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二 第161章 情报系统 (第1/2页)
在这个年代,人力就是生产力。 这一点李承乾从不怀疑。 所以当杨林带着他们三家近乎大半的人手来到日月山时,李承乾还是很满意的。 这对他来说,是绝对的助力。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居然大多选择了参军。 这里面固然有杨林的原因,但也并非是全部。 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是张二牛和方铁匠。 来的人中,有人认识他们,见这两个昔日里在泾阳一个饭都吃不饱,一个甚至是阶下之囚,如今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兵器作坊的主事。 再加上杨林的话,众人终究是下定了决心。 来都来了,不搏个前程出来,多多少少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也有胆小的,这很正常。 并非每个人都有上阵杀敌的勇气。 说破大天,他们这些人不是庄稼汉,就是行商的脚夫,终究还是普通人。 当然,他们的选择,倒是让整个日月山都震动了。 这是希望! 为此,伊原峰最是振奋! 作为怨军的将主,麾下三百多人,说出去多多少少是有些丢人了。 但现在不同了啊,麾下七百来人,对外宣扬千余人,一点儿毛病都没。 不过,略微有些尴尬的是,这些人的骑术着实是对不起胯下的宝马。 怎么说呢,就他们这骑术,在大唐穿州过府确实没问题,可要是放在草原上百里突袭,那怕是得掉链子。 还有,就是兵器。 战马的确不缺,但是兵器却是要了老命,好在之前收缴的战利品不少,但大家手里的兵器都是五花八门的。 说句实话,就从他们手里五花八门的兵器来看,那就活脱脱的一支杂牌军。 看着这一幕,李承乾感慨道:“怨军的路,任重而道远啊。” “可以了,可以了!”一旁,伊原峰搓着手,龇着牙笑嘻嘻地说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这家伙,注定不是带兵打仗的料,比之普禄勃齐,更是有勇无谋。 普禄勃齐只是不愿意动脑子,可不是真没脑子。 “这段时间好好cao练一下,人数不代表绝对的战力,这事儿赵岩他们拿手,就让他们去做。”李承乾不得不叮嘱道。 对此,伊原峰倒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没再管他们这里,李承乾看了看不远处没有选择参军的众人,径直走了过去。 众人见他过来,有些人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见他们这般,李承乾立马就懂了。 “大家不必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很正常。”李承乾说道,“选择参军的,当他们站出来的那一刻,他们就是我们的英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没有选择参军的,难道就不能成为英雄? 不,不是的。 他们为了我们日月山,为了我们大明王廷,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血战。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连拿刀的勇气都没,能做什么啊……”有人不甘地说道。 他也想参军来着,但是他不敢。 当兵打仗,那是要死人的,他怕…… 李承乾笑道:“为什么没呢? 他们为什么而战?为我们,为我们日月山,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的每一次奋勇杀敌都显得有意义,有价值!”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他们的奋勇杀敌显得有意义,有价值?”杨林在一旁大声地问道。 这家伙,是真的很不错! 捧哏的节奏把握得很好。 “很简单,做好后勤工作,比如制造弓弩、刀剑、枪槊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李承乾说道,“如果这些也不会,那就修建城墙、开矿采石、哪怕是开荒种地,放牛牧马都可以,总之我们能做的很多!” 众人一听,都点了点头。 其实他们也是脑子没转过弯,那些参军的家伙一心马上封侯,所以拼命还说得过去。 哪怕是那些工匠,有张二牛和方铁匠的前车之鉴,也能看到希望。 至于其他人,去搞建设算怎么回事? 当苦力吗? 但这会儿被李承乾几句话忽悠得,好像自己不做点啥都说不过去。 也就是这年头民风淳朴,真要到了后世,这种话糊弄鬼,鬼都不信! 一阵忽悠以后,李承乾直接将所有的工匠全部划归到了工坊里。 这样一来,工坊就成了日月山目前人手最充足的一个部门。 加上本来就有的人,工坊一瞬间高达近百人。 如此庞大的部门显然就不是张二牛和方铁匠能管理好的了。 这俩,搞点技术活都没问题,但要说管理上百人,那可真就难为他了。 为此,李承乾不得不把李勤俭给抽了出来。 干这些,李勤俭是一点儿问题都没。 至于说为什么不用杨林,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抽出了李勤俭,那么李勤俭的位置自然得有人顶上去,当然,这个位置也不会是杨林的,而是普西偌。 说到底,日月山还是以他们这些人为主,如果把他们这些昔日的部落头人都排除在外了,会让他们有种不安的感觉。 抽掉李勤俭其实就是给普西偌挪位子。 相对来说,工坊的重要性,可比管理日月山的日常要紧要得多。 安排完这些,其他人暂时被李承乾闲置了起来,倒不是没有安排,而是他还在琢磨。 将杨林喊道自己帐房,李承乾才问道:“对于你的安排,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 “我就一个生意人,哪懂这些,殿下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做。”杨林倒也实在,他知道自己对于这些确实欠缺了很多,所以轻易也不开口。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我这里的确有件事儿需要你去做,不过可能很危险,就看你愿意不愿意了。” 对于杨林的安排,李承乾其实是有想法的。 有些计划是一早就有的,只不过当初人手不够,他也就没有弄,但现在杨林带人来了,他就觉得有必要重启这些计划了。 “殿下请讲。”杨林不在意危险不危险,他只想知道这件事利益几何。 利益足够,那就是顶着掉脑袋的风险,那也可以干。 光耀门楣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做的。 “杨掌柜也是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