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八十四章 高宗禅位(五) (第2/2页)
盖、登高台,坐在胡床之上观望着东岸,大战一触即发。 宋军如此混乱的用人,如此严重的失误。简直就是把地盘拱手相送。而金军一旦渡江,临安将危在旦夕。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失误,将宋朝推到了悬崖的边缘。 在这危急时刻,都督府参谋军事虞允文前来犒军。虞允文是个书生,此前从未涉足过战场。不过虞允文一直关注边防,同时习练武艺,他出使金国时曾与馆伴射箭一发中的。他看见金国频繁调动军队、转运粮草,知道大战不可避免,因此越发勤于留意军事。虞允文来到采石矶,看见宋军军容不整、军纪松懈,大感不安。领军作战虽不是他的分内之事,但保家卫国却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他决定临时肩负起统军御敌的职责,整肃纪律,激励将士。 虞允文召集诸将:“我这里有金帛,也有任命书,就等你们立功了。”众将都有杀敌立功的愿望,苦于没有统帅,见虞允文登高而呼,纷纷响应:“既然有了主将,一定誓死守江。”当然也有人将信将疑:“你奉命来犒师,现在贸然领兵,不怕被追责吗”虞允文厉声呵斥:“在这危急时刻,我难道要选择逃避吗“将士同心后,他把队伍和战船分做若干战队,主力部署在中流防御敌军渡江,两边各置一队负责侧应,岸上还留守精兵防止敌军登陆。在他的精心部署下,一支散乱的部队顿时激发出昂扬的斗志。 这边刚刚部署完毕,对岸完颜亮挥动红旗指挥金军杀来,百舸竞发,激流绝江,不多时先头部队已经登陆。宋军看到这种架势又心生怯意,有些人蠢蠢欲动打算后逃。虞允文大步走入军阵,拍着统制时俊的臂膀:“将军胆略过人,威震四方,现在却站在队伍后面像个小女子一样。”军人大都宁死不辱,时俊一听此话实在受不了了,大吼一声挥动双刀杀入敌阵。士兵受到激励各自效命,殊死奋战,终于遏制住了金军的攻势。 陆上杀声震天,江中也打得难分难解。宋军有一种叫海鳅船的快速战船,犹如陆地上的轻骑兵。宋军以海鳅船攻击金军战船,金军不善水战、船体笨拙、大多被击沉,不多时已经死伤过半。不过既然先头部队已经渡江,金军不愿轻易撤退,恰好这时一队从别处败退的宋军路过此地、虞允文把他们组织起来,挥动着旗帜从山后杀出,金军以为宋援兵赶到。这才溃退。这一战宋军杀敌四千多,俘虏五百多。 金军退至西岸,完颜亮大怒,把带头退却者一律斩杀。完颜亮正要组织第二次进攻,后方传来紧急军报,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金军瞬时目瞪口呆:完颜亮的从弟完颜雍在金国东京辽阳即位,废完颜亮为庶人。 原来完颜亮yin逸嗜杀,早已引发金国上下不满,大臣们趁其带兵外出,拥立完颜雍为帝、改元大定。消息一出,八方归顺,完颜亮除了带出的军队,事实上已经成为孤家寡人。完颜亮把战前写的一幅书法作品拿出来让群臣观览,上面写着“一戎衣天下大定”的字样然后长叹一声:“朕本来打算平定江南后改元大定,没想到他也立年号大定,难道这是天意吗” 叹息之余,他打算退兵回汴,礼部尚书李通劝谏:“陛下深入敌境,无功而返,如果敌人追击于后,我军涣散于前,那时就非常危险了。如果留诸将渡江作战,陛下偷偷返回,军队必然解体,不妥。不如发兵渡江,把宋军的战船都烧了,我军再北回,这样就无后顾之忧了。”完颜亮称善。 第二天早上,金军战船再起,不料虞允文夜间派一支部队埋伏在江上芦苇荡中,在途中突然杀出,放火烧船,金军措手不及,损失战船三百多艘。失去战船,一时渡江无望,完颜亮只好移兵瓜州,暂时休整。这时士兵已经得知后方政变的消息,人心思归纷纷逃亡。完颜亮更加急躁,几近失去理智,下令:“有军士逃亡者斩杀其统领。”这样一来,所有将士都惶恐不安,于是有人暗地里商议:“听说辽阳已经拥立了新天子,不如共举大事,引师北还。”次日凌晨,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率军冲入完颜亮寝帐将其缢杀。一场轰轰烈烈的倾国之战就这样匆匆收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