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二章 贾珩:嗯,之前一时失言 (第2/2页)
蔽的青石板路踩碎着斑驳陆离的光影,走过梁柱高嘉的回廊,相伴来到大雄宝殿外。 贾珩看着咸宁公主在蒲团上跪将下来,双掌合十,祷祝着,也不打扰,站在殿门处静静等待。 于他而言,大相国寺更像是一个可供游览的名胜古迹,再无什么别的意义。 咸宁公主上完香,然后起得身来,出了宝殿,明眸定定看向少年,清声道: 贾珩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 之后又领着咸宁公主逛了寺中其他几处地方,四下闲逛着,也是两人自来中原之地剿寇以来,难得的次放松。 直到傍晚时分,贾珩这才扶着意犹未尽的咸宁公主登上了马车,彼时,中原大地的西方天际不知何时铺染起彤彤晚霞,正应了那句,早烧霞,晴不到黑,晚烧霞,晴半月,而道道金色夕光投过竹帘稀疏地进入车厢,贾珩伸手将咸宁拥在怀中,嗅闻着秀发之间的清香,一时间也欣然不胜,道: 咸宁公主将青丝如瀑的蜂首靠在贾珩肩头,心底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宁,轻声道: 虽先前和那位方丈聊了几句,但后面也陪着她逛了不少地方。 贾珩说着,转过脸来,抚住咸宁公主的香肩,低头再次住那两瓣莹润微光的桃花。 现在的他已是老马识途,熟练到哪怕闭上眼睛,都不会找错地方。 而暮春三月的微暖春风带着花香透过轩窗,慵懒地投落在一对人身上。咸宁公主眼睫弯弯,芳心碎碎乱跳,再次闭上眼眸,承受着新鞋轮侵袭,以及…… 过了一会儿,雪颜绮丽如霞,喘着细气的咸宁公 主,几是雍软在贾珩怀里,半响才缓和过来,伸出纤纤玉手整理了下凌乱的前襟,不由低声问道: 贾珩品味着少女宛如薄荷清露的甘美,掌指之间的丰腻更是寸寸浸润心底,面色恍惚了下,道: 咸宁公主: 一时失言?怎么能是失言?不是,先生又在捉弄她吧? 然而,细细思量之间,柳叶细眉下那双莹润晶然,自始至终都是光彩烟烟的清眸闪了闪,光彩迅速晦暗下来。 是了,先生已有家室,今日种种,原就是她不顾切抢来的。 贾珩感受到咸宁公主的失落情绪,拉过纤纤素手轻声唤了一句。 咸宁公主娇躯微颤,凝起清眸,似乎没有想到少年突然唤着自己的名字,或者说是意外,定定看向贾珩,静待其言。 贾珩将咸宁公主拥在怀中,在少女耳畔低声道: 咸宁公主了一声,也不多言。 夜色将深,烛火彤彤,巡抚衙门后院的书房中,一道挺拔、顾立的人影投映在轩窗上,伴随着的翻阅纸张声音。 贾珩正拿着刘积贤傍晚时分,从河道衙门抬来的黄河水餐经图注翻阅。督抚河南不得不提途径开封府的黄河。 大汉因装前明,开之初就饱受黄河之患,自陈汉太宗年间,拣派重臣对。黄河进行了一量定程度的治理,但收效甚微,隆治年间也曾数次治河,但问题依然严重,时常有决口溃堤之事发生。 按照后世治河经验,治理黄河大致有两个妻思路,第一个是拓宽河道,高筑河堤,还有一个是束水攻沙,修建引河,缓解河道压力。 贾珩合上来自河道衙门的水域图,目光望着桌上的蜡烛出神。 故而,他现在也只是疏浚通济渠等运河,别的也做不了太多,或许可以巡视一下南北江堤,然后回天子上疏陈奏治河方略。 就在这时,刘积贤从外间而来,抱拳道: 刘积贤道: 不想这两个的官吏,屁股之下也不干净,或者说,大汉官场之中,两袖清风的廉直之吏原就少之又少。 刘积贤道: 贾珩面色凝重道: 当时,南河总都高斌上奏朝廷请求拨付修河银两,当时被内阁首辅杨国昌质疑,而后,齐党干将左副都御史彭哗自请南下巡查江堤,他当时就纳闷,怎么就对开封府的河道衙门视而不见? 原来应在此地。 贾珩皱了皱眉,放下札子,问着刘积贤道: 刘积贤道: 这就是整个大汉北方近些年的现状,持续处于少雨少雪的干旱天气,雨水不丰,黄河之患反而消停了许多。 贾沉吟片刻,说道: 看来,他要向朝廷书写奏疏,让崇平帝重视此事。 在贾珩转身来到书案前,思付着如何书写奏疏时,就在这时,刘积贤的声音传来, 现在冯廉外挂职务是总督府下参议,统管疏浚汴、蔡二河干、支渠等事。 贾珩离了书案,迎向来人,没有绕弯子,微笑问道: 廉笑道: 这位老先生原就担任过一县主官,组织能力自然不乏。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 冯廉轻声说着,警了一眼书案上的水经舆图,沉吟片刻,说道: 以贼寇派发徭役,正好不用劳动百姓。贾珩问道: 冯廉解释道。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 不仅是上疏具陈黄河之患,同时也要将河道、藩司诸衙摊派徭役,变相苛敛的弹劾递将上去。 wap. /89//.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