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五叔是来献药献方的 (第1/2页)
大明嫡子正文卷第三百六十三章五叔是来献药献方的躬亲臣下的朱允熥,将裴本之留在兰阳县一待就是好几天。 几日里两人交谈很多,相谈盛欢。 在朱允熥的认识中,裴本之足可担当大任。 他们从此次的六府灾情,一直说到了如今河南道的情形,已经整个朝廷累年施政方向的转变。 很显然,这么一位八年不曾挪位的铁脖子县令,并没有因为官阶的压死而忘了朝野上下的风向。 位卑未敢忘忧国,裴本之便是一个在其位谋其政,却又不让家国天下的能臣干吏。 兰阳城头,潘德善陪在朱允熥身边,与其一同眺望向远处,这几日已经陆陆续续被清理出来的官道上,已然远去的陈留县县令裴本之一行人。 皇太孙赏赐车架,赠予裴本之。 这桩事,就发生在今日不久之前,其中的含义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潘德善这几日都在兰阳县弄自己的束水冲沙实验,有感于自己将来可能要接手整个黄河河务的原因,他对皇太孙要重用裴本之,从一开始就是持支持态度的。 这个时候,不妨碍为裴本之说上一两句好话。 更何况,这是附和殿下的心意说出来的话。 朱允熥一手按在城墙跺上,一手背在身后,眺望着官道上渐行渐远的裴本之一行人,装过头看向潘德善。 他的眼神多了一些深思,似乎是要将潘德善整个人看穿。 这让潘德善不由的默默低下头。 朱允熥幽幽道: 低着头的潘德善张张嘴,想要解释一句。 朱允熥的声音却再次传入他的耳中: 潘德善当即点头道: 朱允熥笑笑: 潘德善躬身让路,心中也多了几分期待。 未几。 兰阳县外一处坡度颇高的地方,已经被县衙差役和官兵给清空。现场除了忙活着的力夫,便是一众还留在兰阳县,以待皇太孙随时召见问询施政的随行官员们。 此时,所有人都将目光投注到坡地上下的那条明显是被人为塑造出来的两条水道上,众人窃窃私语,不时的对以黄土垒砌,坡道下游铺设泥沙的水道指指点点。 此次跟随朱允熥西巡并赈济六府灾情的随行官员,并非各部只出一两个人,而是各部司衙门都出了数目不少的官员随行。 此刻在这片坡地水道旁。 尤其以另外几名工部的官员,是受到往日不曾有的追捧,被一众随行同僚围着询问各种事项。 …. 一名户部的随行官员,目光忧虑的拿着工部姓关的主事询问起来。 户部的人视线不时的看向两条水道其中一条有着几道横断阻挡的水道。 按照潘德善之前对他们做出的解释,那几道阻挡,便是日后要在黄河河道上修筑的大坝,用以约束河水,存储河水,而后抬高水流速度。再配合三门峡下游平原上,黄河河道的收缩,来不断的冲刷河床淤泥积沙,起到深挖河床,平镇洪水的作用。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n.换源,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道理似乎是可行的。 然而,在场哪一个户部的人看到那一道道代表着大坝的阻挡,不是想看到了一堆堆的真金白银要从户部花出去,然后才能变成黄河河道上的一座座大坝。 还不说黄河下游,那绵延数千里用以约束河床河水的层层大堤。 这些可都是要真金白银的撒出去,才能看得到的事情。 工部关主事迟疑犹豫了一下,最后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围着工部众人的随行官员们,闻声之后,纷纷停下了商讨,目光皆是转向了关主事这边。 工部关主事也没有让同僚们久等,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只是,黄河何曾能被人力约束,每时每刻都是不同的。我等目下最担心的,还是此法到底能否应用于黄河之上。 又或者是,目下修好黄河上的层层大坝,修好下游的河堤,能保一时太平。可一旦有百年未见的大水到来,又能否抵御的住? 毕竟,就连潘郎中也知晓,黄河类人,喜怒无常,受天时影响,至今也没人能摸透黄河脾性究竟如何。今日全其事,可否能保来日之功?」 随着关主事将工部余下随行官员的心声说出,现场不免发出一阵感叹和认同。 如果黄河是能够凭一日之功,便能全万世之事,那么黄河也就不用朝廷年年下大力的折腾了。 正当众人讨论的不可开交的时候。 朱允熥的声音,悄无声息的从所有人的身后传来。 众人心头微微一震,连忙转过身,只见皇太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领着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已经是出现在此处。 这种在学堂上趁老先生不在与同学交头接耳,却不想被先生从学堂后面出现,给抓了个正着的感觉,实在是让每个人都感到慌张。 朱允熥却是随意的挥挥手: …. 一众随行官员心中松了一口气,齐齐躬身抱拳。 朱允熥侧目看向身边的潘德善: 潘德善心中泛起了许多的感想。 最终,全都化作一声沉稳的回答: 说罢之后,潘德善便挥袍转身,越过人群,到了早就垒砌架设好的水道顶部。 早源头处,早有潘德善让人准备的一口口装满水的大缸。 潘德善昂首挺胸,双手高举: 说是要人指点,可潘德善脸上却是一片自信。 在众人的拱手期待中,潘德善大手一挥,便立即有几名官兵,抬着最小的一口水缸到了水道上游源头。 潘德善高声道: 随着潘德善的一声高呼,那些个官兵已经将水缸倾斜向没有模拟大坝和多重河堤的水道上游,旋即水柱便从缸里倾泻而出,灌入水道里。 水缸的口子是贴着高起的水道顶部,这是为了更好的彷照黄河水 流流速,而不是徒然激流而下,失了真实。 在众人的注视下,水流一点点的从水道的上游流淌下来。 一路极速流淌到了比照黄河三门峡的位置,水道两侧的泥沙被水流不断的带下,随后流速徒然变慢,从上游裹挟的泥沙便一点点的沉积在下游的水道里。 等到上游断了水源,下游水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