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朱元璋的屁 (第1/3页)
去掉最大的两块红薯,剩下的三块红薯,每个最多也不过一斤多的样子。 现场,进来朝廷各部司衙门来的人,足足有好几十人。 塞牙缝都不够! 朱允熥已经给出了明示。 今天皇家不管饭,诸位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然而,这红薯有亩产二十石的名头在。 现在又能趁机抢先品尝一番红薯的滋味,谁也不想错过了这个机会,做大明朝除了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太孙殿下之外,第三个品尝到红薯的人。 回头史书上,说不得还得记上一笔。 洪武二十七载,帝与东宫、太孙,并朝臣某某等,初尝红薯。 这可是要和皇帝一起青史留名的事情啊。 于是,没有任何的商量,在场所有人都默契的转动着脑袋,看天看地看空气。 “啊!袁监正啊!” “没事没事,还要劳烦您,带着咱逛逛这红薯地。” “对对对,烦劳袁监正了。” “瞧这红薯,长得多喜庆,多水灵啊!” “一看就是好苗子。” “回头乖乖长出个十斤八斤的红薯出来!” 袁素泰:“……” “哎幼,那边是不是棉花地啊!” “咱虽然在兵部做事,手下棉甲这两年送到北平无数,可还没有见过棉花是怎么长的。” “那边是水稻吧。哥几个去瞧瞧?” “同去同去!” “这前湖和琵琶湖的鱼,不知如何。” “想来袁监正这边也是有鱼竿鱼钩的吧,咱们今天得了陛下的赏,倒是也可以歇息半天,做回湖边翁。” 袁素泰:“……” “一帮老不修混不吝的玩意!” 红薯地旁的凉棚下,朱元章看着这帮当着自己面赖在上林苑监不愿离去,还找着借口撂挑子翘班的官员,不由的低骂了一声。 然后,老爷子又一脸难办的看向眨着眼盯着这帮不要脸了的官员的大孙子:“这……你小子惹出来的……” 后面的话,老爷子已经说不出口了。 朱允熥害的一声点点头:“孙儿惹出来的事,孙儿给办好了首尾。” 朱标在边上踢了一脚。 太子爷现在腿脚当真是越来越稳当! “还不快去办!” 朱允熥瘪瘪嘴,立马招呼起来:“孙成,去前面上林苑监的衙门里弄些稻米过来,还有锅碗瓢盆柴火。” 离着远远的孙成当即领命,带着人往衙门里过去。 朱允熥又喊道:“维喆,过来搭把手!” 吩咐完之后,朱允熥就将最大的两块红薯给收了起来,这玩意是留着做备用种的,以防万一,可是万万不该也给吃进肚子里的。 余下的三个。 朱允熥也想好的做法。 烤红薯! 这才是最能让老爷子品尝到红薯的滋味的做法。 三个里面最大的那块就留着给老爷子烤着吃。 剩下的两个…… 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块块,混着稻米煮一锅粥,应付应付那帮厚脸皮的朝臣也就足够了。 孙成很快就带着人,搬着锅碗瓢盆赶了回来,还不忘提了两桶清水一起送了过来。 “切细,应付那帮人,给他们过过嘴瘾就得了。” 将围裙系在夏原吉的腰上,朱允熥瞅着那帮去看红薯地、看棉花、看稻谷、湖边钓鱼的朝臣,低声滴咕了两下。 夏原吉亦是哼哼两声,将两块红薯洗干净,就开始切了起来。 朱允熥瞧了一眼皮都没有削的红薯在夏原吉的手下,变成一块块小拇指大的块块,乐呵一笑,也不说话,转身就到了一旁。 土疙瘩围一个小堆堆,中间放上木炭和柴,点上火等着火焰熄灭,柴变成红通通的炭火,就可以将红薯丢进去埋上。 当所有人都有事在忙的时候。 凉棚下,朱元章和朱标却是直接席地而坐。 望着就在眼前忙碌着还在点火的大孙子,朱元章面带笑容,轻声低呼:“标儿。” 坐在老爷子身边的朱标身子微微一颤。 朱标眼里带着一抹复杂的神色,转头看向老爷子:“父亲?” 朱元章指着刚刚呛了一口黑烟的朱允熥,低声道:“你说,这世间当真能有亩产二十石的东西?” 朱标心中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 然后脸上露出笑容道:“一株便有一百三十两重,想来就算水土不服,也该有十多石。” 或许自己每日熘达的路线,可以放到上林苑监这边来了。 朱标望着眼前插满红薯藤的地垄,心中默默的想着。 最后,不忘澹澹的看向身边的老爷子。 只见朱元章此刻脸色凝重,面色带着浓郁的怅然。 一声轻叹之后。 朱元章低声念叨着:“真多啊,一亩地就能有十几二十石的收成。” 朱标低声附和着:“是啊,百姓终于也能真的吃饱肚子了。” 朱元章却是摇摇头,而后瞪大了双眼低吼着:“为何当初,天下没有这等东西,当初为何没有红薯!” 这话没法接了。 朱标默默的闭上嘴,神色也变得有些暗然。 大明创国不易,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朱元章则是沉浸在悲痛之中,良久后才逐渐缓和过来,然后目光渐渐的锋利起来:“现在,有了红薯。咱不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