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二 第223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 (第3/3页)
,而是政治主张!你们想一想,若是在房仆射主政期间,振兴文教,这是何等的功绩? 孔颖达身为国子司业,岂能不支持? 萧瑀能不支持? 魏征能不支持? 满朝大员能不支持? 再加上从纸张上获益的其他勋贵,能不支持? 振兴文教啊,本是吾等读书人的使命! 吾等怎能因为区区小利而阻止? 我们能做的,不应该也是借此振兴文教么? 和那些寒门学子相比,我们的底蕴更强,与其阻止,不如各大家族都开始振兴文教,不说别的,就从我们各族内部开始振兴,难道不行? 难道以我们士族的底蕴,还能输给一群寒门学子不成? 若是如此,就算吾等士族没落了,那也是活该! 房仆射说得没错,胆敢阻拦振兴文教之逆贼,当诛之!” 自从当初逃过一劫后,卢正卿的思想觉悟那是蹭蹭的往上涨,一番话,听得众人都愣住了。 他们不知道这是房玄龄等人的政治主张么? 当然知道,大家又没谁是傻子,混到这一步的,也没有傻子。 只是他们不甘心! 士家大族把持文教多少年了? 要振兴文教,那也得是他们!什么时候轮到旁人来振兴文教了? 也就是大唐初年,人才辈出,等将这些老家伙都熬死后,他们士家大族才会真正的露出獠牙。 不说别的,就崔家,终唐一世,单单宰相就出了数十人之多! 这是何其恐怖? “你说谁是逆贼!”有人不满地质问道。 卢正卿怡然不惧:“阻拦振兴文教者,不是逆贼是什么!” 啪! 王侍郎一拍桌案,怒声道:“卢正卿,你别忘了,你也是士族的人!若非士族培养,岂有你的今日!” “道不同不相为谋!”卢正卿才不惯着他这臭毛病,甩下一句话后,扬长而去。 估计李承乾也想不到,当初他不过顺手施为,为了将来回大唐的时候,阻力少一些,竟然意外的收获了一铁杆支持者! 而看着卢正卿离去,王侍郎气得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这……这……士族容他不得!” “就别说容不容得他了,赶紧想想办法吧,这事儿究竟怎么整!”崔御史无奈地说道,“现在这廉价的纸张还只是在长安发卖,这要是发卖到了满大唐,那才是我们士族的噩耗。 吾等用了数十代人的奋斗,打下的根基,莫不是要让别人几代人追平否?” 这其实才是最讽刺的…… 这世上,其实哪儿来的士族?哪来的豪门?哪来的世家? 把任何一个人往上扒,都能扒出他祖上地地道道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本质! 只是随着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总有那么一些人成为了那一小撮人,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然后他们就用着一开始并不大的优势慢慢的和其他人拉开差距。 最后,他们就成了士族,豪门,世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士族、豪门、世家要得越来越多,终究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便有人想着推翻他们。 由此,新的士族、豪门、世家又诞生了。 而曾经的那些士族,可能早就湮灭于历史中,他们的后人渐渐的又成了被压迫的那些人。 但不管是哪一批人,当他们掌权的时候,做的事情其实都是一样的。 权利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 所以,周而复始,颠覆了多少个朝代之后,便成了如今的局面。 如今,他们想做的,不过是想把这份荣耀延续得更长一些罢了。 “通知各族吧。”京兆韦家的人说道,“正卿虽然激进了一些,但他有句话没说错,吾等士族之底蕴,岂是寒门学子能比拟?既然要振兴文教,那就从我士族开始!难不成我士族子弟,还比不过那些一穷二白的寒门学子?” “比就比!我士族子弟还能怕了那些寒门学子不成?” “对,就让那些寒门学子瞧瞧,我士族到底有着怎样的底蕴。” 不得不说,士族里还是有聪明人的。 这些士族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与士族而言,眼下的局势确实不是他们能够阻止的。 满朝文武出于各种原因都要振兴文教,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了。 真要和房玄龄撕破脸皮斗一场,呵呵,房玄龄不说把他们士族撕个粉碎,但也着实够他们喝一壶。 房谋杜断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房玄龄已经做好了士族反扑的准备,他憋了一个大招,只要士族敢反扑,他就会将在朝堂上说过的话,践行下去。 可惜,最终他也没等来士族的反扑,倒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说到底,他也不想和士族彻底的撕破脸皮。 毕竟,他妻子还是范阳卢氏的。 但谁也没想到,不过是小小的一张纸,却是拉开了有史以来,最为轰轰烈烈的一场知识竞赛! 对战双方,士族vs寒门! 也正是这小小一张纸,彻底的将大唐的文教事业,推向了巅峰,成就了一大群人,青史留名! /91/91421/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