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二 第152章 长安故人来 (第2/2页)
小部落的事就是邱博闻整出来的? 既然邱林部和邱博闻走的近,又还有族人在慕容顺身边听用,你管这叫低调?” “哎,我说不明白,总之邱林部在投靠了慕容顺的那些部落中,相对来说是要低调一些。” 伊原锡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李承乾也就不在纠结这个问题。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想不通的事,不会过分纠结。 “对了,邱林部到底怎么回事?能藏那么多人?” 这个问题李承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什么从地底爬出来的,糊弄谁呢?难不成万俟璞他们的阴兵没这些家伙合格不成? “应该是邱林部下面有个类似暗室的地方,这些人应该就是藏在下面的。”赵岩说道,“他们走后我们本来准备去探查一番,但又担心那下面还有人埋伏在里面,也就只能作罢。 不过我们认真思量过,结合我们看到的,应该就是这样。 而且,这些人应该都是最近几天晚上悄悄藏进去的,刚好一夜大雪后,什么痕迹都没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也只能是这样,否则没法解释。 至于赵岩等人没去探查的原因,他倒是能理解,不是他们怕死,而是怕暴露。 楼宁整这么一出,分明是想钓鱼,否则何至于以身犯险? 而且,他也是真的狠,为了把戏演得真实一些,那是真拿人命去填啊! 愣是整了一出他随时都会溃败的戏码出来! 这成本不可谓不大! 当然,付出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毕竟,他想钓的鱼可不是一般的鱼。 对此,李承乾心里了然。 简单的来说,楼宁要钓的鱼不是他,就是屠灭了邱林部的真凶,可这两者与他而言有区别么? 想通了这些,李承乾对着伊原峰说道:“伊将军,最近怕是要辛苦你了,虽然危机暂时解除了,但巡逻的工作却是马虎不得,这关系着我们日月山近千人的身家性命。” 虽然此时李承乾给普禄勃齐三人下令,他们也会听,但他没忘,伊原峰才是怨军的将主。 哪怕如今的怨军也就三百来人,但规矩不可破。 “公子放心。”伊原峰拱手说道。 其实他这会儿也有些尴尬,刚好借此安排巡逻的事情缓解一二。 这边事了结,李承乾、伊原锡几人便转身回去。 这会儿,山谷里还不知道咋样…… 火也灭了,又冷又饿的,真担心熬死几个。 等李承乾他们回来的时候,聚在山谷里的众人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 不用问,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今晚大家再坚持坚持,楼宁的人虽然暂时被引走了,但难免没有暗中留下探马。” 见众人都还在帐房外的空地上,李承乾说道。 其实,不管楼宁的人走没走,他都不会让大家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大家一起受着冻挨着饿恨着楼宁,才能更好的形成凝聚力。 现如今,只要有这样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 一群人,如果不能凝聚在一起,那和一盘散沙有什么区别? 对于李承乾的话,众人都没有反对。 相比小命不保,受点冻挨点饿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的过着。 自从楼宁的突然出现使得众人连火都不敢烧了后,众人对于一道能给他们安全感的城墙是愈发的渴望。 自那天后,只要手头上的活做完了,大家都会去山谷外帮着修城墙。 哪怕是十多岁的孩子,也踊跃的参与其中。 相比城墙,其他的事都是小事。 一直到第三天,李承乾才再次下令全面恢复了之前的生活状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一直都是如此,而是有计划有阶段的放开一些,这也是他在尝试逐渐对众人下达命令的一种手段。 好在收获颇丰,至少这几天他的命令,的确没人违背。 而就在他逐渐开始真的掌控日月山的时候,从长安出发的一群少年人,正玩着命的往这边赶。 作为一个父亲,李二又怎么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在吐谷浑孤军奋斗? 哪怕他对李承乾的某些行为有着诸多的不满。 但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实打实的。 当然,这里面到底有几分亲情,又有几分帝王心思,那就难说了,唯一能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恐怕也就李二自己。 可不管怎么说,李二终究还是有所安排的。 不单单是他们一群少年人,就连朝堂上,最近也是变动颇多。 最为震动的,便是目前就任襄州都督的吴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回京了! /91/91421/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