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五章 按兵不动维托里奥 (第2/3页)
刚刚接到的报告,是来自热那亚那边的消息。” 只见维托里奥王子眉头紧锁,脸色阴沉,指着桌上的那份报告沉声道: “劳伦斯·波拿巴在10月5日亲自率军进入了热那亚城,逼迫热那亚共和国签署了一份条约,条约的内容还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热那亚的共和国卫队已经全军覆没。” 共和国卫队全面覆灭、热那亚共和国被迫签署城下之盟,这样的重大消息自然不可能不走漏一点风声,尤其是在四通八达、各国商人云集的热那亚城。 因此,维托里奥王子也很快便得到了手上的这份报告。 “什么?!这怎么可能...!” 那参谋副官听罢更是震惊无比,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可是科西嘉军主力明明驻扎在瓦多利多雷,这是前线士兵亲眼所见。” 撒丁军部署在瓦多利多雷周围的岗哨都做出了一致判断,认为科西嘉军至少有五个步兵团的兵力部署在此地,而这也被公认为是科西嘉军王国的全部兵力了。 但热那亚共和国遭到攻击也同样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那边的军队更是被证实为由劳伦斯·波拿巴亲自领军。 一支军队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这互相矛盾的消息顿时让这参谋副官的大脑一阵宕机,半晌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帐内的其他军官们也同样紧紧低着头,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得罪了未来的国王陛下。 维托里奥王子脸上的怒火更盛了,与他的父亲一样,当这位王子听说了巴特兰上校和埃塞尔中将的败绩之后,他对王家陆军那些腐败无能的军官们也日益感到不信任起来: “你们这群饭桶,现在的事实还不明显吗?!瓦多利多雷和热那亚的两支科西嘉军,必定有一支是用来佯攻吸引我军视线的!” 这个道理其实在场的军官们也能明白,只不过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到底哪支军队才是科西嘉军的主力。 瓦多利多雷的斥候部队的报告必然是真实的,可是从热那亚发来的报告也一样的可信,两份同样真实可信的报告却在说明科西嘉军主力处在不同的位置,这使得军官们的决策顿时变得无比艰难。 见王储殿下已经暴跳如雷,刚刚才得到消息的参谋副官小心提问道: “从热那亚发来的报告没有提及科西嘉军的规模吗?” “报告中也不确定,全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二手消息。” 一位军官摇头道: “有说五百的,有说一千的,甚至还有说一万、五万的,我们又不能大张旗鼓地派人前往热那亚进行调查。” 由于领土纠纷,热那亚共和国与撒丁王国的关系本来就极为紧张,因此撒丁王国在热那亚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情报网络,他们得到消息的方式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主帐内的众人又一次沉默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可能再有时间去仔细调查科西嘉军主力位于何方,必须要立刻做出决策。 按照国王陛下卡洛·埃马努埃莱三世的论断,科西嘉军的唯一目的就是都灵,因此他们玩的这一出把戏必然也是为了要避开维托里奥王子率领的撒丁军主力。 换句话说,倘若位于热那亚军的敌军确实是科西嘉军主力,那他们现在已经在翻过利古里亚,开始进入波河河谷朝着都灵进军了,维托里奥王子也就必须要率军前去拦截了。 可一旦热那亚方向的敌军才是佯攻,维托里奥王子便是中了调虎离山的计策,驻扎在瓦多利多雷的科西嘉军主力就可大摇大摆地跨过利古里亚直击都灵。 至于分兵防守两侧的提议也很快被维托里奥王子所否决了,如果科西嘉军主力真的有五个团以上的规模,那么分兵之后的撒丁军在面对敌军主力时完全有可能落入下风。 眼见众人都沉默不语,一位中校军官面色艰难地提议道: “殿下,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位于热那亚的那支敌军更有可能是其主力部队,他们既然能完全击溃热那亚的共和国卫队,就不大可能是一支佯攻部队,科西嘉人想必是要绕过热那亚进入波河河谷。” 话音刚落,顿时便有人反对道: “热那亚的陆军本来就孱弱不堪,再加上科西嘉人是猝然突袭,那么完全有可能做到以少胜多。” 维托里奥王子默默听着,面色是阴晴不定。 他的确也认为热那亚方向的敌军更有可能是科西嘉军的主力部队,但生性多疑的维托里奥王子却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如果科西嘉军的目的是快速且隐蔽地通过热那亚向北进军,那他们应该会注意与共和国卫队直接交战才对,而不应该与共和国卫队正面交战并大张旗鼓地进驻了总督宫,甚至还强迫热那亚高层签署了一份和平条约。 如此张扬的态势简直是在告诉所有人,也包括维托里奥王子,科西嘉军正在经过热那亚向撒丁王国发动进攻。 甚至就连劳伦斯·波拿巴也亲自率领了热那亚方面的科西嘉军。 换位思考一下,假如维托里奥王子作为科西嘉军的统帅,想要迷惑撒丁军的话,他必然会亲自坐镇瓦多利多雷的佯攻部队,让部下去率领主力部队快速绕过热那亚发动进攻。 维托里奥王子不相信年少成名的波拿巴首相会想不到这一层,但劳伦斯·波拿巴却仍然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了热那亚总督宫,这一反常行为顿时让维托里奥王子心中犯疑: “难道说瓦多利多雷的科西嘉军就是主力部队?劳伦斯·波拿巴在热那亚的张扬行径只是为了迷惑我?可疑,太过可疑了...” 事实上,如此矛盾的心理也是在场每个军官内心的真实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