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四章 端容贵妃:这还真让婵月说中了? (第1/2页)
宫苑,神武门 下了朝的高阶官吏乘着马车,向着家中而去,而其他品阶稍低的官吏,因是正午,临近饭点儿,约上好友,三三两两聚拢一起,前往酒楼,吃酒用饭。 而随着官员下朝,关于京营大军在河南等地大获全胜,连续收复开封府、汝宁府的消息,随之扩散到整个神京城。 今日正是艳阳高照,神京城内原就熙熙攘攘,人流如织,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中都在讨论着在中原大地的叛乱。 一家悬着匾额的酒楼,二楼包厢中,几个着绫罗绸缎的年轻公子,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关中大地进入三月之后,天气彻底暖和起来,风和日丽,春风拂面,神京城中的不少年轻公子,往往约上三五好友,出城踏青折柳,赏玩名胜古迹。 冯紫英、柳湘莲,卫若兰,陈也俊等几个年轻公子围拢一桌而坐,气氛热烈喧闹。 柳湘莲问道 柳湘莲目光灼灼地盯着卫若兰,问道 卫若兰轻声说道」不过,父亲曾回来提及过,说自贾节帅节制京营以来,京营蔚然一新,大改军纪涣散,疏乏cao演等诸般弊政,军力大有提升,以我看来,贼寇毕竟是乌合之众,甲骑不整,京营战而胜之,也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卫若兰之父卫麒统领效勇营,留守神京,不在此次出征河南军将之列。 冯紫英忧心忡说道。 陈也俊端起一个酒盅,声音中有着几分冷意,俊朗面容上却隐约见着几分不易觉察的艳羡。 他为宗室子弟,未尝没有想过拥旄持节,代天子出征四方。 彼时,珥金拖紫,高居庙堂,可惜仁和郡王之子的宗室身份,怎么也不可能领兵出征。 卫若兰道 冯紫英道 陈也俊幽幽说道。 冯紫英道 其实,在外人面前,冯紫英都是以贾珩为兄长相称……大抵就是,我兄长如何如何。 似是看不惯冯紫英如此推崇贾珩,陈也俊皱了皱眉,抿了口酒说道。 卫若兰见两人语气有些冲,连忙打了个圆场,微笑说道 说着,举起酒盅,向几人敬着。 陈也俊也举起酒盅,道∶ 众人都只当没听见陈也俊的。 就在几人议论的空档,就听得包厢外传来阵阵欢呼议论之声,几让冯紫英、卫若兰等人停了谈笑,心头诧异。 卫若兰皱了皱眉,俊朗面容上现出一丝不悦,唤过小厮,吩咐道 小厮连忙出了包厢,询问掌柜,过不多时,折返回来,面上喜气洋洋,说道∶ 冯紫英疑惑说道。 小厮道 此言一出,冯紫英先是一愣,继而面现狂喜,因为心绪激荡,声音都有几分颤抖∶ 陈也俊脸色却又青又红,只觉火辣辣的疼,手中的酒盅捏的骨节发白。 虽然一众好友没有细究其方才轻狂言,但心高气傲的陈也俊,却不能当不存在。 柳湘莲目中异色翻涌,啧啧称奇道 说着,剑眉之下,眸光灼灼地看向冯紫英,问道∶ 柳湘莲慨然道。 他祖上也为仕宦之家,只是家道中落,那日长街所见,忽而生出一念∶ 如他想要重新光耀门楣,一展胸中抱负,这位珩大爷,就是他寻找的伯乐。 而在几年前,京营军纪废弛,将校不整,他哪怕有一身武艺,也不愿从军,现在则是不同了,以平生所学重振家声。 冯紫英笑了笑,爽快应道∶ 众人热烈讨论着,陈也俊心不在焉,强颜欢笑。 此刻,不仅仅是冯紫英这里,随着消息在神京城中的街头巷尾扩散,神京城逾百万军民、官吏都在议论着来自中原的这次光复之战。 正如崇平帝所想,朝廷以雷霆之势抵定河南乱局,有力地鼓舞了人心,震慑了宵小,重树了中枢威信。 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就在整个神京都在兴高采烈地议论着中原大地的这场朝廷平叛时—— 翰林侍读学士陆理面色颓然地出了宫门,因为心事重重,走路的动作也缓慢了几分,尤其是听到身后官员的指指点点以及左右官员的异样目光,心头更为烦躁。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唤住了失魂落魄的陆理, 陆理身形一顿,不由转过身去,凝眸看去,却见是翰林侍讲学士徐开,拱手道∶ 徐开年岁三十出头,身形修长,仪表清秀,近得前来,问道∶ 陆理面色愁闷,在翰林院中的为数不多的好友面前,苦笑一声,说道∶ 经过先前一事,来日仕途前景黯淡,他已是心灰意冷。 自太宗朝开始,也效仿明代,翰林院作为储英之地,而陆理作为翰林学士,多是当作储相培养,换言之,经过转任、磨勘,将来有可能进入内阁,成为执掌中枢的宰辅重臣,但经先前一事,陆理自知已经恶了天子,而且在士林中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 徐开面色默然了下,也知道陆理这会儿心情不佳,伸手相邀说道 不远处的道旁,赫然停靠着一辆马车,两个着粗衣短打的家仆垂手等候着。 陆理长叹了一口气,随着徐开上了马车。 随着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铺就的街道,发出蟒糁之音,大街的喧闹之音,也自竹帘向着车箱钻来,没有周围异样目光的注视,陆理烦闷的心绪倒也纾解了许多。 徐开道 随着河南之乱被迅速平定,朝野百官对崇平帝的内心评价也在悄然提升,振奋有为,有中兴大汉之志。 陆理沉吟说道∶ 说着,缓和了语气,道 陆理闻听此言,面色变幻,心头微惊。 如今翰林院以他和徐开两人文辞优长,常常担纲重大礼仪的贺表书写,如今他这一走,岂不是眼前之人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徐开沉吟道 徐开官居翰林侍讲学士,纵然谋求外任,至少也是一任知府,而且只要有了政绩,因为翰林院的光鲜履历,也会迅速升迁。 陆理心头一怔,继而脸颊微烫,方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