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孙京门遇袭 (第1/2页)
大明嫡子正文卷第二百八十四章皇太孙京门遇袭 四更天的时候,常升终于是在大军彻底肃清北城大罗城守军之后,由自己的亲兵营官兵护卫着踏进了大罗城中昔日安南陈朝王宫。 首功乃是皇太孙所有。 而摧毁占领大罗城的功劳,则由常升这位大明征南大将军占有。 从北城门下的尸山走进大罗城。 在前来王宫的一路上,常升想到了无数种,自己面对大罗城中这位在国主被掳走,独自坚守安南的司徒陈元旦的场景。 或许,陈元旦会义愤填膺的怒斥自己,怒斥大明的不义之举。 又或者,陈元旦会嘲讽自己以多胜少,倚强凌弱。 再或者,陈元旦会因为战败失城而变得落寞孤寂。 可他没有想到,陈元旦竟然在杀光了大罗城中残留的安南文武百官之后,就自己自戕在了王宫殿外。 朱高炽弯着腰,低头合手,听到大将军的呢喃自语,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对方。 只见此刻的常升脸色一片铁青,一股无形的怒火正在被他压抑着。 朱高炽便伸手指向殿外平台前,那残留下来的一滩属于陈元旦一个人的血迹。 常升眉头微微抖动着,他不忍的将目光从陈元旦遗留下的血迹上抽离,转头看向黑洞洞的宫殿,好似是在描绘着当时的情景。 朱高炽点点头: 常升轻叹一声摇头道: 朱高炽小声道: 常升默默的合上双眼,长叹一声。 似是在为已经为了安南,挥刀自戕而亡的陈元旦哀叹。 朱高炽望了一眼王宫外,城内的厮杀声仍然此起彼伏,只不过相对于破城之时已经小了很多。 想来,天明破晓的时候,大罗城的叛乱就能彻底肃清。 常升这时候忽然开口询问道: 朱高炽精神一震,沉声道: 常升紧绷着的脸色终于是缓和了一些,满意的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默默点头,想了想,又道: 常升嗯了一声,挥挥衣袖背到身后:…. 说完之后,朱高炽又停顿了一下,随后才又道: 常升淡淡的看向低着头站在自己面前的朱高炽,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朱高炽抿着嘴抬起头,刚刚看了一眼,便见常升正目光幽幽的盯着自己,于是便又立马低下头,双手抱拳: 常升挥挥手:「你且去寻太孙吧,将此事告知于 他。本帅今日疲倦,不能前往太孙面前,于此处歇息一晚。」 朱高炽看看已经背对着自己的常升,默默躬身作揖,而后便领着太孙部在王宫中的官兵离去,将这座王宫留给了常升一人。 从王宫中出来,朱高炽寻着南城的方向赶回去。 脑袋里,却在想着常升最后那几番话。 很明显的是,常升这是在给自己找过错。 他私分大罗城所获赐予军中将士,又要住在王宫中一夜。 这就是主动抛出一个把柄给应天。 大军在外,财帛安人心,私分战利品的事情习以为常,并不算多大的过错,最多不过是被皇帝们训斥几句。 倒是常升要今晚住在安南的王宫里面,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过错了。 虽然安南在过往名义上,不过是大明的一个番邦属国,国主在大明面前也只敢自称王,而非皇帝。 可这也是一国之主,一国之主卧榻之处。 常升本应该是在城中寻一处歇息,而非是在这王宫之中,如今这样做,便是僭越。 他是要将自己征讨安南的功劳尽数都功过相抵了。 朱高炽不由轻叹一声,望向已经近在眼前的南城那片在自己的炮火之下,化为废物的城墙。 城墙上,两道人影,正坐在城墙断裂倒塌的边缘。 两只脚悬在半空中,一荡一荡的。 城墙上,官兵们正在搬运分辨敌我尸骸,搭救运输伤员。 伤员尽数都被运到城外,送入南城外的大营之中。 倒塌的城墙暂时没有人有功清理。 朱高炽撑着双腿爬上废物,抬起头看向坐在城墙断裂处的朱允熥和朱尚炳两人。 朱允熥愣了一下,无奈的笑笑: 朱高炽点点头,迟疑了一会儿后,才又支支吾吾开口道: 这时候,朱允熥终于是停下了和朱尚炳的交谈,目光凝重的回头看向站在废墟上的朱高炽。 即便是刚刚还在为自己从城墙上摔下去,竟然没有死,并且还带着骑兵冲入城中,自己驾马冲上城墙而不断夸耀的朱尚炳,听到朱高炽的话,这时候也不由的皱起眉头看向对方。….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 朱高炽点点头: 一声倒吸凉气的声音发出。 朱尚炳转头看向身边的朱允熥,低声道: 朱高炽正要开口接话。 却被朱允熥挥手打断,只见他此刻脸色已经恢复平静。 看向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轻声道: 这话已经很清楚了。 常升是南征大军的主帅,是大明如今在这里的最高级别官员。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现在统称安南为交趾道,但实质上朝廷并没有设立交趾道三司,便是清化府那也是顺应时势而为。 所以,常升在交趾道说的话,便是最高的决策。 坐在残垣断壁上的朱尚炳哼哼了两声: 朱高炽则是瞪了一眼他,深思熟虑之后,皱眉眉头小声道: 朱允熥回首看向城内。 如今,已经过了五更天,天边渐渐有了一抹混沌的光泽。 他幽幽道: 朱高炽皱着眉头: 朱允熥笑了笑,挥手指向城墙外靠近过来的一行骑兵队伍。 …… 初春的清化城,再一次稻苗葱葱,阡陌交通,百姓安居乐业。 靠近马江一侧的城头上,脱下军装,换上大明亲王常服的朱权,看了眼远处江边日有一变的偌大码头,回首看向身边穿着一袭曳撒的朱允熥。 朱允熥面带尴尬,后退两步躬身作揖: 说完之后,朱允熥抬起头看向脸色郁郁的十七叔朱权。 这位十七叔与他年龄相仿,更是生的俊貌不已,虽同龄却已有国朝藩王之威。 看着朱权审视不满的眼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