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四 第334章 皇后缺钱,儿子孝敬。 (第2/2页)
不过从这里也体现出了官僚主义当真是无处不在。 这要是那些商贾家的商队,敢闲一年,来年等着喝西北风吧。 “你去知会一声,明天让商队管事的进宫,本王有生意让他们做,出来大半年了,再这样下去,估计母后得有意见了。”李承乾笑道。 之前的生意没办法交给他们来做。 不是说不赚钱,相反,都赚钱,而且能赚不少钱。 但问题是,长孙的身份不适合做这些生意。 了解长孙的,都知道她是一代贤后,有些生意她真没办法做。 之前李承乾的那些生意,真要说的话,就只有纸张生意适合长孙做。 但问题是,纸张生意得罪人啊,李承乾太清楚他现在在长安最大的依仗是谁了,所以他是不可能让长孙陷入任何不利的处境中去的。 不过这精盐生意就不一样了。 精盐说到底是民生,不管怎么说,精盐绝对比现在的各种盐都好。 现在的各种盐,虽然吃不死人,但终究还是有些问题的,如果把精盐的生意交给长孙,只要李承乾能保证不断的提高精盐的产量,那对长孙来说,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讨好长孙的好处,也有利于他在长安地位的稳固,这一点儿对李承乾也是至关重要。 别看他当初在太极殿上说什么这太子不当也罢。 对,他可以不当,但他也不希望别人当这太子啊。 人自私起来就是如此,我可以不要,但别人也不能要,这就是人性。 春花道:“皇后娘娘可从没催促过,听商队的人说,这一年多,商队都是靠着皇后娘娘自己例钱养着的,说起来,皇后娘娘手头上好像也不宽裕。” “母后手头紧?”李承乾有些意外的问道。 而对于春花和长孙有联系,他是一点儿不意外,当初长孙之所以把春花几人送到他身边,不就是为了这事儿的么? 对此,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李承乾也需要有一座桥梁能和长孙沟通。 虽然他和长孙之间确实没什么母子之情,但不代表他不需要。 如果说,连长孙都不支持他了,那大唐就真的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这一点儿,毋庸置疑。 这么说吧,长孙只要活得比李二还长,那未来大唐的皇帝基本上就板上钉钉了,谁都不敢造次! 春花点头道:“皇后娘娘手头上确实比较窘迫,听说内帑里只有千余贯闲钱。殿下也知道,这些年来,大唐连年遭灾,皇后娘娘本身就是一个节俭之人,省下来的钱,都贴补朝堂了。” 听春花这么说,李承乾心说,我知道个屁! 早些年我还没穿越呢! 虽然有李承乾的记忆,但那终究只是记忆罢了。 “今年大唐不是风调雨顺么?外朝没有将昔年内帑补贴给外朝的还回去?”李承乾有些好奇。 春花闻言笑了:“殿下说笑了,外朝不打内帑的主意都谢天谢地了,皇后娘娘早些年就说过,那都是一群属貔貅的,指望他们是不可能的。 不过皇后娘娘也不在意就是,以前皇后娘娘常说,都是为了大唐,没必要计较这些。” 这也是长孙为什么能被称为千古贤后的原因。 在这些事情上,长孙做得真的让人无话可说,当然,她之所以被称为千古贤后,自然不单单只是因为这些事。 就这些事,还不足以支撑她千古贤后的名头。 春花其实早就想对李承乾说说这个事儿,毕竟论起赚钱来,她见过的人里面,就没一个比她家殿下更厉害的了。 说是陶朱公再世都不为过,不过这一年多来,李承乾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她也就一直没提这茬儿,今天也就是李承乾主动问起了,她才多说了两句。 从这点儿来看,其实也不难发现,春花她们也开始慢慢偏向了李承乾这边。 不过李承乾一听她这么一说,当下就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讨好长孙啊! 让长孙赚钱啊! 这会儿要是帮长孙赚个盆满钵满的,那绝对能让长孙喜笑颜开。 纵使长孙是皇后又如何? 一样拿钱砸! 一千贯不够? 一万贯呢? 十万贯呢? 一年十万贯呢? 哪怕是长孙,那也得被他砸个昏头转向。 只要长孙还在,那他的太子之位就还稳,纵使是李二都得掂量一下。 想到这里,李承乾心里美滋滋的。 他是真没想到,堂堂一国皇后,居然在财政上这么窘迫,早说嘛,早说我直接孝敬你一些啊,不说多了,孝敬个万儿八千贯的,他也不是拿不出来。 “你们说,马上也要过年了,本王要是给母后直接送她个几万贯如何?都省得我挖空心思去准备那些奇珍异宝了,送个几万贯,多实在啊?”李承乾想到这里,就问道。 众人一听他这么说,腮帮子都疼。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谁见过直接送钱的啊? 尤其是儿子给父母送钱的? 没这个说法啊大哥! “是不是太俗气了些?”尉迟宝林说道,“孝敬皇后娘娘的不在于价值,而在于心意。” 李承乾一愣,说这话之前,他就以为至少尉迟宝林会赞同他,谁知道,连尉迟宝林都这么说,当下就说道:“什么心意不心意的,实在啊!你们想啊,这要是一口气送几万贯,母后想要什么自己买什么,多好啊? 再说了,遇到看着顺眼的皇子或者说是宫女太监,随口一句,赏,那多有底气? 你们说对吧?” 众人闭口不言,这话说得,都叫什么事儿…… 李承乾见他不说话了,当下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可能过于暴发户了,随即也就原谅了这些无知之辈。 在后世,谁要是直接送我这么多钱,我能把他供起来,谁管他有没有心意啊? 但他却很明白,大唐要稳。 至少对他的一系列政策要稳。 比如说程咬金得在河州坐镇,洮州的郭孝恪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事。 到时候他对付吐谷浑的时候,还需要这两位帮忙镇场子。 想到这里,李承乾问道:“对了,牛进达最近在作甚?” “牛叔父倒是没做啥。”尉迟宝林说道,“一天天的就在长明酒楼里请我们喝酒,那个,牛叔叔在长明酒楼里花销,记的是殿下的账……” 李承乾一愣。 我草,这么不要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