路了吧!” “那也是被我们兄弟逼的,哈哈!” “虽然王离取得了大月之战的胜利,但这里面或多或少,也有黎安君的功劳。” “那还用说,我昆弟不仅学问了得,就连养的宠物都救过我的命!” “什么宠物这么厉害?”马梁吃惊的问。 王离猛拍大腿:“我知道,是狗蛋!” “狗蛋?” 众人一愣,满脸疑惑的望向赵昆。 赵昆抬手扶额,有些好笑的道:“狗蛋是一只鹰隼,我用来传信的。” “这么说,长公子是得到了黎安君的密信,才诈死的?”章邯好奇道。 “嗯,可以这么说。”扶苏点头:“当初确实多亏了昆弟。” “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赵昆摆了摆手手,然后拿起酒杯,朝众人道:“来,咱们喝一杯,为将来!” “为将来!” 众人举杯畅饮,一旁的姑娘小心斟酒。 这时,马梁笑看着斟酒的姑娘,忽然打趣道:“小娘子知晓战场的凶险了吧,将来好好待在城里,伺候大爷,大爷保你平安无恙!” “大爷说的是。”姑娘掩嘴轻笑:“大爷就是奴家心中的英雄好汉!” “只是英雄好汉?” 马梁挑眉,然后上下其手道:“就不能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怕是不能,奴家的契身还在楼主手中。” 那姑娘说着,下意识看了赵昆一眼,显然他说的楼主是赵昆。 不过,这姑娘十分机灵,话音刚落,又话锋一转,接着道:“奴家虽然不能以身相许,但为了将来有个好日子; 奴家愿免了今日的赏钱,祝大爷早日平定叛乱。” “哦?” 听到这话,马梁眼睛一转,然后伸手拖起姑娘的下巴,轻声问:“这是何意?” “奴家是从楚地逃来的,路上见多了叛乱,只想天下太平,如今身无他物,只有赏钱作为军饷。” “赏钱作军饷?”马梁一脸惊奇。 之前他以为这姑娘在说客套话,毕竟青楼里经常逢场作戏,可低头瞧去时,竟发现姑娘一脸正色。 “就冲你这句话,以后大爷再来,还让你伺候!” 马梁说着,一把搂住姑娘狂亲了几口。 姑娘一边娇笑,一边回应:“那奴家等着大爷!” “日后再说!” “哈哈哈——” 众人互相对视,忍不住朗声大笑。 连失足姑娘都心怀天下了,自己这些大老爷们,可不能被比下去。 然而,并不是所有大老爷们都有这种觉悟,比如另一边的宋义等人。 当宋义决定按兵不动的时候,整个联军大营,一片冷清。 而宋义本人,则带着心腹将领,终日把酒言欢,不问军事。 渐渐地,军中将士有了不满之声。 正当此际,齐王派人送来书信,邀宋义之子宋襄,担任齐国丞相。 宋义大喜过望,便亲自带人将长子送到齐国边境。 此时,冷雨连绵,宋义父子坐在马车上有说有笑,而负责护送的将士则在雨中前行。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名负责开路的将领策马前来,朝马车里的宋义拱手道:“启禀上将军,冷雨刺骨,将士们身着单薄,不如等雨停了再走?” “我儿马上要赴任齐国丞相,耽搁了行程,岂不是失了礼数?”宋义有些不悦的道。 “可是.....” “可是什么?作为军人,当知任何条件都不能违抗军令,倘若我方要偷袭敌军,遇到这等天气,难道就要放弃战机?” 听到这话,那名负责开路的将领暗牙一咬,然后恭敬施礼:“属下遵命!” 说完,拨转马头,继续带兵赶路。 就如此,宋义冒雨将儿子送到齐王特使手中,直到三日后,才回到将军幕府。 回来的宋义,依旧没有出兵北上的打算,反而更加肆无忌惮的饮酒作乐。 这一日,原本拒绝了宋义邀请的项羽,突然来到酒宴中,怒气冲冲的指着宋义,大骂道:“将士们冻得瑟瑟发抖,你不思为将士们排忧解难,这是何意?” “鲁公来此地,是质问本将的?”宋义表情淡漠的反问。 “我并非质问上将军,而是想问上将军有何办法。” “我为主将,自然会想办法,你为次将,听命便是,可明白?” “不明白!” 项羽怒道:“有办法就早点拿出来,故弄玄虚,害人害己!” 嘭—— 宋义怒拍桌案,朗声呵斥:“项羽大胆!” “诸将听令,从今日起,凡是不听军令者,杀无赦!” “就凭你,也想杀我?” 项羽不屑的冷笑一声,然后径直出了幕府。 宋义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很是难看,众将们纷纷托词离开。 片刻间,原本热闹的幕府,顿时陷入冷清。 宋义心中懊恼,立刻上报楚怀王,扬言项羽蛮横无理,不服从军令,请求罢免项羽。 然而,旬日之后,楚怀王便传回王书,让宋义加紧筹备,早日覆灭秦国。 这让宋义有点犯难了。 他之所以不想西进,是因为项羽的功劳已经很大了,若让项羽灭掉秦国,那他在楚国,将无立足之地。 况且他儿子宋襄在齐国,还需要他做后盾。 可惜,他终究没料到,军中情势会发生如此突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