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8章 忠忱 (第2/2页)
能心安一些。 李瑕捡起剑鞘,却也不再就此事多说,而是请张珏重新进堂。 …… “我既输了……” “先听我说。”李瑕抬了抬手,道:“我知你忠义,不强逼你。今日本还有桩情报给你,我的人在临安探来的。我本想让朝廷遣王坚将军镇守陇西,但他被召回临安了。” “召回临安?”张珏方才那点挫败感登时烟消云散,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惊问道:“为何?!” “你看吧。” 李瑕拿出情报,递了过去。 张珏迅速接过,看了一会,神情愈发严肃。 眼中已有怒意迸出。 “为何如此?!朝廷不信任王将军了不成?!” “早便担心他功高盖主。”李瑕道:“你也不必担心,暂时而言,王将军无事,只是被困在临安。我想说的是,你我的交情朝廷已察觉,你若不反,反而再难上阵杀敌……” 张文静坐在后面,又瞥了李瑕一眼。 她最明白李瑕为何不先说王坚之事,而是要与张珏打上一场。 这正是李瑕的坦荡与厉害之处。 先拿出来,哪怕事是真的,难免显得是在挑拨,并不如先以力降服。 另外,李瑕说服张珏的策略便是这般,先打消其心中抗拒,再抛出最要紧一桩事。 …… 果然,最后这桩事,对张珏触动反而是最深的。 他回想起与王坚驻守钓鱼城的时光,仿佛还历历在目…… 王坚先随孟珙京湖破敌,之后转战川蜀,随余玠攻汉中,守蜀,守钓鱼城。 钓鱼城一战,杀蒙古大汗,为首功,之后被雪藏至今。 斩首晋国宝以祭旗,那一句“誓死抗虏!”言犹在耳…… 从戎四十年。 四十年功名尘与土…… “嘭!” “咣啷!” 张珏突然起身,一脚踹飞面前的酒壶。 酒壶碎裂,温酒溅了一地。 “他娘的!反了就反……” “啊!” 惨叫声突然响起。 “笃”的一声响,已有箭矢钉在窗柩上。 “小心!” “敌袭……” 李瑕一把掀起桌案,将张文静扯在身后,避在桌案后面。 再一转头,只见张珏已避在柱子后面,脸上悲愤之色未消,眼中又添一抹惊讶。 惊讶而不惊慌。 “谁的人?” 张珏语速飞快,道:“你信我,绝不是我安排的……” ~~ 与此同时,临安。 “丁大全死了。” “死了?” 程元凤点点头,道:“他从南康军移至贵州安置,途中被杀了。” 叶梦鼎问道:“谁做的?” 程元凤摇了摇头,并不在意是谁杀的丁大全。 “既可能是地方上有人深恨他,也可能是朝堂上有人指使,甚至便是你我的门生,此事,查了也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州路安抚使、兼知重庆府的马千曾是丁大全举荐,听闻这消息,心里很慌,遂投靠我,我遂命他除掉李瑕。” “可行吗?” “当年吴曦叛乱,川蜀官员纷纷起兵讨伐。杨巨源、安丙、赵彦呐、李好义、李好古、李贵等等,一场轰轰烈烈的叛乱,仅仅四十一天便平定了。七十人以大斧破门杀入吴曦处。李贵斩吴曦之首,裂其尸。” 程元凤话到此处,道:“马千未必有这些忠臣义士的能耐,但李瑕亦未有吴曦之势。” 叶梦鼎问道:“何时动手?” “已经动手了。”程元凤起身,从柜中拿起几封信放在案上,道:“这是李瑕年前给我的回信,他果然不肯入朝。” 他闭上眼,心中犹觉失望,对官家失望。 要保大宋社稷,就得对各路武将保持提防,官家本该在察觉李瑕有异心的第一时间下诏,免李瑕兵权,召其回朝。 可惜,官家不敢。非要问一问李瑕是否愿意,他程元凤亦无可奈何。 想必李瑕与贾似道都认为他做事拘泥,不敢放开手脚。 但,谁又没个障眼法? 时至今日,真当他豁不出去? “我们都被李瑕骗了,我派人问过马千,钓鱼城守军都说李瑕与张珏交情颇深。当年相互弹劾,是作给先帝看的啊。果不其然,张珏并未同意铲除李瑕。” “也是,张珏祖籍凤翔,如何能真心效忠大宋社稷。” “马千想先除张珏,控制成都府路兵权,我答应了。”程元凤道:“此事,不论成与不成,我逼官家表态,已被贾似道拿住把柄。这次密令重庆府擅自动手,罪莫大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叶梦鼎正色道:“我可与右相分担。” “不可。叶公乃帝师,当不至于就此离朝。往后,万不可让贾似道擅改钱币,行公田法、打算法……” “右相这是认为要罢相去官了?” 程元凤点点头,道:“今日,官家又不敢见我,宫人中有传言‘每以告老还乡威胁,真当官家只能将国事托付给这些老朽’。” “是贾似道动手了?!” 叶梦鼎眼中迸出怒意。 之后,他忽感一阵茫然,也顾不上与程元凤之间的争权,极力挽留道:“可若是连右相也去官,这国势……” “躲不过的,这一年来,圣心早已渐渐落在他身上,早晚有此一劫。”程元凤叹道:“若我罢相之前,能为大宋除一强藩,足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