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二百六十章 岳家军攻齐(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章 岳家军攻齐(三) (第2/2页)

锋就要考虑被射成刺猬的后果。考验杨沂中的时刻到了!表面看,刘猊摆出的这就是无解的架势!但那只是针对一般人!

    面对陷阱杨沂中命令部下:给我勇敢的跳!在军令之下,摧锋军统制吴锡率五千骑兵从正面开始不要命的冲锋!按说在数万只弓箭地毯式打击之下,骑兵往往会损失惨重,但神奇的是这五千骑兵居然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冲入了刘猊的大阵之中,真是让人不得不怀疑刘猊军队的战斗力——真的会射箭吗?

    杨沂中不要命式的冲锋,反而把刘猊看傻了:这5000骑兵是来送死的吗?顾不上多说多想,刘猊指挥部队把这5000骑兵团团围住——先吃掉再说!可几乎就在伪齐变阵的同时,刘猊突然听到背后喊杀声大作——这是杨沂中送给他的惊喜:杨沂中早已派遣另一支部队玩起了迂回包抄。这个“惊喜”来得太突然太意外,刘猊一下子懵了!

    但紧接着又是一重“惊喜”:张俊的前军统制张宗颜,也从泗州(今安徽省泗县)赶来助阵。一个杨沂中已经把刘猊打懵了,突然窜出的张宗颜部,则把刘猊彻底玩完了。如果刘猊能认真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即便是杨沂中加上张宗颜,对方的兵力也远逊于自己,即便己方战力不足起码也能拼一下。

    但刘猊毕竟不是名将甚至连一名合格的将领都不算,他的真实水平就是一个衙内,所以面对无比凶险的藕塘战场,他的第一反应是:都来保护我,我要撤!刘猊临阵脱逃,这支10万人的东路大军立刻成了“一盘菜”!这一战下来,刘猊仅带着几个亲卫逃的性命,而其他的什么谋臣、部将,或者战死,或者投降!声势浩大的十万东路军,彻底瓦解!

    而东路军的“失败示范”作用是相当明显的:眼看东路军失败,损失不大的中路军和没有参战的西路军,也都直接选择了回撤!藕塘之战的影响相当巨大:这一战,让女真人对刘豫彻底失去了信心,第二年,女真就主动废掉了刘豫。藕塘之战,堪称杨沂中的巅峰之作,但由于这一战主要针对的是伪齐而非女真,所以尽管战果不小,但并未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中。

    “伪齐介然处于中,其势不两立,必求援于虏”,伪齐既然作为金朝侵宋的最前沿,就必须替金朝直接面对南宋,承受来自南宋抗战派的各种压力,故南宋是伪齐最具威慑的敌对政权。但存在了不长的时间,齐政权就被金国自动废除。

    伪齐政权最终是如何灭亡的呢?

    一说是中了岳飞的反间计。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济南知府刘豫杀害抗金将领关胜,投降了金人。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金国在北宋原有的部分土地上建立起伪齐统治政权,刘豫在宗翰集团的扶植下被金太宗封为「大齐」。从此以后,刘豫多次配合金兵攻打宋军,成为南宋抗金的最大障碍,故而宋军需要司机除掉他。刘豫与金军将领粘罕(即完颜宗翰)过往甚密,引起金军右副帅金兀术(即完颜宗弼)的嫉恨。南宋军队将领决定利用金军这个矛盾,使用反间计铲除刘豫。

    话说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10月,金国再次南侵,刘豫率军30万协同金兀术合围庐州(今安徽合肥市)。在一次战斗中,的部属抓获了一名金军的密探。岳飞决定借这位密探实施反间计。他命人把那位密探带上大堂,亲自进行审讯。他没有对其用刑,而是假装认错了人。密探带来后,岳飞一见面就问:你不就是我军派到刘豫那里去的张斌吗让你约定刘豫用计诱捉金兀术,你怎么迟迟不见回来我后来又派人到刘豫那里去探问情况,刘豫已经答应以和金兀术共同进犯长江为诱饵,在清河将其活捉。你竟然一去没有消息,到现在却被人抓了回来,是何居心还不快快从实招来!金国密探怕被岳飞杀,顺势假称自己就是张斌。岳飞于是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同刘豫共谋活捉金兀术之计画,并且用蜡把信封好,交给了那个密探。还嘱咐他路上小心,一定要把信件安全送到刘豫手中,不得有失。金国密探表示要戴罪立功,希望大将军宽恕。这个密探自然快速跑回金国营地,并将岳飞写的那封信交给金兀术。金兀术见信后,对刘豫的嫉恨和怀疑更加深了。那时,正巧金国尚书省上书金熙宗,说刘豫治国无状。金熙宗下诏书斥责刘豫。

    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金王朝下令左副元帅完颜昌,右副元帅金兀术率军以南伐江南为名,进军汴京(今河南开封),把刘豫和他的儿子刘麟抓住,废掉了伪齐政权。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刘豫被充军到林潢(今内蒙西林县)。这样岳飞不费自己的一兵一卒,就除掉了金国得力帮手刘豫,手段实在高妙,这不仅节省了作战的成本,而且也为打败金兀术扫清了障碍。

    事实是否如此呢?大概率应该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伪齐政权不但没能为金国分忧,而且为了保护他反而浪费了金国大量的精力和军力,所以没有了作用的伪齐政权只有灭亡一途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