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人才 (第1/2页)
,终宋 十余骑从祁山道策马入阳平关。 “大帅。” “大帅……” 城头上,还在射箭的士卒听到身后接连响起的喊声,回头一看,揉了揉眼。 “别管我,你们继续。” 李瑕是在十六日推算出敌军或可能出武关道迂回,他不敢调动兵力回汉中,于是下令增援天水之后,便只领十余人回奔。 他打算独身回来调动汉中各地驻军,这是以力破巧的办法,无非是辛苦些。 一千余里山道,星夜兼程,一人四骑,困了便趴在马背上睡觉,轮换着牵马,行进不停。 这是蒙古人的独有的骑术,但汉人要学,也学得会…… 此时李瑕径直走向茅乙儿,打断茅乙儿的行礼,问道:“不必多礼,汉中情况如何?” 茅乙儿正看着李瑕发黑的眼眶发愣,重重抱拳,道:“大帅,昨日收到汉中传书……” 李瑕听了一会,抬起望筒向关城东面看了看,只见南边已有一支兵马自定军山方向杀出,正从浮桥渡过汉水,向敌军包围过去。 “那是昝万寿?” “是,陆知县收到传信之后,说既不确定敌军何时攻来,当继续迁移俘虏。若敌军来,正好借此吸引至平阳关外一网打尽,以免四散劫掳、殃及百姓,或截断别的蜀道。” “很好。”李瑕想了想,道:“接着指挥吧,就当我不在,对了,刘元礼给我留着。” 说罢,他自领着刘金锁与十余亲卫上了城楼,随手拾起一张守军歇息时铺的草席,躺下,闭上眼。 “大帅,这咋还卧倒了?” “不然呢?战没打完,一时也去不了汉中。阳平关这一战,陆秀夫、茅乙儿应付得很好,我何苦去抢他们功劳?” “可这……” “看到刘元礼的大旗了,汉中有防备,没事。” 李瑕说着,笑了笑,难得感到一阵轻松。 形势不同了。 以往,一点都输不起,因为每次都是押上所有,棋差一招满盘皆输。他凡事须拟定所有最坏的可能,也不敢将事务交托于人。 那时候,真的羡慕蒙军,年年败仗,年年还能卷土重来,人家国大地大,始终输得起。 彼时这种巨大的国力差距,压得蜀川每个人都透不过气来。 一点一点熬,一点一点扳,到如今不敢说把差距扳回来了,但至少输得起了,输一点也没关系了。 这次换成敌手来行险一搏、来进行一场不容有丝毫差池的冒险,而汉中这一个个人物,皆要给敌手的冒险带来差池。 李瑕不必再事事求完满,事事亲力亲为。 有些不习惯。 “不习惯……你们也歇吧。” “大帅?” 刘金锁一会望向东面战场,一会望向李瑕,心想这般吵闹也是睡不着的。 然而再一看,李瑕竟真就睡着了。 刘金锁挠了挠头,也觉累得厉害。 毕竟是一千余里祁山道,星夜兼程,想必自古过祁山道,没有比他们更快的了。 刘金锁招呼十余亲卫铺开席子,在城楼上卧下,偏是那炮声如雷,教人又疲惫又睡不着。 他心里想着柳娘和刚出生的女儿,其实也是担心…… ~~ “让昝万寿一定要严防逃兵祸乱城外百姓民田……” “先把俘虏迁回,安置妥当……” “遮盖大炮,休让人瞧见了……” “速将道路清开,还须支援陈仓道……” 李瑕在睡梦中听到外间的对话声,起身一看,是陆秀夫、茅乙儿正在与人说话。 他并不急,默默看他们发号施令,直到陆秀夫一回头,行礼道:“大帅,你竟还赶回来了?” “每次都看到我在阵前呼呼大睡,让君实见笑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 陆秀夫话虽如此,脸上还是不由自主挂起了笑意。 他敛了敛神情,勉强恢复了往常矜持庄重的样子,道:“禀大帅,业已击败敌兵三千,俘虏主将。汉中急报,史转运使已领两千人衔敌入陈仓道……” “陈仓道……莫教许魁被前后夹击、失了大散关。” “是,史转运使已飞马传书大散关,同时已出兵追击。” 李瑕听了,想到当年在叙州时。感慨这大宋有时羸弱得令人发指,偏这羸弱之中,又每有将星闪耀,让人唏嘘。 陆秀夫献计道:“只需押敌主将前去增援,自可击败陈仓道这支兵马。” “接将令吧,你去。” “喏!” 陆秀夫终是没抑制住兴奋之色,接了将令匆匆走了几步,却又回头看向李瑕。 “大帅不去?” “待不了太久,我得先回汉中一趟。”李瑕笑笑,道:“想家了……” ~~ 汉中城,李府。 “阳平关既有君实在,不必忧虑。” 吴潜自倒了杯酒,因嫌被困在这里不得出门而有些许烦恼,但久经宦海沉浮,又有份不动如山的镇定在。 李墉苦笑道:“终归心中不安,大量俘虏与粮草皆在阳平关。万一为敌所获……” “那老夫再给你推演一遍吧。”吴潜缓缓道:“你说敌兵望似有一二万之数,长途远奔,该是一人三马,兵力在五千上下,携月余口粮,足可至大散关,犹可杀马而食。” “是。” “敌将若全力攻大散关,哪怕史俊领二千人追击于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