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九百一十一章 宣皇是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一章 宣皇是谁? (第2/2页)

跑的无影无踪。

    这是于谦事实上的功绩。

    贺章沉默了片刻,才对着月台之上的皇帝俯首说道:

    贺章见火候差不多了,选择了认输,这便是撤回了对于谦的弹劾,贺章做了这左都御史,成了这总宪之后,就没有一次把弹劾收回去的,就连黔国公府的案子,贺章都是一劾到底。

    当初萧铉被钱溥牵联,朱祁钰出面,贺章都是一步不让,若非朱祁钰出了个孬垫资,让萧铉提领这个案子,算是交待,也算是有了个说法。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巡视了一圈问道。

    刘吉将于谦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于谦配不配?在朱祁钰本人看来,于谦当然配得上,在满朝文武的眼中,于谦也是配得上的,诸葛亮是活在史书里的人物,于谦可是活生

    生的擎天博云柱、架海紫金梁。

    以粮草辎重为饵,忠武侯诸葛亮用过,那文安侯用就不行了?

    要论过,就要先否定诸葛亮,这个即入文庙又入武庙的诸葛亮,要否定,那可真的太难了。

    朱祁钰等了片刻,仍然没有人出列要跟刘吉论战,作为皇帝,作为裁判,朱祁钰这才开口说道:

    这一场论功过,刘吉大胜贺章,朱祁钰作为本就拉偏架的裁判,把这次于谦用粮草为饵的事儿,定性为了粮草消耗,日后再有人拿这件事说事,那就是跟皇帝作对了,赢家通吃,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

    贺章甩了甩袖子,跪在地上请罪。

    朱祁钰脸上带着笑意,贺章又不是诬告,事实清楚,作为廷臣,作为朝臣,作为都察院总宪,提出异议是他的职责所在。

    都察院的御史就是要咬人的,于少保贵为百官之首,也不是咬不得,要是巡按天下、监察百官的御史们,和地方官、京官沆一气,一丘之貉,这都察院不管,锦衣卫管不到,东厂不能管,那岂不是要再设个西厂管管?

    在原来的历史线上,朱见深要是有办法,他放着东厂、锦衣卫不用,非要再设个西厂?

    贺章再拜谢恩,才起身归了班。

    贺章站定,其实心里也捏了一把冷汗,若非提前上了个奏疏,尽显读书人的秉性提前表明了心迹,今日陛下是否会就坡下驴,他请罪,陛下就直接应允,放归依亲倒不至于,可是外放出京,倒是有可能。

    朱祁钰看了看刘吉,刘吉是有些得意的,但是朱祁钰太清楚了,贺章手下留情了,是贺章不想赢,不是刘吉打赢了,刘吉学问好,贺章学问就差了?卤城之战,朱祁钰都研究过,贺章要弹劾于谦,能不做准备?

    尤其是贺章听刘吉提起卤城之战后,贺章就开始放水了,确切的说,从一开始,贺章就在放水。

    兴安一甩拂尘,大声的说道。

    朝会还在继续,国事纷扰,除了北伐凯旋的大事之外,最大的事儿,便是浚国公陈懋押解交趾秋粮藁税入京。

    交趾十三司的遮洋船已入密州市舶司,船只卸货南下松江市舶司,因为密州市舶司的海港会结冰,再不走只能明年春天冰雪消融再走了,而陈懋本人带着藁税奔京师而来,礼部因此议礼。

    朱祁钰觉得应该给陈懋等王爵之礼,可礼部在这件事上,非常坚持,坚决要以国公礼,朱祁钰是皇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许诺了,哪有撤回的道理?可是礼部在这件事上,甚至可以说是顽固,朱祁钰让姚夔和贺章留下再议。

    贺章留下之后,也是赞同礼部的公爵迎送礼法,而不是王爵。

    朱祁钰略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贺章吓了个趄,赶忙俯首请罪。

    ***

    朱祁钰这才说道:

    朱祁钰认同了贺章的说辞,让礼部去筹备。

    姚夔刚才被陛下发火吓的一个激灵,赶忙离开了奉天殿,在姚夔一只脚踏去的时候,姚夔就听到了皇帝陛下的话。

    朱祁钰的话里显然带着嫌弃。

    贺章俯首领命。

    朱祁钰看着姚夔离开,又等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贺爱卿这三个字一出,贺章就知道陛下并不是真的在动怒,说到底,刚才那顿脾气,发给姚菱看的。

    可是,陛下这一怒一喜,真的只是演给姚夔看的吗?有没有敲打的想法?

    贺章俯首说道:贺章明白什么?明白陛下在心里,仍然把文官看做敌人,泰安宫一年五十万银的安保费,防的不是武将,是文官,陛下从来没有真的信任过除了于少保以外的文官,就连出入泰安宫的胡溃,也是如此。

    朱祁钰满脸笑意的说道。

    贺章言简意赅的说道。

    说穿了,陛下要他像这次一样,做水猴子。朱祁钰乐呵呵的站起来说道:

    贺章也没推辞,这事儿今天定了性,日后便不能起幺蛾子,若是日后再提起,于少保免不了,要被逼到不视事的份上,兴文医武自于少保起,不把于少保给绊倒了,想兴文医武也是无计可施。

    见陛下拿出了银子恩赏,贺章也放下心来,陛下刚才一怒一喜,就只是单纯演给姚夔看的,给贺章涂上一层伪装,而不是什么喜怒无常的御下之术,并没有敲打的意思。

    皇帝陛下,连银子都拿出来恩赏了,足见皇帝陛下对贺章这趟差,办得非常满意。

    整整一千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