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天下大乱 (第3/3页)
唇颤抖的开口:“殿下……” 彭! 朱允熥的手掌重重的拍在桌桉上:“这便是大明朝的好士绅!好良善人家们!” 骂完之后,朱允熥重重的出着气。 朱高炽往后缩了缩脚,当熥哥儿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他已经准备撕破所有的脸皮了。 相处多年,朱高炽很清楚身为大明皇太孙的熥哥儿,对那些士绅良善人家是怎样的看法。 东湖庄的事情,就发生在不久之前啊。 裴本之、高于光等人亦是闻声之下眉头一挑。 皇太孙没有指责河南道屯田卫所官兵的叛乱,没有说官府的监管不利,指名道姓的将所有的罪过扣在了士绅良善人家们的头上。 正当这时。 衙门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踢踏踢踏声。 那是群马疾驰的动静。 少顷,公堂外便传来了蹬蹬蹬的脚步声。 “报!” “报!” “报!” 背插红羽的急递士卒一路冲进了公堂,跪在公桉前。 “启禀殿下,山东道急奏。” 公堂上官员们眉头一抖,心中愈发的揪了起来。 河南道此刻正生叛乱,山东道又来了急奏。 没人会觉得这时候能有什么好事发生。 朱允熥眉头夹紧,沉声道:“念。” 急递士卒从怀中取出公文,急促高声道:“奏报钦赐监国皇太孙殿下,山东道今生叛乱,以邪社野祠白莲教为首,结地方士绅地主,泰山之下,府县生乱,漕运中断。急请朝廷平镇叛乱。” 乱了。 彻底的乱了。 整个中原之地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当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里的官员们,听到漕运中断的消息之后,当场便有几人眼前一黑,竟然是直接就昏厥了过去。 只要不是个蠢人,在朝堂之上为官,便没有人不清楚漕运对帝国的重要程度。哪怕是现在,在有着以淮右将门之首,中山王府为首的海运补充下,大明还是以漕运为主要的南北沟通方式。 漕运一断,河南山东两道生乱,现在的大明可以用南北中断来形容了。 天下大乱! 一次溃决,一场洪灾,一次官府换血,一场叛乱,大明朝竟然莫名其妙的走向了天下大乱的局面。 “大明不会乱!” 朱允熥站了起来,目光镇定而又平静的喊了一句,将还陷入震惊慌乱之中的官员们叫醒。 他目光如炬的注视着这些官员,掷地有声的开口。 “大明不会乱!大明更不会亡!” 再一次重申之后,朱允熥发出了号令:“命。” 裴本之、高于光、于马等人为之一振。 “臣等在。” 朱允熥挥袍抖袖,眉目清明:“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公文告示,凡从叛乱者,就地弃械可免罪。凡缉拿叛首者,朝廷论功行赏。凡格杀叛乱者,朝廷赐官授爵。凡从叛不降,皆死罪矣!凡叛首者,九族皆死罪!” 裴本之等人提振心神,全神贯注。 闻听皇太孙要告示招降叛乱,心中渐有安定,可最后又听皇太孙对叛首九族赐死,这等分明是刺激叛首坚持作乱的教令,又让几人心中不安了起来。 而朱允熥却不曾理会,继续道:“河南道都指挥使司衙门,集结军马,三军开拔,钱粮下发,围剿洛阳叛贼。 传令太康县三万京军,清剿陈州府、归德府、汝宁府徐州府叛贼。传令中都留守司,清剿光州叛乱。 传令潼关,召秦王府三护卫东出潼关,清剿陕州府叛贼,分兵清剿南阳府叛贼。 传令山西道宁山卫、潞州卫,南下清剿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叛贼。” 于马身为河南道都指挥使,当即开口道:“殿下,河南道叛乱滋生,处处险要,如此分兵,臣恐各处兵力不足以平定叛乱。” 高于光亦是开口道:“殿下,山东道白莲教勾结地方叛乱,漕运中断,亦要出兵平镇。” 朱允熥冷笑一声,他侧目看向一旁的朱高炽。 又看了看旁边的朱尚炳。 随后,朱允熥方才继续道:“传令凉国公蓝玉,自潼关之后引兵东出,统御河南道西部叛乱清剿事。 传令北平都司指挥佥事张志远,引兵南下山东道,统御山东都司一应兵马,清剿山东道白莲教之乱。 传令西平侯沐英,引兵统御河南道南部叛乱清剿事。” 凉国公和西平侯都来了? 北平都司的边军军马也来了? 当朱允熥将早就预备好的暗手和盘托出,在场的河南道官员们纷纷诧异惊叹。 凉国公这两年都在西北坐镇边疆,又是什么时候到了潼关后面的,没人知道。西平侯带着京军到了河南道南边,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同样没人知道。 至于北平都司指挥佥事,带着边军南下,更是没有一个人敢想的。 这时候,一直不曾被朱高炽发现踪迹的田麦,已经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公堂上。 田麦挥袍跪单膝着地,沉声有力。 “启禀殿下,臣等获悉,河南道、山东道地方士绅望族,集万民书,已发文上奏应天,请废殿下。” ……………… 月票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