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德林和耻辱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德林和耻辱柱 (第1/2页)

    “好吧,葬礼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吧,我不管了。不过,我要做的事情,你们也别管!”李浩非常生气,虽然知道自己有点儿胡来,于是让步道。

    “我要在京西建立一座功德林,纪念所有为我们华夏的繁荣和独立而建立过功勋的人,在这里,不论官位、不论出身,只要为大明朝做过贡献,出过自己的一份力,就可以进入功德林。每一个人都要离一块功德碑,记录他的生平和事迹。”李浩一字一句的说道。

    “然后还要在城南,建立一片耻辱柱,把那些为祸我们华夏,充当汉jianian狗腿子的人,全都钉在耻辱柱上,活着的就活着钉,死了的挖出来也要钉上,任他们风吹日晒,虫啃蚁食,就是不许他们入土,污染我大明这片干干净净的土地。”

    李浩恶狠狠的说道。

    “呃~,好吧,您是神祖爷,代表着太祖,您说了算!”崇祯见李浩不再坚持唐王葬礼的事情,也就不再反对。

    “神祖爷的这个提议,臣也十分赞同!”首辅堵胤锡也同意道,自己刚刚驳了人家一次,总不能再驳一次吧。

    唐王的葬礼如何安排,李浩不关心,有礼部一帮子专业人士在呢,自己这个门外汉就不插手了,反正规格太低了,老子不干。

    让李浩没有想到的是,唐王的葬礼,礼制之高,可以说是大明朝立国二百多年以来,绝无仅有的。

    出殡这一天,场面极其宏大,送葬的队伍绵延数里。按照辈分来讲,唐王比崇祯皇帝高好几个辈分,于是,崇祯皇帝也一身素服,和李浩一起扶灵。在京城的各地藩王们,都要来奔丧,只要是辈分比唐王低的,都得披麻戴孝。

    唐王没有孩子,所以孝子就让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和悼王朱慈焕代替,在崇祯严厉的旨意下,三个皇子都身穿重孝,太子朱慈烺打幡儿,跟在唐王的棺椁后面。

    太子朱慈烺内心十分的不愿意,唐王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了,为什么让自己去当孝子?自己可是堂堂的大明太子,以后的大明皇帝,让自己一个未来的君王,去给一个藩王当孝子?简直岂有此理!

    可惜自己扛不住父皇的旨意,父皇可是说了,如果敢抗旨,如果谁对唐王不敬,就直接从家谱除名,今后不再是朱家子孙。

    刚刚自己最尊敬的一个老师还劝谏自己不要去,只要装病不去,就算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奈何事与愿违,自己刚刚称病不起,大太监王承恩带着御医就过来了,给自己从上到下检查了一个遍。

    看着王承恩不善的眼神儿,太子朱慈烺知道自己再也装不下去了。王大伴真要回去奏明父皇,自己就要被从家谱里面除名,不再是朱家的子孙,太子之位肯定也就保不住了。

    “忍!等到我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先车裂了那个神祖爷!我才不管他是不是太祖爷派来的!一个妖言惑众就能让他下到地狱。”太子朱慈烺恶狠狠的想着。受到东林党的影响,朱慈烺对李浩的恨意与日俱增,打算效仿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故事来车裂李浩。

    在昌平皇陵的西面,方圆几十里都被圈了起来。唐王的葬礼完成之后,李浩就开始着手建造功德林。

    李浩先让工程队修建一条从京师通往功德林的道路,道路的要求标准很高,几乎是按照前世国道的标准,主路都分为来向和去向,中间用树木和篱笆隔开。主路的两边是人行道,专门供行人使用的,,人行道的两边也有树木,夏天的时候可以用来遮阴。

    李浩树木情有独钟,对于草坪这类的东西却十分的反感,他认为,草坪这个东西,完全就是西方的草原文化,在华夏的古典园林里面,草坪几乎没有。

    所以李浩在大明不管搞什么建筑,景物都不不使用草坪,全部用各种各样、高矮不同的树木和花卉来替代。

    盗墓贼马玉早已经成为了神祖府的总工程师,李浩把修路的事情扔给他,然后就不再管了。

    在京城的南面,李浩还建立一个耻辱林,图纸也已经画好了。里面立着一排排的木柱,上面和下面各有一个横杆,呈工字形状,现在大概有二百多根儿。

    耻辱林面积也很大,应该有两千多亩,四周有围墙,而且非常高,人根本就攀不进来。墙上每隔一段距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