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7章 攘外必先安内 (第1/2页)
正当刘益守回建康处理紧急公务的时候,听闻梁军有大动作的高欢也没闲着。 他一方面以子的名义发布诏令,征发冀州郡兵五万,限期两个月内整训完备,然后分批次前往邺城屯扎。这些人未必能有大用,但坚守城池还是问题不大的,其声势也能吓住渡过黄河的梁军精兵短时间不敢攻打邺城。 另一方面,高欢亲自带兵两万,屯扎于安阳与枋头之间的荡阴城,以为前驱。至于枋头,高欢内心似乎不打算要了,有点想让枋头作为试探梁军实力的工具。 《战国策·赵策三》曰:“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明荡阴乃是当时魏国与赵国之间的要害之地。 后有信陵君窃符后入营夺兵权,在荡阴杀晋鄙救赵。 如今荡阴簇虽然因为战乱,人口绝大部分都北迁到邺城避难,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但战略地位依旧非常重要。这里是枋头前往邺城的必经之路。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流以为依托,可以防守阵线。 至于救援河内,呵呵,高欢从来都没想过! 河内郡的最大作用,是钉在洛阳北面,挡住上党那边冲下来的军队。但它并不是邺城的门户,而且离邺城的距离也比较远,补给线比洛阳到河内郡之间的距离长了很多。 如果高欢想跟梁军在河内互相角力,最后谁会把谁耗死,还真就两! 荡阴县因有水微温,后又被改为汤阴县。高欢屯扎荡阴县后,并未急于进军枋头,而是命高市贵整军,他自己却不假思索,但又出人意料的开始了“温泉之旅”! 然后带着亲信部曲,前往邺城以北不远的汤山温泉疗养。 只是每都让高市贵送来前线战报,也并不催促其进军枋头或者回撤邺城。 《山海经》云:汤山,汤水出焉,此汤能愈疾,为下最。 此时的汤山可是疗养的好地方,高欢自从上次河南惨败后,身体就变得不太好。为了养生,高欢开始迷上泡温泉。不得不,泡泡温泉确实让高欢的身体好了不少。 汤山很有名,隋朝时在这里建立了沙河县。在县城以西七十里,孔庄村西北,下有温泉,亦名汤水。如今自然不存在所谓“沙河县”,汤山温泉在襄国郡境内,离邯郸不远,在邯郸西北面。 当初段韶配合高洋夺权时,曾在此屯扎。距离渤海高氏的基本盘冀州,已经是迟尺之遥! 当然了,高欢除了自己泡温泉外,他还让被贬为枋头太守的孙腾、处理邺城政务的侍中高隆之等人跟他一起泡,顺便让司马子如的儿子司马消难顶替了孙腾的太守之位,让其负责枋头的防务。 按常理来,如果要派人镇守枋头,最起码也应该让娄昭去换防。不换娄昭,反而换司马消难这个字辈,高欢的一系列谜之cao作,令人看不明白他到底想做什么。 更令人害怕的是,高欢在这里泡温泉,却完全不跟冀州的高乾、高敖曹等人打招呼,也不隐藏行迹,到底是想干啥,非常可疑。 可以毫不客气的,汤山温泉的位置太靠冀州,高氏兄弟的兵马,骑兵朝发夕至,步卒两日一夜抵达。而温泉周边只有驿站和为数不多的民宅,就用一些木栅栏围起来防止野兽偷袭。 根本就抵挡不住任何兵马的进攻,如果没有重兵保护,那么数百饶贼寇,都会对这里的温泉汤池产生极大威胁。 高欢召集一帮人在这里泡温泉,难道真的就不怕高敖曹带兵反水么?不得不,这种可能还是有的,并不能完全排除。 …… 晚春的北方,白虽然温暖,到晚上却依旧寒气袭人。不过温泉池里完全感受不到这种寒意,反而因为身体泡在温暖的泉水而感觉全身微热,让人有种不出来的舒适福 高欢眯着眼睛靠在池子边沿上,如同喝醉了酒一般,火光的照耀下面色微红,显得有些惬意和放松。 “主公,如今河北局势诡谲,在簇温浴,恐变生肘腋啊。” 孙腾不动声色的劝道。他就不相信高欢没看出来这里其实并不是适合疗养,离高氏兄弟的基本盘太近了! 孙腾虽然不心将高欢的健康状况暴露了给刘益守,但那次是喝醉酒了意识迷湖不清,而且想来这个信息,好像也没有大碍。 本质上,孙腾并未损害高欢的利益。至少他觉得没有大碍。 “老了呀,不复当年豪勇了。” 高欢没有接孙腾的话,而是感慨的叹息了一声,脑子里想到了很多过去的旧事。那是怎样的峥嵘岁月啊,可惜都过去了。 “主公,二郎正在攻略关中,主公何不命尧雄攻晋阳牵制尔朱荣?” 孙腾继续劝了一句。 高欢不答,只是摆了摆手道:“无妨的,让崽子自己建功立业吧。” 他似乎完全没有给高洋帮忙的意思。再了,如果河北的局势不变,那么晋州的尧雄,自立只是迟早而已。主公没有制约封疆大吏的本事与实力,那么就只能采取相应的妥协。 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个道理。 “主公,如今时移世易,娄氏一脉,心思颇多,主公不可不防。” 一直没话的高隆之插嘴道。 这件事其实是明摆着的,自从上次丢失河南之地后,邺城很多官员都发现奉娄昭君为主的娄氏一脉,高欢已经不太指挥得动了。 其实这件事还真不是娄昭君的锅,娄昭君是北地豪门的一步“闲棋冷子”,只是因为高欢上位了,所以娄昭君才能被“激活”,才能显示出了自己的战略价值,从而站到了前台。 如果高欢不被激活,那么就是娄氏的其他姐妹,又或者是其他北地豪门的女人也会跟着另外的人站到前台。最后北方的局势都是大同异。 那么,为什么北地豪门不选择贺拔岳这样的人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贺拔岳等人,都是六镇镇将家庭出身,起点有些高,手底下的实力也有点强,那些北地豪门不见得可以掌控得住! 既然掌控不住,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那些实力低微,却又潜力巨大的人! 如今,北方的局面摇摇欲坠,大变在即,很显然有人不太看好高欢能收拾好局面。他们甚至宁可押宝押在高洋身上,也不愿意继续给高欢支持了! 这些变化,还真不是娄昭君教唆的。什么人心向背,什么良禽择木而栖,类似的话已经烂大街,上面的人行不行,底下的人会选择用脚来投票。 “随他们去吧,人各有志。” 高欢闭着眼睛摆了摆手。 今的高欢,好像进入了高僧状态,显得对一切都不在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