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2章 新晋方理事 (第1/2页)
文娱,我只喜欢拍电影正文卷第362章新晋方理事.........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 方子恒每天悠哉悠哉,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过着两点一线的日子。 上午九点,他精神抖搂的来到集团,先处理集团的各项事务。 下午,吃过午饭休息一会,然后剪辑《建军大业》。 五点半准时下班,回家陪曾离跟女儿,有时候还会买点菜亲自下厨。 偶尔,他会到复式楼住一晚。 林妃妃、安迪,两位大美人视情况,过来犒劳一下辛苦剪片的小男人。 其实也不算辛苦, 《建军大业》定档国庆,时间还早,电影的粗剪跟复剪不要他cao心。 他这个总导演,只需要把关好精剪,定剪就好。 刘茜茜在北美拍戏,得十月份才回国,每晚都会给他打视频。 宋艺、大恬恬、杨雪见三人也工作繁忙,全国各地的飞,稳稳的当红小花旦。 ........ 6月20号。 方子恒刚完成《建军大业》的精剪工作,就被韩董一个电话打断了美好的闭关修炼时间。 “什么,加入影协?” 中影董事长办公室里,他瞪大的眼睛,惊讶的看着一脸笃定的韩董。 搞错了吧? 他还不到三十岁,这么早就加入电影协会,那些老家伙怎么办,让他们情何以堪。 见他得了便宜还卖乖,韩董乐了,挥挥手让他先入座,没好气道:“怎么,你不想加入影协?” “不想的话趁早说,我过几天要参加一个文联组织的电影扩大会议,正好帮你向文联拒绝。” “哪能啊,我早就想向组织靠拢了,这不是一直没机会么!” 方子恒嘿嘿一笑,一本正经的表态。 随即.. 他搓了搓手,期待的看向韩董,问道:“您觉得,我能不能捞一个副会长或者副主席当当!” “你想的到美,最多给你个理事!”韩董嘴角抽抽,懒得搭理他这个厚脸皮。 不到三十岁的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亏他想的出来。 五年后。 十年后。 那群老家伙退下来了还差不多! 方子恒也觉得希望不大,现在台面上,还有许多老制片厂遗留下来的领导干部。 这些领导没走,还在岗位上继续发挥于热,离他们这些后背上位还早着呢。 接下来的事情简单了。 韩董带他去了文联一趟,提交了他的个人资料,以及一份从事电影的漂亮履历。 当天。 方子恒就摇身一变,成为电影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 6月23号。 电影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在帝都正协大礼堂举行。 此次会议参加的部门众多,宣部、光电、中影、文联旗下的其他机构、全国各省市的影协头头。 还有中戏、北电、上戏、人民剧院,国家剧院等等,共500人参加了会议。 年纪轻轻的方子恒,赫然出席了会议。 他跟老谋子、陈达人、李雪剑、陈道名四人坐在一块,位居第二排。 老谋子四人跟方子恒一样,此次全都成为了理事,李雪剑还当选了副主席。 前两排,坐的是电影协会的骨干力量。 后面第三排、第四排,则是一群影视公司的老总、导演,受邀出席今天的会议。 在后面,才是电影协会的会员,知名演员等等。 整个大礼堂里,五百多号人正襟危坐,泾渭分明。 从主席台,前面两排,中间两排,后面五排,四个不同的座位体现了大家在电影体系内的地位。 第四排偏中间,冯裤子放下《私人订制》的拍摄,亦赶回来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他的目光没看向台上,而是幽怨的看着第二排方子恒五人。 这一次,他没能如愿成为理事,当了看客。 一想到文联给出的回答,冯裤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什么这一届只选五人,三名导演、两名演员,什么老谋子、陈达人资历更深,什么方子恒才华横溢。 话里话外,就他冯裤子合该倒霉。 这届没你的份,下届再说! 下届,下届又得再等五年。 冯裤子心有戚戚,一种被风吹雨打后,他不负往昔威望的感慨。 旁边,王中君看他神情不快,轻撞了撞他安慰道:“刚子,多大的事啊,咱们还不稀罕,要进,咱们就直接进正协。” “呵呵..再说吧。” 冯裤子脸皮子抽抽,很想给王中君一个大嘴巴子。 入影协高层可是一辈子的事,越老越吃香,七八十岁都还能发挥余热。 进正协,看似威风不已,实则也就干个五年。 哪像方子恒他们五个,下一步就是影协副主席,在娱乐圈放个屁别人都说香。 王中君不安慰还好,一安慰冯裤子更揪心了。 ........ 上午九点。 大会开始,会议的开篇老生常谈。 先由影协主席李前,向大会作了前五年的工作报告,然后又谈及五年的工作计划。 计划的主题大致不变,振兴华语电影,向海外输出华语文化。 在接着,各部门的头头上台发言,长篇大论。 领导讲的都是官话套话,让人听的昏昏欲睡,提不起半点精神。 两个小时过去,会议终于来到正题。 前年在开年会议上,跟陈达人拍桌子的影协副主席康剑民,代表影协发声,直指目前华语电影行业的困境。 “当前的电影行业,很有一股资本主义盛行的二八定律,大片、大卡司、大制作占据最好的档期,拥有最强大的宣发,冲击更高的票房。 市场的份额,最起码有八成被大制作占领,余下的两成才被小成本制作瓜分。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华语电影市场日渐繁荣,中小成本电影也是市场的一份子。 每年才多少部大制作,一年十二个月,院线上映的片子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成本!” 康剑民先是指出当下华语电影的弊端,大片通吃,中小成本被轰的连渣子的不剩。 随即,他又话锋一转,抬高几分声音道:“说道小成本电影,今年初电影协议曾联合光电下属的统计机构,特意就小成本影片的问题做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 我们发现,小成本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粗制滥造,题材立意不高、剧情故事单一、逻辑弱、内涵不够、三观不正等等弊端因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