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四十二章 东南崛起 (第2/2页)
巧匠与擅长经营的商人结合,让温州商人、匠人合作共赢赚了个盆满钵满,也为南宋一百多年的国运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自古中国有陆地和海洋两个途径对外进行贸易,唐代的海外贸易事业已经达到了历史的一个高峰,不管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为古代中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和发展。在东西方经济交往的过程中,不管是唐朝还是富庶的宋朝,都靠着海上贸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南宋王朝由于客观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依靠海上的海外贸易,南宋是怎么靠茫茫海洋鼓起自己的钱袋子来的呢? 乘船起航,皆为利往。在宋朝为了防止白银流入敌国,在海上贸易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禁止政策比如对朝鲜半岛的贸易就比较严格,但是因为海上贸易能带来可观收益南宋政府对贸易的税收依赖程度非常高,所以不得不鼓励民众开展海外贸易,仍然有很多人通过茫茫海洋来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最终形成了非常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时宋朝与海外各国的航海路线,也是古代宋朝的交通大动脉。 在当时宋朝的水密隔仓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进一步提高了船只的安全性能及舒适度。在宋朝因为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被西夏阻拦,想要发展经济的宋朝就必须另寻他处,现实情况逼得南宋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因为全国商人都希望通过海上贸易来实现经济复苏,在众多呼吁下,以及在现实需求的刺激下南宋的造船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南宋在当时可以说是造船技术最好的国家,前面我们讲到的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南宋的商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不管是在重量上还是载重上都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因为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强,所以造船基准基本都是以货船基础建造的,古代的船只都是由木材建造的,所以在一些结构上就要认真考量。因为木材不如钢材建造的船只坚硬,为防止一些变故或者船只撞到暗礁,导致沉船。所以一系列的先进技术都开始运用,例如“水密隔仓技术”,南宋的商船中几乎都会在船舱中加装隔板,将船舱分为多个部分。有了这个技术之后,就算木船因为某个部位触礁而破损进水,进水就会限制在某个船舱,而不会让整条船吃水而快速沉没,这对船员的生命和船上的货物,都是一个重大的保障,这一项技术至今也仍应用在造船业中。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使船只的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所造的船只也越来越大,极大促进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尽管宋朝有海禁政策但总体上政府是支持海上贸易的发展,有了更先进技术的支持,只会使海外贸易得到更大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造船业的这项技术,让海上贸易有了安全的加持,对于中国商人远航其他国家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宋朝造船业的繁荣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宋代造船业相较于唐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南宋就有很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厂、造船坊,比较密集的地区是在东南沿海。宋时在广州、泉州等地都已经形成了以海外贸易为经济支柱的产业,宋代的造船修船,都已经得到了发展。宋代不仅造船业技术发达,在数量上比较惊人,同时质量也都不错,对于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宋代的船舶有两种一个是“客舟”另一种是“神州”,后者相较于前者要大的很多,在运输效率上自然也要强很多倍。还有就是造船技术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防止了海上贸易方向迷失的问题,一艘好的船只能决定海上贸易能够走多远,所以想要去往更远的地方,就需要通过“神州”这辆的船只来运送。当神州去往高丽地区时,高丽人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感到非常的震惊。南宋还造过很多车船,车船是一种战舰,通过人力踩踏来带动轮浆转动,前进速度非常快,在航海上防止了海上敌军对南宋船只造成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宋军的海上军事力量。 宋代是中国海外贸易的大发展时期,宋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大发展,都是在海外贸易的基础上才得到了提升,虽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技术保障,海外贸易本质上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和发展,所以海外贸易还是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大宋政权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那是完全支持,正是靠着海外贸易才让宋朝经济如此的繁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