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四百二十六章 争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六章 争取 (第1/3页)

    ,北宋大相公

    从古至今,“身体竞技”无论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如今的拳击、UFC、格斗等一对一的“比武”项目,都是由古代的“擂台”比赛发展而来。

    武功超群,身怀绝技,一直是古代“英雄”的标配。为了找到优秀的夫婿,比武招亲并不罕见。通常由女方设下擂台,邀请公众报名参与,以武功最好者获得婚约,也有的是武功世家女方很能打,谁打得过谁就有资格娶。当然,敢这样cao作的都是大户人家,万一挑一给女儿找个武艺高强的夫婿。没钱没颜,一般人不敢这么玩。

    在古代的武学流派中,使用暗器其实一直是不入流的手段。因为暗器既难防御,命中要害又容易致命,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暗器的威胁极高。所以,“女儿村”在古代打擂台的话,是不能够使用暗器的。有些比武规则甚至规定不能使用武器,这与今天的散打比赛极为相似。

    如今无论是拳击还是其他同类比赛,都是有规定时间的,点到为止。但是在古代擂台,却并非都是如此。有些比赛是一定要分出胜负的,甚至会提前签“生死状”,直到有一方被打死为止,这样的比武十分残酷。三国志中记载,张飞曾大战马超几百个回合,从白天一直打到黑夜不分胜负,当然,这其中有文学加工的夸张成分在。在梦幻西游中,PK的回合上限是150,最久的战斗能持续2个多小时。

    武术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比武是官方认可的“考试”制度。在唐代,科举分“武举”和“文举”。“武举”由兵部考试,考试内容除“骑马”、“射箭”等科目外,也有1对1的擂台较量,按照成绩,分别以武职录用。如果能考中武进士,毫无悬念的就可以光宗耀祖,走向人生巅峰。在游戏中,每个月一次的“英雄大会”,就是由此而来的。参与可获丰厚奖励,优胜队伍更可获得绝无仅有的称谓,深受广大玩家喜爱。

    其实要说从古代到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擂台大赛,那就要属1929年的杭州国术游艺大会。

    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于11月9日下午开始报到,杭州清华、清泰第二旅馆门口的彩楼上挂着国术游艺大会招待所的丝绸横幅。第二天,来自全国12个省4个特别市的武林人士共赴盛会。代表中年纪最大的为奉化代表阮增辉68岁、最小的为温州代表林标7岁。先后报到参加表演人数为270人,参加比赛的为240人。

    大会会场设在杭州镇东楼旧抚署之空地上,面积约三十亩。由场务处雇人平整场地,建造擂台。赶制长凳几千条、以备观者坐用。会场大门口设售券处,每坐卖一元。此外还有票面为四元可分十次观看的票券。会场门口又扎有松柏牌楼二座,以红绿绸缠之,并书有提倡国术,发扬民气等字。会场正中为擂台,台极大,为正方形高四尺广六十尺袤五十六尺。台前横额有全民皆国术化,旁有一联写着:

    一台聚国术英雄,虎跃龙骧,表演毕身功力,历来运动会中无此举。

    百世树富强基础,顽廉懦立,转移千载颓风,民众体育史上有余思。

    台上悬中山先生像一幅,并联云:

    五州互竞,万国争雄,丁斯一发千钧,愿同胞见贤思齐,他日供邦家驱策。

    一夫善射,百人挟拾,当今万方多难,请诸君以身作则,此时且民众观摩。

    上首为评判及监察委员席,上左为军乐队,上右为记者及摄影席,后台为休息处。首台两旁为参观处。场中四周贴满各种标语。

    其比赛规则曾作几次更动,一次比一次简单,第一天主要是打点得分。其规则大要如下:比试员同时按规定组自行抽签,即以各人抽得之数相同者为对手;登台必须用大会备用衣服腰带;三次为限;每次三分钟;三局二胜为胜;如故意逃遁被对手追击三分钟不敢一较者为完全失败。不准挖眼、不准扼喉和打太职xue、不准取阴,违者按刊事条例处;;人数到十人时不以击中为胜,当以打倒或封住对方手脚令彼失去失去继续比赛比试能力为胜;如视之危险或自知功力不到比与不比听之,如情甘入场,比试如遇重创本会不负其他责任;外国人要比试,规则另定之。细则经浙江省政府核准施行。

    比赛进行到第二天时,因先一天比试双方拳脚往来难分胜负,故规则又作了改动。规定打倒为负,或自认输者为负。如打四分钟未见胜负准休息两分钟再打,如仍无胜负则以平手入下次比试。

    出的前三名,都是北方拳手,兼习太极、形意、八卦和摔跤,都是彪形大汉。

    第一日共比试打了两组。闻振飞、王浦与河北候秉瑞、山东周化先二对打平,朱国禄、王林喜对打,王因与朱师兄弟自退外,尚有二对北拳对打,余者皆为南北拳对试。因南北技击差异太大,故习南法者全部败北。南北拳对打往往是一动手即分胜否。所以打得快而利索。唯第八对高守武与韩其昌之北拳对打还能引人入胜。高用猴拳,韩用形意,双方均对对方动作心领神会,格击互不相让,势均力敌,全场观众多次为之鼓掌。打至六十余合时,高以一退胜。第十六对为江苏泰县27岁的姜尚武对同县46岁的闻学桢。第二声笛鸣后,姜即甩手逗闻,闻一出手即将姜夹肩臂摔倒。细观前日表演,姜所习的均为花法套子,故有此败。

    第三组比试,第一对为刘高升与曹宴海。这是观众期待以久的一对。比试开始,曹左手一扬欲试刘的掌力,刘一拍曹即半身麻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