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三章 农村饭,大学问 (第2/2页)
立庙虽然不是立的土地庙,但新立的庙,要让土地爷知道,同时还要打破旧的神像,给土地爷换上新神像。 “唉,你快回去做饭吧,不用管我,聚胜他姑姑说今天要来,也不知道晌午过来,还是下午过来呢。”王来顺摆摆手。 陈凌也不再多说,匆匆回去把粉条泡上,开始烧火备菜。 同时还不忘把二秃子放出来,让它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晒晒太阳。 二秃子回家这几天,吃好喝好,依然很秃,一根毛也没长。 陈凌盘算着,今天晚上把它丢进洞天拿水泡一泡,顺便把它的鹰爪子和鹰喙也剪下来。 就跟那个鹰的重生文章里所说的一样。 既然毛全部掉光了,已经秃成这个样子了,那直接来个全套得了。 “凌子,我把二秃子也带出去溜溜吧,有小娃子在大棚那边挖老鼠洞,正好逮到老鼠了,喂给它吃。” 老丈人赶着羊过来这边,提溜着一个装满泥鳅的大肚子竹篓,让陈凌烧菜用。 “行,把那两只老鹰也带出来喂喂吧,让它们也透透气。” 陈凌刚把五花rou煸炒好捞出来,留着控出的底油准备炒菜。 看了眼竹篓里的泥鳅,一条条rou滚滚的,那叫一个肥美异常。 就又把喷香的底油拿勺子舀出来一些,留着一会儿煸泥鳅用。 “爹,这泥鳅够肥的啊,昨天一整天都在下雨,地笼还能有这么多啊。” “这还多?现在这个季节水位低、水流小,正是过泥鳅的时候……要不是你赵叔他们的地笼漏了,圈网也破了,怎么可能就这么点泥鳅?” 王存业还有点可惜。 鱼这东西一般都喜欢逆着水流游,水流越急,它们越是喜欢逆流而上,大雨天或者水流涨出来的时候,时常有鱼逆着河流冲出水面,这也就是所谓的‘上水鱼’。 只有到了冬天,鱼才会顺流而下。 因为天冷了,它们会在低洼处找地方藏身过冬。 这个时候去找个小河下两个地笼和圈网,随便扔点什么饵料,隔半天去瞧一眼,里边鱼都要挤爆了。 有时候钻进去大鱼了,地笼太小,它们折腾两下,就给折腾散架了。 这也是赵玉宝他们的地笼为什么漏掉的原因。 “行了,我去大棚那边溜达溜达,咱们家怎么也得有人过去个人看着啊。” 王存业喝了两口水,就扛起赶羊鞭子、提着老鹰笼子闷头走了。 虽然王立献他们都在那边,而且众人干活热情很高,就是建个土大棚而已,没人守着也不怕偷工减料什么的。 但老头子觉得陈凌一个人回来了,没自家人在那边,就不太好。 哪怕他在附近放放羊、喂喂鹰,不干活也比不在强。 去了建大棚的那边之后,老头子就看到何家文他们正跟吴老两帮子席地坐在麦田,激烈的讨论着什么。 他把二秃子和老鹰笼子放下,走过去一听,登时就忍不住笑了。 原来何家文这个正派的大学老师,正在传授吴老他们养生秘方。 而且还是听起来比较玄乎的养生秘方。 说是农村烧饭,不是简简单单的烧饭,里面蕴含着大学问。 比如说农村的土灶,被他说成了‘五行之土’。 灶膛里的柴火,被他说成了‘五行之木’。 铁锅说成了‘五行之金。’ 总之…… 农村的土灶铁锅烧饭,被何家文说成了‘五行俱全’。 经常自己下厨做饭,自己吃,身体倍棒。 王存业听了能不笑嘛。 这家伙,一个大学老师,还信这个呢,这说得也太夸张了。 要是土灶铁锅真有那么好的话,农村人直接不得病了。 虽然他也知道,锅底灰和土灶的土都是一种药材和药引子,但也没有说的这个‘五行俱全’这么神奇,经常吃农家饭就不得病,就是很养生的说法啊。 “唉,王老哥来了,你给他们讲讲,就是你们的柴灰是不是都是宝贝?” 看到王存业,何家文眼睛一亮,拉着他就过来,让他讲。 王存业也知道这些人喜欢听啥话,不就是什么事儿都往玄乎了说嘛,这他有啥不会的。 他一个采了半辈子药的老药农,连引蛇药都会配,肚里装了一箩筐的故事。 想听什么,都能给你讲的半真半假。 然后就这么聊了一会儿,吴老等人就被惊到了,“小陈这老丈人也不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