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一百七十章 羊县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羊县令 (第1/2页)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经到了崇祯十九年。

    桂王在南京折腾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首辅马士英让大将左良玉四处出击,很快便占领了,镇江、常州府、苏州府、杭州府等繁华富庶之地。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所遇州县几乎都望风而降,没有几个城池组织起反抗。江南的士绅豪商不少都被他们收入了囊中,这也使得南京伪朝廷获得了不少的银钱。

    崇祯皇帝早就急了,想尽快收复江南地区,担心时间太长了,其他地方也会效仿桂王。

    可是神祖爷李浩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几十万大军聚集在辽东,就是赖着不走。各地一些零散的女真残余势力,等的都急不可耐了,他们想等待到朝廷打军回朝,然后再相机起事。可他们没有想到,朝廷几十万大军呆在辽东,就是不走,一副要永远驻扎下去的样子。

    “神祖爷,辽东的几支大军是否可以安排他们回程了?他们已经在那里待了两年,将士们大豆有了思乡之情啊。”兵部尚书张凤冀说道。

    “不着急,让他们再忍忍,再待一年”李浩喝着粥,轻松的说。

    大早上,李浩还没起床,张凤冀因为有几件大事,一大早就过来奏事了,李浩起床,一边跟张凤冀交谈,一边吃着早饭。

    “这是为何?”张凤冀不解的问道。

    张凤冀也老了,胡子都白了,不过,精神头儿还不错。

    “原因嘛,有三点。”李浩伸出三根手指头。

    “第一:就是就是给天下那些个还想着造反的人,我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信心,趁着大明国内空虚的时候,赶紧造反,不然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有这个店儿了。”李浩嘿嘿笑着说道,

    “第二:就是要让辽东的建虏余孽们,让他们复国的希望彻底破灭。我相信,现在还有不少的建虏分散在各处,就等着朝廷大军回朝,然后他们可以东山再起。”

    “第三,震慑蒙古,让他们定居下来,不再逐水草而居。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他们的原因。只要他们像我们汉人一样,定居下来,那么他们就跟我们汉人一样了。

    但是想让他们定居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甚至反叛大明,所以,需要大军的震慑。”

    李浩详细的跟张凤冀解释自己的想法。

    “神祖爷要让蒙古人定居?”张凤冀听了十分惊讶,这样的事情亘古未有啊,再说了,让蒙古人改变他们千年以来的习惯,哪儿那么容易?一定会遭到强烈的抵制的,闹不好,好不容易扑灭的战火,会再次点燃。

    “这是不是有些轻率了?”张凤冀忧心的说道。

    “是有些激进,但是也不是行不通,我们要实行的,不是直接的军事控制,这样太过耗费财力。

    我们要实施的是经济控制,因为我们有了蒸汽机,等到蒸汽机大量的使用起来以后,大明对于羊毛的需求就会急剧上升。蒙古人也不傻,他们也一定会看到,在草原上一文不值的羊毛,在我大明,居然能卖成天价。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想游牧,也没有人愿意去了,因为大明随时需要羊毛,而他们转产走了以后,他们的羊毛就没有了买家,只能扔掉。按照一只羊每年剪两次毛的速度,那么只要他们转场到了原理我大明的地方,他们一年就会损失一半儿的收入。你说他们还肯转场吗?”

    李浩呵呵笑着说道。

    “看来臣真是老了,居然没有看到,一个看似玩物的蒸汽机,居然有着如此大的作用,能够消除我大明二百年来的边患,真乃神器也。”张凤冀不由的叹道。

    “因为你们习惯了旧式的思维,对于新生事物,你们总是抱着怀疑和敌视的态度,所以才会如此。”李浩说道。

    “那桂王该如何处置?”张凤冀问道。

    “快了,叛军几次攻打南岸的建设基地,都无功而返,甚至,刘良佐还被刘宗敏射伤了。这说明刘宗敏带领的长江大桥护卫队,现在已经成军,可以一战了。”李浩高兴的说道。

    “这次剿灭桂王叛乱的事情,就交给大明新一代的将领去做吧,黄德功,刘宗敏,曹变蛟、红娘子,郑成功,还有参谋部那个强迫症周秀良,都是我们大明新生代的翘楚人物,该让他们在战场上多历练一下。”李浩掰着手指头说。

    “神祖爷如此提携后辈,真是用心良苦啊!”张凤冀高兴的拍马屁道。

    “什么用心良苦,秦良玉、卢象升他们几个统军人物,现在都已经老了,必须开始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将领了。孙传庭还好点儿,秦良玉现在都快走动路了,七十多岁了,该回家颐养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