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噩耗 (第2/2页)
么埋汰人的,皇帝朱慈照倒是气的倒是想薅李浩的脖领子,碍于李浩身份太高,他实在不敢。 “神祖爷~~您又~~说笑了,我是~~朱由~~检啊,我~的兄长,先皇~~乃是朱由校。”崇祯断断续续的说,想笑又笑不出来。 “神祖爷,朱由检自知大限已近,想对神祖爷您说说心里话。”崇祯躺在床上,周太后在一旁给他喂了一碗参汤。 “有什么话就说吧,咱们都在一起好几十年了,你居然连话都还没说完,真是的!”李浩嘴里埋怨着,心里也一阵的发苦。 崇祯不理会李浩那张臭嘴,闭着眼睛开始说话: “自我即位以来,自认每日都勤于国事,从无一日荒废,一心想着中兴大明。可是事实却总是与我的想法相反,除了关外的建掳,国内还流贼大起,烽烟不断,甚至连我们朱家的祖灵都被流贼给烧了,是朕失德啊!” 崇祯的眼里开始流出了几滴泪水。 “自从崇祯八年神祖爷您下凡之后,力挽狂澜,涤荡天下,这才有了大明今日之辉煌。神祖爷您是我大明的恩人,是我们老朱家的恩人啊!”崇祯越说越激动。 李浩赶紧过来安抚,“别激动,慢慢说,我都听着呢” “崇祯曾在太祖爷灵前发过誓言,要终生追随神祖爷。可是现在,崇祯大限来临,不能再追随神祖爷左右了。崇祯愧对太祖爷,愧对神祖爷您啊!”崇祯还是再次激动起来。 “你已经实现了你的誓言了,没有对不起谁的。”李浩在一边儿说道。 “照儿,你过来,当着神祖爷的面,我有话对你说。”崇祯换过皇帝朱慈照。 “父皇,儿臣在。”朱慈照赶紧过来。 “我大明现在已经拥有了远超汉唐的广袤地域,而且我们都是实际控制,不像汉唐那样的间接控制。” 崇祯又歇了一会儿。 “大明的这万里江山,是神祖爷亲手为大明,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的打下来的,不容你有半点疏忽。你要当着神祖爷的面儿发誓,今后历任帝王,丢失寸土者,不得入宗祠。将这句话,刻碑立于金殿之上,时时刻刻警示帝王。” “儿臣遵旨。” 朱慈照转身朝着李浩,恭恭敬敬的撩衣跪倒,指天发誓:“自朕开始,今后历任帝王,丢失寸土者,不得入宗祠。” 朱慈照发完誓,对着李浩磕了头三个头,这才站起来。 “还有,凡有丢失土地的帝王,必须去景山上的那棵歪脖树上吊死,以谢天下,以谢神祖爷。” 由于李浩经常提起景山上那棵歪脖子树,还经常说这是帝王树,只能帝王在此上吊,其他人没这个资格。现在整个大明都知道,景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就是失德皇帝的最终归处。 “这有些过了啊!”李浩反对。 “这是我朱家的家事!”从不怼李浩的崇祯,这次直接把李浩给怼了回去。 “神祖爷一生节俭,不喜奢华,我朱家子孙需世代效仿之,金银玉器,能少则少,省下的钱财,来供养大明的鳏寡孤独,” 这些年来,崇祯深受李浩的影响,生活上也渐渐的向李浩靠拢,对于那些奢华之物,也不甚喜爱。平日里用的,几乎都是与寻常百姓家一样的东西。 半天的时间,崇祯终于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自己的精力也耗费的差不多了,一脸不舍的看着神祖爷李浩,张张嘴,可是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李浩看着崇祯的样子,知道崇祯的最后时刻到了,立刻走到近前,拉着崇祯的手。 “放心吧,现在的大明,比你想象的要好的多,要强大的多!” 崇祯的眼睛还是在看着李浩,似乎还想说什么事情。 “我自己会保重的,只要我不想死,阎王爷不敢来收我。我会在大明好好呆着,哪里也不去了。” 在一起几十年了,崇祯心里在想什么,李浩一看就知道,崇祯这是担心自己年纪大了,还要再去出海。 听着李浩承诺自己不再出海,崇祯这才欣慰的闭上眼睛,吐出了最后一口气。 虽然自从崇祯退位之后,新皇帝朱慈照就有了自己的年号,但是李浩还是一直喜欢用崇祯的纪年,可能是自己习惯的原因。 大明崇祯四十八年二月初十,大明的崇祯皇帝,走完了他与前世迥乎不同的一生。 也许是上天故意安排,前世的历史上,也是在这一天,崇祯十七年二月初十,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自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