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 第244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2/3页)
打下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李承乾很是谦逊的请教道。 听李承乾这么问,萧瑀当即说道:“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吏治,如何治理好草原上数十万的牧民……” 萧瑀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很显然,这段时间他没少琢磨这个问题。 可他说的那些,李承乾其实都懂,谁还不知道吏治啊。 可问题是具体要怎么去吏治? 这个问题就把萧瑀问到了,没办法,他也没有在草原上治理百姓的经验。 关键是草原上都是游牧民族,大家走到哪儿算哪儿,这和大唐的吏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殿下,要不咱们建城吧。”萧钺说道。 伊原锡摇了摇头说道:“建城虽好,但草原上的牧民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你就算建城也没多少人进城去住。”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草原上的牧民,向来就是逐水草而居,这是他们的习惯也是他们的风俗,想要在一时半会儿改变掉他们的这种习惯和风俗,那不亚于再在草原上掀起一番血雨腥风来。 “建城是必然的。”李承乾说道,“没有城池作为依托,我们很难守住这一片土地,只要有一支骑兵进入草原,便如入无人之境,说到底的,我们的兵力比不上当初的慕容顺。” 草原太大了。 他两万兵马守不住这么大一片草原。 “可那些牧民不会去的。”伊原锡摇了摇头,道,“大家都是逐水草而居,进了城,他们的牛羊怎么办?” 李承乾也摇了摇头,说道:“伊尚书理解错了,我们建城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来城里居住。” “那是为何?”伊原锡问道。 李承乾道:“我们建城的目的是为了屯兵,用无数个城池,将整个赤水源连成一片,能做到遥相呼应,同时,也是为了给这些牧民提供一个交易的集市。 不能强制牧民进城,但我们可以引诱他们进城,而且,在有大战或者大灾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找就近的城池进行躲避。” 在李承乾这边就赤水源该怎么发展的时候,浇河郡,长孙冲等人也是激动不已。 赢了! 他们此次虽然没有参战,但他们却是此战大胜的首功,众人那叫一个激动。 “回去,现在就回去!”长孙冲嚷嚷着。 赵岩却是说道:“听闻慕容孝隽还没回来,他们能放我们走么?” “敢不放我走,试试!”长孙冲这会儿也是霸气十足。 妈的,老子好不容易捞了这么大一个功劳,你敢不放我回去显摆一下,你试试? 对于吐谷浑,他是真不怕。 身份摆在那里,谁还敢把他怎么着? 赵岩一听,也是点了点头。 一直留在这里,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安危的问题,但对大明王廷来说,却是有损威严。 当下,两人一拍即合,迅速集结了兵马就准备出军营。 “殿下未归,诸位暂且还是莫要出军营。”刚走到门口,赵岩等人就被人拦住了。 长孙冲闻言怒喝道:“让开,大事已定,本使要回大明王廷。” 一听长孙冲要回赤水源,军营的守卫也是一惊,更是不肯让路。 这浇河郡的地盘岂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不多时,越来越多的人凑了过来,将长孙冲等人团团围住。 “怎的?”长孙冲见状,冷笑道,“诸位这是想要围杀大明王廷的使团么?” “贵使说笑了。”一人当即说道,“殿下未归,诸位岂能轻易离开。” 长孙冲道:“笑话,吾乃大明王廷的使节,既然大事已定,岂有留在贵国的道理?吾等还需要回大明王廷,向我王回禀,耽误了事情,你能担待?” “这能耽误什么事情。”那人笑道,“还请诸位稍待,殿下回来后,定会宴请诸位,到时再走也不迟。” “耽误什么事情?”长孙冲笑了,“咋的,你不知道扣押使团会引起误会么?还是说,你们已经准备好了,要和我大明王廷来一场?” 那人说道:“贵使误会了,只是这般不合乎情理。” “得了吧。”长孙冲说道,“本使就问一句话,你们让是不让!今日,本使便要带领使团回大明王廷,要么让路,要么拔刀!” 他说完,赵岩等人纷纷拔刀。 场面一下子就剑拔弩张了起来。 这让众人都愣住了。 不是,好赖话你听不懂是不是? 可长孙冲却是很清楚,他们必须回去,而且必须在慕容孝隽回来之前回去。 否则,他们一时半会儿可能真回不去了。 没办法啊,萧钺那个缺德带冒烟儿的要把慕容婉秋留在日月山,慕容孝隽能放他们走? 所以,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而李承乾让慕容孝隽带领两千亲兵在草原上追杀慕容顺,就是给他们这个机会。 如果他们自己把握不住,那就真没办法了。 “贵使执意如此?”那人也是脸色一冷。 长孙冲从小就霸道惯了,说道:“那又如何?” 一时间,这气氛是格外的尴尬。 “赵将军,出发,谁敢阻拦,杀无赦!”纵使是在别人的军营里,长孙冲依旧是霸道无匹。 当然,他心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