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康酒_第201章颜延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颜延之 (第1/2页)

    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琅琊LY(今SD省LY市)人。南朝宋文学家、文坛领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护军司马颜显之子。

    少时家贫,博闻强记,勤奋好学,起家吴郡(刘柳)参军,交好陶渊明。南朝宋建立,授太常博士,迁尚书义曹郎、太子舍人。反对司徒徐羡之拥立刘义符,出任始安郡守。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出任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历任步兵校尉、秘书监、光禄勋、太常。元凶刘劭弑立,授光禄大夫。宋孝武帝即位,担任金紫光禄大夫、湘东王(刘彧)师,后世称其“颜光禄“。

    颜延之文词显于当世,史称“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他与山水诗人谢灵运同为晋、宋之际的大诗人,世有“颜谢“之称。孝建三年(456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散骑常侍、特进,谥号为宪,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长子颜竣从孝武帝讨灭刘劭,权倾一朝。颜延之性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回隐,世人呼之“颜彪“。

    颜延之和陶渊明私交甚笃。在颜延之江州任后军功曹时,二人过从甚密;其后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经浔阳,又与陶渊明在一起饮酒,临行并以两万钱相赠。陶渊明死后,他还写了《陶徵士诔》。

    颜延之在当时的诗坛上声望很高,和谢灵运齐名,并称“颜谢“。他的诗凝炼规整,喜用典故,较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五君咏》五首,是他在被出为永嘉太守时所作。称述竹林七贤中的“五君“,“五君“即嵇康、向秀、刘伶、阮籍、阮咸,而山涛、王戎因为贵显而不咏,借五位古人抒发自己的不平,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放达的一面,比别的作品要显得清朗。《北使洛》、《还至梁城作》,感慨中原残破,象“阴风振凉野,飞云瞀穷天。临涂未及引,置酒惨无言“;“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等句,感情也比较真实。他的《赭白马赋》,虽属奉诏而作,但如“旦刷幽燕,昼秣荆越“之句,描写骏马奔驰之速,对后来许多咏马诗产生很深的影响。

    竣别有传。竣弟测,亦以文章见知,官至江夏王傅义恭大司徒录事参军,蚤卒。太宗即位,诏曰:“延之昔师训朕躬,情契兼款。前记室参军、济阳太守伏勤蕃朝,绸缪恩旧。可擢为中书侍郎。“,延之第三子也。

    在南朝宋时代,颜延之和谢灵运并称“颜谢“。“爰及宋氏,颜谢腾声“(《宋书·谢灵运传》),“颜谢重叶以文章“(《文心雕龙·时序》),“爰及江左,称彼颜谢“(裴子野《雕虫论》),从这些南朝人的评论都可以看出颜延之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是一位有影响的诗人。

    颜延之重视雕琢刻镂,主要着意于用事和谋篇琢句,长处在于谨严厚重,短处则是缺乏生动自然的韵致。比如《赠王太常(僧达)》:

    玉水记方流,璇源载圆折。蓄室每希声,虽秘犹彰彻。聆龙睬九泉,闻风窥丹xue。历听岂多工,唯然觏世哲。舒文广国华,敷言远朝列。德辉灼邦懋,芳风被乡耋。侧同幽人居,郊扉常昼闭。林间时晏开,亟回长者辙。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静惟浃群化,徂生入穷节。豫往诚欢歇,悲来非乐阕。属美谢繁翰,遥怀具短札。

    全篇几乎“无一字无来历“,颜诗多庙堂应制之作,这些诗更需要典重的词语装点。像《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辞藻华丽,颇能反映“元嘉之治“的气象,以“虞风载帝狩,夏谚颂王游“领起全诗,用典尚能贴切,所以李白在《春日陪王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中就写到了“延年献佳作,邈与佳人俱“;颜诗中历来为人所称的是《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五君咏》和《秋胡诗》。义熙十二年,刘裕北伐取得胜利,十月,克复洛阳,这是东晋一代中对北方用兵最成功的一次。颜延之奉命到前线祝贺,《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两诗即作于此年冬天。

    阴凤振凉野,飞云瞀穷天。临涂未及引,置酒惨无言。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愆。蓬心既已矣,飞薄殊已然。(《北使洛》)

    洛阳在东晋时期屡次失陷,朝廷已把它置之度外。现在一战而捷,得以收复,然而颜延之在奉使赴洛途中却没有欣喜之情,即目所见,中原残破,故国之思结合行役的艰辛,形成了悲凉沉重的气氛。全诗一气呵成,有异于其他一些诗篇的艰涩,在手法和情调上都近于陆机的《赴洛道中作》,甚至可以认为是有意的模仿。《还至梁城作》是此诗的姐妹篇,在以“故国多乔木“等六句抒发了黍离之感以后,诗人又以怀古伤时作结:

    惟彼雍门事,吁嗟孟尝君。愚贱同堙灭,尊贵谁独闻。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

    忧伤而终归于譬解,本来是诗文中的常套,但由于感情真挚强烈。所以读来并没有虚矫自饰、为文造情的感觉。《宋书》本传称这两首诗“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这两首诗情调悲凉而被时人誉为“藻丽“,可见这一概念和“锦绣“、“金玉“的比喻一样,含有工致、繁富的意思,不同于齐、梁以后的华靡。

    《五君咏》突出反映了颜延之人格中的耿介和性格中的傲岸一面。元嘉十一年,刘湛、殷景仁不能容忍颜延之的耿直放诞,通过彭城王刘义康再次外放他为永嘉太守。这里正是十二年前谢灵运第一次被贬的地方,谢灵运在前一年刚刚被杀于广州,分明是以谢灵运的下场来暗示颜延之。颜延之极为愤慨,写作了《五君咏》,五首分咏阮步兵(籍)、嵇中散(康)、刘参军(伶)、阮始平(咸)、向常侍(秀),在“竹林七贤“中取五人而遗落贵显的山涛、王成,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宋书》本传说其中咏阮咸和咏刘伶的“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是作者自序,其实通观五篇,莫不是颜延之思想境界的自我写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