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 几个人都被免职了 (第2/2页)
有孩子,终成眷属。 赵宏图也替王兴华感到高兴。 前几天,赵宏图还在街上看见过王兴华他们两个了。 应该是去准备结婚的东西。 可两人之间,保持着半米远的距离。 可能是还没有结婚吧,这时候,甚至就是结了婚的夫妻,出门也不会手牵手之类的。 说起了婚事,王兴华立马变得兴奋了起来。 尽管孩子都在孙云萍的肚子里了,但结婚,他毕竟还是头一次。 男人嘛,要结婚了,肯定少不了兴奋、激动和紧张。 赵宏图听了王兴华一大肚子的感受。 而另一边,陆益杰非常不好受,很沮丧地回家了。 他不准备做家族蔬菜批发生意,投奔赵宏图后,一步登天就当上了一个厂子的厂长。 可是没有搬过砖,没干过学徒,不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 没有接受过现实的铁锤,一步登天,就是站不稳当。 自身文化程度也不高,管理起来,有点力不从心。 尽管也参加了宏速公司当初举办的高层培训班,自己一有空闲,也都在学习。 他确实是很用心在宏速公司学习,也认真研究了国内的一些厂家,甚至国外的,只要有条件,他也参考学习了。 也听自己的妹夫李帅说过,管理重要的就是制度。 可同样的制度,不知道为什么,在宏速公司,在其他的厂里边,都好好的。 到了苏福记,漏洞就出来了。 有了漏洞,那不就得补上,他就针对漏洞,找人又制定了新的制度。 结果制度越来越多,管理却越来越乱。 这也就是陆益杰看书少,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繁密化。于是,有些变成了病上加病。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越容易失去效率。… 因为制度过多,管理层和员工,意见都很大。 三个副厂长,找准机会,开始捞权。 陆益杰一直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三个副厂长,都是从颐兴食品厂出来的,很多的中层和员工,也都是从颐兴食品厂过来的,所以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好在,苏福记的产品确实过硬,销售渠道也畅通,发展还非常不错。 外面的人,都还以为陆益杰管理的好,只有他自己清楚,只是勉强维持局面而已。 不过,他坚信,随着时间往后推移,他对苏福记的掌控,会越来越好。 可是,竟然被免职了。 陆益杰有点想不通。 要是厂子的效益不好,被免职也就算了。 可明明是他们三个人的错误,怎么自己也跟着埋单。 这回家后,怎么面对自己老婆。 怎么面对陆大川。 难道回家说,厂子欣欣向荣,然后自己被撸了职务? 让他更加想不通的是,他还没到家的时候,被免职的消息,陆大川竟然知道了。 不得已,他把这情况和自己老父亲一说。 也是想着请教一下,或者是想着让自己妹夫李帅,帮帮忙。 当过厂长的人,突然不是厂长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的。 陆大川气得胡子都立了起来,“你说你在公司弄了60多项制度,就你这文化水平,那制度你自己能记全乎么?” 陆益杰脸一黑,确实不记得。 也是啊,管理者都不知道制度是什么样的,怎么去管理人啊。 难怪宏速公司要在公司内部,要求所有员工都牢记制度,考核后才能上岗。 陆大川看着自己的儿子,应该是还没想明白。 突然有点气馁,这都是干过这么长时间厂长的人了。 管理水平没有也就算了,智商还不在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