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三章暴走的钟离昧 (第1/2页)
,覆秦从计划开始 “你说什么?阴阳宫要血祭复活神?” “这怎么可能!世上怎么可能有这种违背科学的事! 阴阳宫的秘密谋划,整个百越之地暗潮汹涌。 赵昆到现在都一无所知,他以为阴阳宫只是外星人的傀儡势力,却没想到,这个傀儡势力竟如此疯狂。 自古以来,都有那种牺牲人类的残忍仪式。 最典型的就是祭河神。 据说在古代,祭司要把祭品人放在木筏上,漂流到河中央,让河里的所谓的河神,吃掉木筏上的祭品人,用以保证沿河两岸,风调雨顺,平安无事。 可那河神的真面目,其实就是巨型水蛇。 根本起不到那种神效。 但古代人大多无知,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的事物上。 夜月白说的阴阳宫血祭,在赵昆看来,是同样性质的。 可信徒的疯狂,根本难以琢磨。 一旦让他们相信某件事为真,他们就会不遗余力的完成任务。 即使是现代,有些狂热信徒做的事,依旧无法让人理解。 而赵佗起兵攻打郡城,在赵昆看来,却可以理解了。 赵佗那样做的目的,就是完成血祭。 这简直太疯狂了。 “有些事,看起来不可能,但就是事实。” 夜月白见赵昆满脸不可置信,郑重开口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赵佗为何要孤注一掷,我们为何要不遗余力的发起战争? 你知道阴阳宫存在多少年了吗?这么多年,阴阳宫可从未发起过一次战争!” “可是.....这也太不合理了,什么神需要人血祭才能复活?“ 赵昆听完,眼中的诧异更深了。 “你能这么问,说明你还不信这世上有神!” 夜月白叹息道:“神的力量,凡人无法理解,也很正常,不过,你若想解开姜世一族的诅咒,最好还是相信的好,不然错失良机,怪不了别人。” “既然如此,那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个消息? 赵昆皱眉,有些不满的道。 看他反咬自己一口,夜月白也不跟他计较,只是耸了耸肩道;“我本来也没打算告诉你啊!” “就像你之前说的,我们是反贼,反贼怎么可能把计划告诉敌人?” “那你现在为何又说了?” 夜月白笑道:“因为现在的我们又不是敌对关系,自然要告诉你!” “不是敌对关系,又是什么?”赵昆歪头看着夜月白。 夜月白故作沉思,旋即朝赵昆眨了眨眼睛:“是爸爸呀!” “咳,咳咳!” 赵昆被夜月白的话,呛了一阵,没好气的骂了她一句:“有病!” 但紧接着,他又想起了韩信和章邯,于是朝身旁的罗网护卫道:“立刻派人通知韩信他们,停止战争,等候命令!” “是!” 那名罗网护卫拱手领命,就要调转马头。 正在此时,赵昆突然叫住了他:“不用了,快去准备笔墨纸砚,本君要亲自书信一封,通知他们!” “遵命!” 罗网护卫愣了一下,当即领命。 一旁的夜月白,疑惑的看着他:“此地距离番隅郡城多达数百里,你如何通知他们?” “你不是说,世上有神吗?我就是那位神!” “少胡说八道!” 虽然夜月白承认赵昆手段颇多,但她根本不信赵昆是神。 赵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也没有多说。 有些秘密,他还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 毕竟鹰隼传信,越少人知道越安全。 ........ 就在赵昆传信的下午,韩信与赵佗决战,已经开始了。 赵军和秦军几乎是同一时间行动的。 宽广的山谷内,汇聚了将近三十万兵力。 在马蹄扬起的一瞬间,轰鸣声如同炸雷一般响彻整个山谷。 “冲锋——!” 韩信嘶吼一声,一骑当先。 左右随行的是他亲手培养的护卫军。 这些护卫军跟特种兵差不多一个等级,是韩信根据赵昆的军事知识培养的。 而此时,战马和战马的对冲,速度快到了极致。 几乎还没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短兵相接了。 韩信长枪挥动,精准的刺穿一个赵军的头颅,斩落第一滴血。 赵军的人数比秦军的人数要多出来两倍。 之前韩信带来的一万人,现在死的只剩三千多。 除了这三千多人有盔甲,其余秦军人人不着甲,就连武器也只是骑剑。 不过,章邯在左右两翼各布置了三万骑兵,帮助韩信的正面先锋部队抵挡住压力,不至于腹背受敌。 但没有盔甲,没有顺手的武器,在两军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展现出弊端。 赵军装备再怎么差,也是有轻甲的。 所以秦军最开始正面接触的伤亡要略大于赵军,这还是建立在秦军出色的战斗意志之上。 唯有韩信的先锋军,有韩信和三千铁骑开路,战果最为丰硕。 正面接触的赵军根本抵挡不住韩信中军的冲锋。 冷兵器时代,勇战派拥有一席之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一骑当千。 韩信表现出的战力,让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个统帅。 他在队列中冲得很勐,先锋部队的攻势也随之勐烈。 在和两万先锋部队接触的赵军,很快溃败下来。 哪怕韩信前面已经战斗了很久,哪怕作为主力的三千披甲骑兵也战斗了很久。 但依旧不是赵军能够抵挡的。 只不过左右两侧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急行军是要付出代价的。 “看你的了。” 章邯呢喃了一句。 他没有下令十万秦军直接跟赵军对冲,反而选择了分散兵力,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这十万铁骑毕竟人人都没有着甲。 而赵军兵力更盛于己方两倍。 倘若直接对冲,秦军因为装备劣势,必定伤亡惨重。 倘若人人带甲,章邯绝不会怎么怂,直接下令和赵军对冲,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他最终选择给韩信创造机会。 两侧各三万,抵抗侧翼的压力,让韩信得以勇往向前。 而后方两万,只要先锋部队有所伤亡,就随时补上。 没有来自两侧的压力,韩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率领先锋军勇往直前。 理论上来说,只要两侧的六万秦军还活着,韩信就可以没有顾及的一往无前。 而取决于这场战争的胜负,就在韩信身上。 若韩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