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4章 开学 (第1/1页)
别老是叫柳小姐了。” 柳依依拿出口罩准备戴上。 “呵呵,好的。那你也别总叫我陆总了。 叫陆修文,或者跟高泰赵硕他们一样叫陆哥也行。 我们也算是认识了。” 陆修文笑着说道。 “陆哥?亏你说的出口。 算下年纪,你还比我小三岁呢。” 柳依依有点想笑。 “陆哥叫不出口,我也不介意你叫我陆弟啊。” 陆修文想着,有个jiejie也不错啊。 现在不都流行有个厉害的jiejie么。 按照柳依依的发展,这个明星jiejie陆修文叫的可不吃亏。 “陆总,你还是别折煞我了。 我哪里敢叫你弟啊。就算我叫了,我爷爷也不答应。” 柳依依随口说道。 说完就后悔了。 特么没事干嘛提爷爷啊。 一提起爷爷,两个人瞬间就有点尴尬了。 任谁都知道柳老爷子想把他们两个凑成一对。 “回去帮我问下柳爷爷好。 等我有空了再去拜访他。” 陆修文看空气有点凝固了,立马转移了话题。 “好的,那我先进去了。” 柳依依说完就把口罩戴上,然后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那我明天就不送了,在这里祝你一路顺风。” 陆修文按下车窗玻璃。 “陆总,哦不,陆哥再见。” 柳依依笑着摇了下手。 转头走进了酒店。 就刚才那一瞬间,陆修文似乎有点心动了。 阳光照射下,柳依依微笑着的样子。 一头如瀑的黒发在微风中轻摆。 特么一直以为这辈子就当和尚算了。 谁曾想还会有老树开花的这一天啊。 如果柳老爷子下次还极力撮合自己的话。 干脆就顺势答应了算了。 陆修文嘴角微微一笑。 回到酒店后,柳依依把先前陆修文给她分析的剧本问题整理了一下。然后把不懂的地方又发消息给陆修文仔细询问了一遍。 陆修文倒是很乐意帮柳依依。 只不过柳依依说修改剧本是他的功劳时。 陆修文拒绝了。 他不想掺和太多杂七杂八的事情。 帮助柳依依也是出于朋友的道义。 至于修改剧本的功劳,陆修文从来没想要过。 两人经过这一来二往的交流。 距离更是拉近了不少。 言语间也少了陌生感。 柳依依也越发觉得这个陆修文和自己想象的有点不同了。 如果真的有那个缘分,或许处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柳依依想到这里,心中竟然有一丝小小的雀跃。 陆修文第二天上午有课,这是他这学期的最后一课了。 加上诺奖回来后首次上课。 此时教室里面又恢复了最开始的那种热闹。 学校管理看这是陆修文的最后一节课。 所以也没有多加阻拦学生。 现在教室里面坐满了人。 走廊,甚至窗户外面都挤满了。 当然,正中间的位置还是有摄像机拍摄着。 陆修文的生理课现在都成了精品课程了。 不知道是名人效应还是长的帅就是有优势。 反正陆修文的生理课不光是在医学院火了。 甚至是整个潭州大学的人每周都准时在校园网上看陆修文的课程。也不知道是哪个好事的把陆修文的教学资料发到了大学生网。 后面全国各地的医学生都来观摩陆修文的网上教学资料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别的教授的精品课程最多有几千次的播放量。少的也就上百次。 但是陆修文的就不同了。 基本上都是几百万的播放量。 第一期的播放量竟然上千万了。 这影响力简直让学校领导看呆了。 所以学校才决定让陆修文拍这次学校的宣传片。 毕竟六月份了,马上学生就要开始填志愿了。 有陆修文加持,潭州大学今年分数线怕是又要创新高了。 特别是医学院,张国安预计今年潭州医学院的分数线要比去年高出三十分的样子。可能距离京大华大分数线最多只有二三十分的差距。 毕竟今年潭大的确风光。 而且因为医学中心的关系。 潭大现在根本就不差钱。 足够的教育经费,强大的研究能力。 校领导甚至有一种错觉。 潭大马上要超过京大华大了。 当然这一切的功劳还是要感谢医学院,感谢张国安发现了这个好苗子陆修文。 众人纷纷感叹张国安的眼光,怎么当初就把陆修文给招进来了。 陆修文那时候的分数进华大京大都是保送的。 张国安也只是呵呵笑着不多做解释。 其实当时情况怎么样他清楚的很。 哪里是自己选择的陆修文,明明是陆修文选择的潭大啊。 那小子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带着潭大走到最顶级大学的想法吧。 陆修文看着满教室的人。 生理学的教材也完全教完了。 “同学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下期末考试的重点吧。” 陆修文看了一眼乌泱泱的人。 其实重点他从开始教学就划定了。 陆修文教学从来不教那些没用的知识。 教的就是生理学的重点。 所以今天说讲解重点,其实也是没啥好讲的了。 ‘陆老师,听说你下学期不教生理学了? 人群中有人问道。 “这位同学,我今天要讲的是考试重点哦。” 陆修文也没看清是谁在问话。 “陆老师,你给我们早就划了重点了。我们都记清了呢。” 陆修文这次看清楚了,这次说话的是临床的学生。 “呵呵,看样子你们今天是准备要和我聊天了。 算了,最后一节课。你们想问什么就问吧。” 陆修文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陆老师,你下学期真的不当老师了?” 人群中有人关切的问道。 “不,我下学期还是做老师。不过不是教生理学了。” 陆修文回答到。 “那你教什么?” “我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医术和药方值得我们学习。现代医学中,西医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如果能把两种医术融合到一起,那势必会取长补短。 让病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陆修文解释道。 “所以,陆老师,你下学期是准备教国医学了?” 陆修文看了一眼人群中提问的人。 不是临床医学的学生。 “这个问题,等到下学期自然就有分晓了。” 陆修文卖了个关子,下学期的国西医术后调理课程是开设在大四。 现在和这群大一大二的学生说这个好像不太合适。 “陆老师,请问下如果要学国医,那为什么不直接读国医药大学呢?一个同学不解的问道。 “我们国家的医学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宥于西医的范畴。 西医本来发源于西方,所以他们在研究和经验积累上远超我国。当然,我们近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