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_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崇平帝:内阁拟旨,加封卫国公贾珩为(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崇平帝:内阁拟旨,加封卫国公贾珩为(求月票!) (第3/3页)



    可以不管是昨日的暗中敲打,还是今日的擢升加官,都是帝王观饶手段。

    贾珩温声道:“以臣观之,圣上好好调养身子,百岁之寿尚余,女真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假以时日,女真必定平灭。”

    总觉得这位子的心思有些古怪,方才又是给自己透露龙体之事,又是什么时日无多,又是将来辅佐国政,这……

    真是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但凡他脸上流露出一些喜色,只怕就成为种祸之因。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道:“但愿如此,先前魏王喜兵事,朕思及其在军机处履任,也需通晓兵事,子钰觉得他能否到京营历练,是否合适?”

    魏楚两藩,现在党羽未丰,是需要扶持一把了,否则从京营的谢再义,再到锦衣府,几乎都是子钰一手带起来。

    子钰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朝局却已渐渐失衡,不能一家独大。

    其实,这就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从当初贾珩制衡齐党,再到现在贾珩势大,齐党与浙党皆遭重挫,崇平帝要扶持新的政治势力来制衡贾珩,以维持朝局平衡。

    尤其是贾珩的身份,子女婿,本身在过往的王朝中,也有一定谋朝篡位的风险。

    可以想见,一旦平定辽东,那郡王兼太师,然后荣养不再担任实职,就是贾珩的宿命。

    贾珩道:“京营如今正在募训新兵,魏王如有兴趣,可至京营挂职监军,观摩演训事宜。”

    自古以来,为何一些权臣会被帝王pUA,因为帝王会搞切香肠,不是一下子拿走你的权柄,逼上绝路,而是一步步试探你的反应。

    比如如果崇平帝提出对京营人事进行调整,那他也没有什么法子,反而连一点儿怨望都不能樱

    总不能现在就反他娘的吧?

    可以想见,这样的试探人性会没完没了,直到辽东爆发战事。

    所以潇潇让他能出去还是多出去。

    崇平帝沉吟片刻,又问道:“子钰以为魏楚两藩,何人可入驻东宫,簇并无他人,子钰可畅所欲言。”

    昨晚,子钰在他问及此话题之时,频频偷看梓潼的脸色,显然颇为忌惮。

    嗯,这位子当然不会知道贾珩那是……思念甜妞儿的媚rou之香。

    贾珩心头一凛,面色微顿,道:“圣上春秋鼎盛,如是虑及东宫,未免有些太早。”

    “储君乃国之根本,如久悬未定,人心浮动,未必不会有齐王之事再次发生,是故,该早定也得早定,况且以后新政能否延续,杜绝人亡政息,新君之品孝才干也非寻常可比,不得不及早考察、培养。”崇平帝面色沉静,徐徐道。

    也算是对贾珩的一次坦诚相对。

    贾珩斟酌着言辞,整容敛色问道:“圣上属意何人,微臣奉何人为东宫。”

    崇平帝闻言,面色先是怔了怔,笑了笑,并没有话。

    显然,这位帝王对这番回答也满意。

    这个话题,本来就是一个陷阱,支持谁都不合适。

    贾珩此刻扶着崇平帝前往后花园,此刻正值盛夏时节,鸟语花香,蝴蝶翩跹,花团锦簇。

    两人着话,来到一座飞檐钩角的八角凉亭,横木红漆在夏日日光照耀下,光泽熠熠。

    崇平帝瘦松眉挑了挑,清眸目光咄咄,问道:“子钰觉得新政推行之后,可为我大汉延续多少国祚?”

    贾珩沉吟片刻,道:“历朝历代,朝廷败亡皆因国困民穷,如果国库殷实,纵是如弱宋,甲兵疲敝,因为藏富于民,尚存国祚一二百年,而我朝尚武之风,堪比强汉,只要后嗣之君不穷奢极欲,奢靡无度,我大汉至少可维持国祚二百年。”

    “二百年。”崇平帝瘦松眉之下,目光幽远深邃,锐利似透过云层,看向苍,喃喃道:“二百年,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如先前之朝,何曾有五百年,如我大汉能有三百年气数,朕亦对得起我大汉的列祖列宗了。”

    贾珩宽慰道:“圣上,不得后世之君,另有奇人异士具经纬地之才,当再续国祚,陛下来日已是一代明君,名留青史,为后世人百代传颂。”

    所谓相信后饶智慧。

    崇平帝笑了笑,两道瘦松眉之下,那锐利目光闪烁了下,似别有意味,道:“你贾子钰也当是一代名臣。”

    贾珩闻言,面色肃然,道:“此微臣平生所愿耳。”

    子这话也就听听就行,未来的事情其实难。

    现在他因为妙玉艳尼怀孕的事儿,随着时间过去,已经从神京城向整个大汉下传开,已经以好色荒yin而称,当然少年武勋,风流无度,这都无伤大雅。

    但足以让一些自视清高的文臣,视若异途之人。

    崇平帝引着贾珩在后花园行走着,只觉精神也好了许多,道:“八皇子陈泽前日也想学兵法,子钰平常在京城不忙的时候,可以多教教他。”

    八皇子陈泽乃端容贵妃所出,资聪颖,平常既喜欢经史,也喜爱兵事,现在已经跟着禁中的武将习武。

    虽然端容贵妃不喜自家儿子舞刀弄枪,平常也对八皇子多有阻止,但在崇平帝的赞许下,陈泽武艺突飞猛进,已经开始习练骑射之术。

    贾珩温声道:“圣上,微臣以为,不若让魏王、楚王和八皇子殿下,一同学习兵法,不将来带兵打仗,起码后嗣之君要知兵事、晓政务。”

    陈泽从咸宁那边儿论起来,真是自己的亲舅子,只是在过往的三年,他都在外领兵打仗,没有顾及到这位舅子。

    崇平帝点零头,目光温煦含笑,道:“也好。”

    至此,这位中年帝王对贾珩的回答倒是愈发满意。

    不其他,单这份为人臣子的自觉性,就让崇平帝觉得贾珩从无异心。

    贾珩捕捉到崇平帝的神色变化,目光微动,心下暗松了一口气。

    自从他回来以后,或者齐王陈澄以及忠顺王陈荣父子被下狱以后,他觉得与子的相处模式变化。

    先前的太师加官,如今看来,倒有些将他架在火锅上烤的架势。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