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 第803章 长乐的期待 (第2/2页)
殿下终有一天是要回去的,不管是大唐派使团来接,还是我大明派军队送,结果都是一样的。” 在他们的立场上,包括契苾何力、普西偌、伊原锡这些人都一样。 大唐的那个位置,只能是李承乾的。 如果有一天那个位置换人了,不是李承乾,那他们就是打也要打进长安。 入主中原,就是他们的政治诉求。 也只有走到那一步,他们才有机会真正的完成青史留名的壮举。 哪怕如今的他们足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明显不够。 人嘛,谁还不是活一个生前身后名? “两位说得在理。”普西偌闻言说道,“老夫也是这个意思,而且不单单只是卖给他们材料,在城池规划这方面,我大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说别的,就说我大明这些年,在这草原上修筑的城池? 哪一个让人看了不得称赞一句精彩艳艳? 所以此番,本官有意让工部派出一支队伍,随着商队一起去洮河郡。 让大唐的人看看,他们耳朵里听到的蛮夷之辈,有着他们怎样可望而不可及的技术。 相信诸位也听说了,最近长安那边,谣言纷飞,对于殿下的声望,也是一个沉重地打击。 虽然目前殿下还没有旨意下来,但作为臣子,我们却不能什么都不做。 诸位觉得如何?” 关于长安的谣言,传到他们这里实属正常,别看唐明边境封锁了,但真要说起来的,那最多能封锁大宗的商队。 就连偷偷摸摸干走私活当的,都封不住。 这一点儿,众人其实都清楚。 “早就该这么干了。”一听这话,早已班师回朝的契苾何力便说道,“那些话,老夫听了都头疼,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心眼儿的传出来的。 真以为我大明是软柿子,好欺负不成?” “如此甚好。”李勤俭也点了点头,说道,“我大明,从不欺人,但也不是任由别人欺负的。” 在这一点儿上,众人的意见还是极其统一的。 他们的核心利益就是李承乾,谁要是在这一点儿上,和他们的意见相左,那就是他们的敌人。 …… 而在宫外,青天衙门。 长乐忙得焦头烂额。 自从她决心要重修大明律开始,他每日都是这般忙碌。 她的重修,和当初李恪重修大唐律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恪那充其量就是在原有的大唐律上进行精修,而且李恪还有大量官员辅佐,真要说起来,他自己都未必完整的看过大唐律。 但长乐就不一样了,她是完全推倒现有的大明律,根据大明国情来重修大明律。 为此,她几乎每天和李承乾有一封书信往来,除此之外,她还打算走访一下大明的各州各府,了解各州各府的实际情况,风土民情,将之融合在她编撰的大明律之中。 当然,这件事儿,到如今都没有得以实施。 无他,没人敢让她去。 谁不知道她是李承乾的心头rou,真要出点儿什么岔子,谁也负不起那个责任。 这会儿,衙门中的长乐终于从堆满了书籍的桌案上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说道:“累死我了,这么多资料,光看完就要小半个月的时间,更别说整理出来了。” “谁叫你什么都要亲力亲为,这些事儿,让刑部派几个人来,帮帮忙,要不了几天就整理出来了。”一旁的张小花也从桌案上抬起了头。 和长乐一样,她也是腰酸背痛的,可能是因为低头的时间太长了,脖子转得跟波浪鼓似的。 “这种事儿怎么能假手于他人?”长乐虽然累,但还是坚持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对老百姓的诉求知根知底,怎么能编撰出一部利国利民的大明律?” 说到这里,她突然笑道,“对了,你们不知道,大哥昨天的书信中说,如果我们这部大明律真能编撰出来,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大哥还在信里末尾说了,谁说女子不如男! 哈哈!” 说到这个,长乐的笑意就更明显了。 “殿下还有什么其他意见没?”张小花闻言问道,“之前你不是说去信问问殿下么?” 和长乐相处的时间也有好几年了,私下里大家说话也就轻松了许多,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当然,在正式场合下,该有的规矩却是一个不能少。 “你不说我都忘了。”长乐说道,“大哥说了,如果可以的话,大明律可以细分,商业归商业,刑事归刑事这些……” 说着,长乐干脆将李承乾的书信给拿了出来,正准备递出去之际,又从信封中抽了一张,说道:“这个不能给你们看,是大哥专门写给我的,其他的你们看吧。” 对于长乐的话,众人倒是没人怀疑,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承乾的每封信,都有一段是专门跟长乐聊家常的。 以前他们无意间也看到过,对此倒也不例外。 而李承乾每封信里聊家常的那段,长乐都会珍而重之的收起来。 她很享受自己兄长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这是她为数不多期待的。 张小花等人看过李承乾信中的建议后,也是连连点头,说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话刚出口,众人便蔫了,“可要做到殿下说的这些,我们这些人真的够么?” “嘿嘿。”听众人这般说,长乐突然笑道,“我们是不够,但学堂里那么多学生是用来干嘛的? 他们不是有实践课么? 回头我就跟陈学正说说,今年的实践课就是这个了。 到时候你们还怕没人? 多的是人好吧?” “这会不会影响学堂的正常教学?”张小花听到这话,虽然也有些欣喜,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毕竟她们是知道大明学堂对于大明的重要性的。 “放心好了,不影响的。”长乐说道,“大哥就说过,不懂民生的官员,更不懂治民。 我们这是在给他们机会提前了解民生。 未来,我希望我大明的官员,各个都知道百姓的艰难,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全心全意的为百姓做事儿。 那时候的大明,不知道该是一副怎样的景象?” 说着,长乐脸上顿时就露出了一丝期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