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1章 多算者胜 (第1/2页)
,终宋 “啊!” 汪良臣怒吼,带着无尽的不甘,被烈火吞噬。 他不该这样轻易死去。 才刚刚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浑都海,他还有凌云壮志…… 而两百里之外,李瑕并不知道汪良臣死没死。 李瑕没那么在乎。 虽然他告诫将领们伏击开始时优先集火敌主将大纛,但这只是诸多准备中的一项而已。 把一项一项实施下去直到全歼敌军才重要。 汪良臣的不甘,其人心中的抱负、志向,在李瑕这里统统没用。 李瑕眼里,只有冷冰冰的规则。 打仗就是比赛,就是看谁平时训练得更刻苦、准备得更充分。 他做了太久的准备。 …… 兴昌七年十一月十一,李瑕从临安启程,正式开始考虑收复关中。 彼时,忽必烈正在燕京登基;廉希宪授汪良臣、刘黑马兵符,布署关陇防务;阿里不哥根本没得到消息,犹心怀侥幸,欲诱忽必烈北归;浑都海亦抱侥幸,并无直捣关中之决心…… 十二月中旬,李瑕回到汉中,巡视兵备,放弃了领宋军到平原野战的指望,修改计划,确定了“引敌入伏”的基础思路。 彼时,阿里不哥、浑都海犹在做春秋大梦;廉希宪已布署妥当,完成了针对六盘山的战略部署;而刘黑马得到消息,李瑕有争雄之志,欲招降刘家…… 咸定元年正月,李瑕准备实施计划,开始抽调兵力、联络浑都海。 至此,忽必烈已完成西路布署,调史天泽、张柔等中原兵力北上;阿里不哥这才得到消息,匆匆在哈拉和林称汗;浑都海刚与李瑕接触,还想等待阿里不哥命令;而刘黑马得到了李瑕取关中的计划…… 二月,李瑕已完成前期布署,派人勘测祁山道地形,细化伏击计划。并抽调川蜀精锐至汉中,营造欲北上关中之假象。 浑都海此时才决心南下歼灭汪良臣,邀李瑕策应;刘黑马开始思索李瑕的意图,分了心神。 到了三月,初一,浑都海率军离开六盘山。 初七,李瑕兵出祁山道;刘黑马决定分兵,一路守街亭隘口、一路伏击李瑕。 中旬,杨奔兵出子午道,虚张声势;阿蓝答儿重挫刘元振,夺下街亭隘;浑都海才行军至临洮,寄望由李瑕消耗刘黑马。 三月二十七日,临洮决战开始。许魁、林子已兵出大散关,封堵刘黑马回援道路,阻断关中消息。 四月二日,刘黑马折返,汪清臣南下支援关中,皆被宋军堵截于险道。 四月中旬,许魁、林子撤回大散关;刘黑马拒绝长子提议;汪清臣回到巩昌,与汪良臣商议。 汪良臣确定宋军兵力正在急攻京兆府、布署关中,决定趁机奇袭汉中。 整编兵力、抽调俘虏、携带了一月口粮……之后,三万骑兵与一万俘虏,由巩昌直奔祁山道。 五月六日,汪良臣先锋兵力抵达祁山道大崖山。 九日,其后军穿过军阵,李瑕伏击。 …… 此时,距离李瑕定下“引敌入伏”的思路,已过了半年。 而汪良臣起意出兵,却不过半月。 再看李瑕这半年,两个月用来设伏,前四个月都是用来让敌人“起意”。 一开始并不确定谁会起意。 看谁更傲、更贪。 刘黑马不来,他老了,伤病交加,损失惨重,没有这个心力,任李瑕使尽千般手段,就是不愿来。 汪良臣来了,他还年轻,锐气十足,正是奋发进取、为家族打拼基业的时候。 何况临洮一战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所以,汪良臣死了…… ~~ “四哥!” 汪清臣好不容易聚起了三百余亲兵,正奔跑在混乱的战场上,听到爆炸,回头望去,终于望到了被熊熊烈火吞噬汪良臣。 隔着百余步,他救不了他。 “四哥啊!” 泪水决堤而出,汪清臣扬刀,悲呼,继续向山上冲去。 他回想起一切,犹不知这次败在何处。 临洮一场大胜,之后得到消息宋军正在围攻京兆府,他领兵支援,被堵截于渭河险道。 于是确定汉中空虚。 自然而然便决定取汉中了。 他四哥汪良臣作了主,除了大哥汪忠臣认为“太仓促”,其他人全都不反对,个个都巴不得多攻城掠塞,封领一方。 尤其是他的长侄汪惟正、五哥汪翰臣,因曾丢了利州一直耿耿于怀,更是竭力支持出兵。 陕西总帅以大胜之威下了决定、巩昌总帅附和,此议当时顺畅至极。 哪怕出言反对的大哥汪忠臣,也没能想到会有伏兵。 刘家一直言之凿凿李瑕要取京兆府! 数月来所闻所见,全是李瑕在取京兆府! 若再重来一百次,在没预料到有伏兵的情况下,汪清臣依旧不知该如何避免这场厄运。 思忖起来,这真是太残酷的一件事。 愤怒、绝望…… 汪清臣大步向山顶上冲去! 此处叫东淮沟,山势陡峭,只有一条山脊还算平缓,勉强可以攀援。 终于,爬了数十步,山道上的可怖动静稍远了些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