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三章 高宗称臣(三) (第2/2页)
意地打开一看,顿时就呆住了。 这是一份奏折的刻印本,是奏秦桧等人的。 秦桧瞪大眼睛吃惊地读道:“臣谨按:王纶本一狎那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敌。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敌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臣事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卒而缚之,父子为虑,前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人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国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执宰尽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无厌之术,要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到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仇敌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堂堂大朝,相率而拜仇敌,曾无童稚之羞,而陛下忍为之耶…… 伦不足道,秦桧以心腹大臣而亦,臣备员枢属,义不与秦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敌使,责以无礼,徐兴向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信。不然,臣愿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治耶!” 不知是寒风刮的,还是这奏折吓的,秦桧双手颤抖头上却渗出汗来。 呆呆地望着秦熺道:“孩儿、这奏折副本是从哪儿来的” “是管家从外面拣的。” “快把秦四传来。”秦桧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向客厅走去。不一会儿,秦四来至客厅垂立一旁等秦桧问话。“秦四,那张纸是从哪儿来的” “回大人,下人秦山和秦六早起去西湖拉水在街上捡的。”秦桧惊道:“街上怎么会有这东西” 秦四知道事态严重,也不敢乱说战战兢兢地道:“听秦山他们说,有人在街上故意撒的,很多人都拾到了这个材料。 秦桧大惊失色:“是什么样的人”“秦山他们也没见,听说是晚上撒的。” 秦桧知道这事严重了转脸对秦熺道:“多派些人上街,看看是谁撒的。” 然后又对秦四道:“快备轿,老爷要上朝。” 出了涌金门,秦桧便向皇宫而去刚到都堂门口,见孙近的轿子早到了。孙近正在堂门来回踱步呢。见了秦桧,孙近像见到了亲人马上扑上来小声道:“相公,出事啦!” 秦桧见他满脸惶恐的样子,马上用手一挥止住他,小声问道:“你也见到那传单了” “见到了” “知道不知道是何人所为” “有可能是胡铨。” “为什么” “据枢密院的人说,胡铨多日来就在写一个弹劾的奏折并说是专门议相公的。” 秦桧点了点头,嘴里小声嘀咕着:“胡铨,胡铨。 “哟,秦大人,孙大人,今天来得这么早“ 二人只顾低头说事,不料王庶也来了正对他们笑呢,秦桧越看这笑越像幸灾乐祸。 “王大人来的也不迟嘛。”孙近寒暄道。 “本官今日有一奏折要面呈皇上,所以早来了一会儿,不料二位大比本官还着急。”王庶这话中有刺。 “皇上驾到--” 一声高喊把秦桧来至唇边的话挡了回去,他只好瞪了王庶一眼,三人便一同向大殿走去。 高宗刚坐稳,三位执宰便施礼见驾。高宗对秦桧道:“朕还没起,就听内侍说孙爱卿已到了,随后秦爱卿王爱卿也到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王庶没等二人说话,忙上前一步,双手举起一封奏折道:“皇上,臣的属下枢密院编修胡铨昨日给臣上了一道奏折臣不敢久留,所以赶早呈于皇上。” 高宗一边示意内侍接过奏折,一边问道:“胡铨何许人也” “胡铨乃本朝进士,枢密院编修。此人崇尚气节生性豪迈才学颇厚,常言身可杀,学不可辱。” 高宗不经心地打开奏折,但脸色却慢慢变得严肃、痛苦、惊愕起来。看完之后很久也没说话,只是盯着那张纸。 “皇上,臣也拾到一个奏折,不过是个副本,有人故意刻印的。” 高宗又把秦桧手中的那张纸打开来看,不由抬眼看了看秦桧,道“这是哪来的” “皇上,这是家仆在大街上捡来的。” “是的,皇上,家仆也捡了一份。”孙近见高宗对这副本有所怀疑,便把他的那份也送了上去。 高宗又转过脸望着王庶道:“王爱卿,这是怎么回事” 王庶忙上前道:“回皇上,臣只是接了胡铨的奏折,其他的事一概不知。如不信臣愿与胡铨当面对质。” “放肆!竟然指责朕连三尺孩童都不如成何体统!”高宗一拍案怒道。 秦桧见皇上发了话,便以退为进故作委屈道:“皇上,臣主持和议招惹是非,臣有过,可胡铨竟然指责皇上,私漏奏言应当重惩。” 王庶忙上前道:“皇上,胡铨虽言辞激烈,但其忠心可嘉,请皇上圣断。” 秦桧马上道:“王大人,胡铨连皇上都敢指责,其忠心何在” 王庶十分恼怒随口说道:“相公昔日在东都冒死抗节,乞存赵氏,其忠心昭世,而今又倡议和使赵氏向金称臣,公的忠心又何在”听了这番话,秦桧的脸上是红一阵,黄一阵的,没有一句话可说。高宗和孙近也只有尴尬地在一旁沉默。王庶此时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立足于朝堂了,便马上道:“皇上,臣与宰相不合,数次请辞皇上不允,今日再辞官位诸求外任,请皇上开恩。” 高宗看了看秦桧,见他不做声便道:“既然卿数次请辞,朕就让卿去潭州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