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朕觉得有些冷 (第1/2页)
大明嫡子正文卷第三百七十章朕觉得有些冷应天。 随着时节开了春,朝廷也渐渐从冷冬里复苏过来,开始继续梳理着如今日益庞大的大明朝。 西城江边的龙湾码头上,整日里巨大的海船扬帆起航,它们会在出了松江府那边的长江口之后,分别奔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再一次为大明源源不断的运输着新鲜的血液。 去年冬天长江两岸的百年未有之大雪,多带来的影响,或多或少也显露了一些。 田地愈发的泥泞,道路和山体随时都会崩溃,这让朝廷户部和工部,不得不一日一日的入宫面见皇帝和储君,商议着各项决议。 兵部则是在为洪武二十八年的边疆战事不断的筹备着,九边年年开战,如今南边也是持续不断的用兵,便是一袭大红袍,这时候也没有喘息的机会。 应天城东边,往钱塘江去的官道上,无数的沿路府县百姓被征发而至,力争要在一年之内完成水泥路主体修建,再用一年的时间彻底完善大明朝这第一条横跨数府数十县的新式道路。 而在太平府矿那边,工部和将作监的人也不时的传来喜讯,蒸汽机的功率愈发的强劲了,体积也愈发的小了起来。隐隐约约,朝廷上下还听闻,这些人似乎已经提出了另一种又有别于水泥路的新式道路,是需要用到蒸汽机的。 万物更始,万物有新。 这方华夏偌大的帝国,一步步的向着崭新且从未有过的方向坚定的前行着。 只是满朝部司衙门,被无数国事社稷牵连之际,却还要分出精力来应对中原六府地黄河溃决泛滥成灾一事。 钦赐监国皇太孙殿下西巡兼行赈济的队伍,依照每日回禀朝堂的公文,早已到了河南道开封府兰阳县。 皇太孙在徐州府险遇乱贼伏击,幸得转机,顺势设计剿灭乱贼一事也早就在朝堂上传开。 上上下下,无数人因为中原之地上的事情忧心劳神。 而最新的消息,则是皇太孙初临开封府兰阳县,便斩了兰阳县令曹智圣的人头,传徼县域,安抚民心,恢复生产,加紧修补黄河河堤。 形势,和朝堂开始时的预期,有了一点不同的演变。 华夏自是一体,大明亦是一体,朝野上下从无区分,如千丝万缕的纠缠在一起。 开封府的一粒小石子被丢进了大明的池水里,终于是在水面上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坐落在应天城东北角的皇城大内。 在夜幕的映衬下,灯火照亮了入值的上直亲军卫官兵们的身形,好似亘古不变,立在那城头上俯瞰着这座帝国心脏的每一下跳动。 此间已经到了深夜。 皇帝和储君太子都已经安歇,还在宫中cao办做事的内侍和宫娥们,纷纷都压着脚步,不敢有一丝杂音发出。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坐在床上,双手不断的颤抖着,从额头到脸上满是汗水。 孙狗儿轻轻的呼喊了一声,见得不到回应,他立马回过头,眼底闪过杀气,看向跟着自己进来的两人: 那两名小内侍,因守着宫中的规矩,自入殿后便没有抬起头,此刻闻听孙大伴的话,立马惶惶不安的将头低的更低,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往殿外退下。 这时候,孙狗儿才向着龙床进了两步,跪在地上,抬头望向一直坐在床榻上,满脸汗水如雨下的皇帝。 说着话,孙狗儿便要伸手,为皇帝压好凌乱的被褥。 却不想这时候,朱元章忽的伸出手,压住孙狗儿的手臂,脸色狰狞的转过头看向孙狗儿。 只是一眼,伴随在皇帝身边十数年的孙狗儿心中不由一跳。 皇帝这幅面孔,他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即便是在当初,皇帝对淮西故旧功臣大肆下手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让他寒芒在背的感觉。 朱元章张了张嘴,嗓音沙哑的低声道: 孙狗儿的心头又是一跳,皇帝是将就天人感性的,和天地是有联系的。 皇帝做的噩梦,谁能知道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孙狗儿咽了咽口水,小声安抚道: 朱元章的额头根根青筋暴起,xue窍凸起,他压着沧桑的嗓子: 孙狗儿手一抖,赶忙小心的从皇帝的掌下抽离手臂,躬着身从一旁的镶贝红漆大木柜里又取了一场被褥,蹑手蹑脚的回到床榻前,业业兢兢的压着声,将被褥从后面背盖在朱元章的后背上。 他随后又走到前面,将被褥的两角捏住,向着朱元章的胸前一紧一压。 做完了这些,孙狗儿手脚不歇的,继续从一旁取了一直温着的热水,倒入茶杯送到了朱元章眼前。 …. 朱元章默默的接过茶杯,一开始是小口小口的喝着,最后却是仰头一饮而尽。 喝完一杯水,朱元章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孙狗儿还要再为皇帝倒一杯水,朱元章却是抬起头看向了他。 孙狗儿立马停下脚步,蹲下身子。 朱元章脸色紧绷,浑然不顾的用被褥一角重重的擦拭满是汗水的脸颊。 朱元章忽然的念叨了一声。 孙狗儿两腿微微一颤。 朱元章的眉头凝起: 孙狗儿啊了一声,整个人软在地上,双手趴着,脑袋不停的磕在床榻下的脚拖上。 寝宫里磕头声砰砰作响。 孙狗儿惶惶不安的胡乱开口道: 孙狗儿是真的怕了。 他一直伴随在皇帝的身边,整个帝国就找不出一个人,比他更清楚皇帝对皇太孙的看重。 要是皇帝现在心中认定了 皇太孙会出事,或者已经出事,只怕大明朝真的是要血流成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