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大国崛起 (第3/3页)
攻,对面球队根本无力招架。 防守……不存在的。 整场比赛,对面除了门将开大脚,就没几次反击过半场。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球迷,已经开始期待京城国泰和京城国安在足协杯上相遇的场景。 一个低级别‘弱旅’,一个中超‘豪门’。 京城国泰输球,大家可以理解。 可要是国安输球,怕是要被大家嘲讽不断。 堂堂‘中超豪门’,竟然还不如同城小老弟? 虽说很多国安球迷嘴硬,他们肯定不会输。 相比较同城小老弟的十球大胜,他们引进不少外援,却只跟武汉三镇踢了个平局。 得亏京城国泰的前身不给力,没能突破足协杯小组赛。 可下赛季不一样了,足协杯也会改变赛制。 中超18家,中冠18家,中甲24家,中乙30家,共计90家俱乐部参加足协杯。 每一轮都是单场淘汰制,由双方抽签决定主客场,打平就进入点球大战。 不管输赢,双方将平分这一轮的门票收入。 普通球迷看个热闹,可职业球探已经被惊呆了。 要说中超有好苗子,他们也勉强能接受。 毕竟,中超也是顶级联赛。 可一个中乙联赛,竟然也有这么多出色球员?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甲和中乙还有不少好苗子,正等着被他们渐渐挖掘出来呢。 林深满打满算,手里就两家俱乐部。 身为足坛一哥,这格局必须打开。 林深把那些能力在75以下,只能堪堪充当替补的球员模板,雨露均沾的分配给一批经营不是很景气的俱乐部。 中乙和中甲球队,平均每队能获得3个模板名额。 中冠球队,每家一个名额。 中超本身背后的投资人实力都很强,也就没被林深考虑在内。 不过,林深也给了他们机会。 他们的实力比中甲和中乙小俱乐部强,可以通过引援的方式从低级别联赛挖人。 卖掉球员的低级别小俱乐部,拿到钱后又能继续培养青训球员,实现正循环。 一支俱乐部,去掉11名主力 9名固定替补,剩下8-10人都是编外成员。 19支球队加起来,差不多180个球员模板。 想想180个拥有立足欧洲二流联赛中下游球队主力的球员,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日本发展这么多年,能生存在二流联赛的球员,也绝对没这么多。 明明世界杯还早着呢,可临近几个国家已经开始慌了。 眼看着隔壁小母牛坐火箭,他们拍马也追不上,哪能不急。 可不管他们怎么研究,都搞不懂这么多球员突然出现的原因。 最后,也只能放弃纠结。 眼下该如何保住他们在欧洲的竞争力,才是他们最该关心的。 以往,日本外援一直是高性价比的代言词。 但比起身价更便宜的中国球员,日本球员也恨不得骂娘。 这帮球队是没见过钱怎么的? 区区百八十万欧元,一个个就乐得眉开眼笑。 他们哪里知道,不是林深出手。 这帮球队能不能存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根本用不着林深强调青训,一个个恨不得把青训列为头等大事。 挖掘出一个好苗子,那就是看得着的真金白银。 联赛的转播费分红 球衣赞助费,差不多就够他们给球员、教练、其他员工发工资和租场地,安保费,餐旅费等成本。 卖球员赚的钱,完全就是他们干赚的。 就拿姚志坚为例,此前为了内蒙草上飞俱乐部的注册费,他都得厚着脸皮要发起众筹。 前些年,低级别联赛倒闭的俱乐部太多了。 他们也就是勉力维持。 好在上天垂青,球队几个好苗子就像开窍了一样,球技突飞勐进,更是获得不少老外的关注。 光是一个小球员,他们俱乐部就卖了300万欧元。 偏偏那个老外眼睛都不眨一下,弄得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开价太低了。 好在这些球员,早都有国内的体育经济龙头wsg集团给出身价分析。 他报的价,也在合理范围内。 要是太高,说不定人家就去买其他球队的球员了。 林深这么玩,最头大的还是高淮。 本来他只需要去几个俱乐部,重点关注一下好苗子就行。 可在林深这么雨露均沾后,太多好苗子遍布各地。 其中有些虽然球技稍显青涩,但却像未经打磨的璞玉一样,让他忍不住想好好培养一番。 高淮的小黑本里,记得密密麻麻。 等高淮正式公布大名单,全网一片哗然。 以前那些国脚,赫然全部落选。 入选国家队大名单的球员,更是不乏中甲、中乙这类俱乐部。 尤其是京城国泰,更是贡献3名国脚。 而京城国安,一个都没有。 很多国安球迷,顿时都emo了。 这就离谱! 一个中乙球队,竟然有3人入选国家队。 他们堂堂中超豪门,竟然连个国脚都不配? 可看了看自家俱乐部的一线队名单,一水的外援,拿得出手的自家球员,还真没有。 入选国足的门槛,也被高淮一提再提。 主力位置,清一色能力值在78以上。 个别能力值在75左右,潜力又很高的小球员,才会被高淮招入国家队,带他们长长见识。 这只是第一版名单,距离真正的大赛,还有两年多的时间,高淮有充足的时间打磨这支国足。 出线不是目的,在家门口夺冠才是终极目标。 别人这么说,高淮肯定不信。 可林深说的话,高淮绝对深信不疑。 几场友谊赛,这支新国足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竞技水平,简直让无数球迷惊呆下巴。 跟韩日不落下风,甚至更强。 面对其他亚洲球队,什么越南,阿曼,通通都是五球大胜。 虽说是友谊赛,也没球队不认真。 同在亚洲,这次就是绝佳的摸底机会。 交过手后,日本和韩国主教练脸色都格外凝重。 这支国足,还是在没有征召留洋球员情况下,依然小胜他们一球。 这种表现,简直让日韩两国内部媒体和杂志哀嚎不断。 要是那些留洋球员归队,他们还有希望超越隔壁那个超级大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