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文物 (第2/3页)
,老百姓说是‘蛤蟆地’。” 阿天一路开车一路自豪地说:“我们家族有这等渊源?开发出来了不得。” 春花说:“对,今天去好好看看,先别宣扬,等我们确定再说。” 汽车一会儿就到了, 走到大路边,在老田家门口停下。老田立刻迎了出来,他看上去七八十岁,精神充沛,面色红润,慈眉善目。因为是一个村上人,当然认识,他和老华热情地打招呼,阿天和春花礼貌地叫他伯伯。他和蔼地答应着,问他们有什么事,当听老华说到石碑的事后,他很赞赏,子孙后代孝敬祖宗应该的。立刻带他们去塘边。一边走一边告诉他们:“这块碑在我爷爷的手上就有了,听爷爷讲,那时丽堂村颜家出了两位进士的,在地方上非常有名望,不但丽堂村有祠堂,金山村都是,一直到青龙洞都是你们的家庙。” 说着他们来到尚书塘,尚书塘在村东面上坎处,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在清风中摇曳。一方池塘足有四五亩地大,碧清碧清的水微波荡漾,特别的诱人。让阿天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到塘里洗澡,内心充满了快乐。 塘边大约有十几米长,三层台阶,上面一层石缝之间还有杂草,顽强地长出来。第二层已经显得很光滑,这是村民们在上面淘米洗菜、洗衣等的原故,第三层己经完全没入了水中。 这块碑在第二层靠左东面的边上,有二米多长,一米多宽,厚度也有一米左右,老田自豪地告诉他们:“这块石头有一二千斤重,五六个人都抬不起。” 春花和阿天及老华看了都赞叹不已,由于是边上有些字布满了青苔,有些字却磨得很平,难以辩别。阿天用水洗了洗,和老华看了半天才看出个大概,首先几个大字“皇清军机处行走内阁中书协办侍读,徽仕朗赐进士出身文渊阁检阅,丽堂颜公之墓,大清嘉庆岁戎戊寅季春日等等。”,显然距今己有二百多年。 春花用手机拍了下来说:“如果上报的话,估计博物馆要收回。” 阿天说:“有人认领,博物馆想收藏要根据家族人的意愿,愿意捐给博物馆,博物馆才会来接受。现在村上父亲是长辈,我们把它搬回去也算物归原主了。” 春花点点头,“一块进士碑虽然年代不太长,已经达到收藏的标准。金山村这一片没有,作为一种家族的荣誉,建一个小亭把它放进去,让人们参观,提高知名度,是非常有价值的,想办法弄回去吧!”阿天朝父亲看了看,父亲说可以,他们开始商量怎么办?阿天说这东西国家不允许卖,虽然不是老田家的,但在他家门口,帮忙看守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亲说老田不要钱,买点烟酒也是应该的。 春花说那是。于是老华转身满脸堆笑地对老田说:“老田,这块碑是我们家祖上的,准备把它弄回去。” 老田从台阶那头走了过来,微笑着说:“是要把它弄回去的啊,你们家族的东西就要你们家人把它弄好。” 老华听了连声说谢谢!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哪天过来弄。老田说可以,他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来弄回去后,要把码头重新修好。”老华连忙说:“那当然,你放心,一定把它弄得更好……..” 他们高高兴兴回去后,没过多久,老华就看好了日子,来搬石碑。现代人对时辰、动土、祭祀等风俗习惯己无所谓了,老华也知之不多,仅仅买了些供品,放了一串鞭炮,就专门请村上一位小老板开着推土机把它装了回来。另外叫了二名瓦工和一名小工,把码头砌好,整整花了一天时间。 碑运回来后,放在院子的墙角,等将来时机成熟建祠堂,放在祠堂大院里,建一个衣冢墓。这是长久之计,他和父亲商量,有空先把资料收集好是有必要的。 不久阿天陪着父亲去阳城市图书馆查资料,终于在县志上找到了他们的记载。可惜县志上比碑上还简单,只有二行字,介绍他生于嘉庆年间,“某榜任军机处内阁中书侍读”就没有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县志上果真还记着另一位进士,元朝的,离现在靠近六七百年了。他的简介更少,只有他的姓名,官职都没写。 他们问了管理员也无法找到更多的资料,阿天表示遗憾,有这么大的文化东西应该好好挖掘,做一个文化长廊。阿天突然想到南石桥的石碑,他对父亲说:“我们回去桥上看看,那里好像还有碑记,能了解更多的情况。 老华说好,南石桥的石碑他是知道的,阿天的话提醒了他,立刻回家直奔大头坝南石桥。来到桥下,水不深,草很茂盛,拥簇在桥边。有水从桥孔溢出,像一条条微微的白练飞腾而下,荡起朵朵水花。 桥大概有五米宽,五个桥孔,每个桥孔下的石墩,都是墓碑石块砌成。他们小心地扶着石壁,踩了下去。第一个桥孔,凹槽口,他们都看到了碑记。因为在桥拱下,几块石碑上的字没有经过日晒雨蚀,看得还很清楚,第一块为.......谱搜罗散失乃摩娑断碑.........文信公继之自明嘉靖年间..........泯没无闻爰抄录碑文......... 第二块为万历丙申岁祖奉,.......其始终巅末于.....虎耳山.......聚族而居村名.....高皇帝龙兴建元洪武时,建祠于.......调任吴门今秋........... 阿天兴奋地说找到了洪武年间,也只说广昌致政回乡,也没写官任何职。另一块也较清晰,置田地多少,江西、湖北捐资多少等等,还有一块象脸谱一样微兽的花形。 其余有许多碑石是无主墓碑砌成,在第三桥孔下方,布满了沧桑,上面写着一些残缺不的字:....之公理....者天下....勑子弟奉家....仪式.....而.....当为后世发.....墓上别图.....梁平原不动兮....余生在庭兮....乔芳从容赴义兮.....苏乡后.....孤烜撰公志在万.....夫提..江州太平.......郡据撰额。 “显然这些石碑要好好研究,非常的重要。”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