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章 此乃龙王爷发威 (第2/2页)
楚,皇家的心思是怎样的。 再一次看了眼跪在太孙面前的潘德善,高仰止轻咳一声,目光扫向在场官员。 “若是黄河里当真有龙王爷,那也该是庇佑我中原大河安澜的。 然而却还是出了事,便说明就算是有那所谓龙王爷,也该是一条逆龙恶龙! 古有前唐梦中斩龙事,若我朝当真生出恶龙,自会有朝中钦差再行斩龙一事!” 即便高仰止很年轻,年轻到远比在场不少官员都要年轻。 但身为内阁大臣,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 他的前途和未来的权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清清楚楚。 而他作为此次跟随太孙北巡的百官魁首,他的话再更多的时候,也同样是代表着太孙的意志。 有人躬身插手作揖。 当所有人都弯下腰后,河堤上传来一道齐声。 “阁老高见!” 高仰止微微偏头,看向沉默着的皇太孙,而后冷声道:“查!查用料,查用工,查一切可以查的。叫河南道三司的人回来,河南府因谣言出了民乱,他们平定不了人心,就让朝廷兵马过去!” 他一说完,当即就有随行的兵部官员开口:“启禀高阁,凉国公麾下的兵马,正由景川侯等人统领,赶往河南府。凉国公先前,已经亲自赶赴河南府。” 北巡这边的官员自然是知道的更多。 但是在场的河道总督衙门和河南道的官员,却是齐齐一震。 太孙这么快就要动用朝廷的兵马了吗。 速度如此之快,难道是在进入河南道听闻了谣言之后,就已经开始布置调动兵马了。 人人心中存疑。 “调平阳卫、宁山卫、潞州卫南下怀庆府,交由东川侯胡海统御。调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太原前卫屯驻平阳府蒲州城,交由鹤庆侯张翼统御。” 许久未曾开口的朱允熥,平静开口。 众人顿时一震,连带着高仰止也不由侧目看了过来。 虽然山西道地处北地,前面就是关外,因此朝廷设立屯驻了众多卫所。 可是若将设于大同府的山西行都司剔除在外。山西道境内,也不过只有四万多的兵马。 三府及太原三卫,合共六卫兵马抽调南下,这就几乎是去掉了山西道境内半数的卫所兵马了。 高仰止目光微微一缩,他这才反应过来,这里大概是涉及到那一桩事情了。 而如今河南道出现的谣言,竟然是个再好不过的理由和借口。 朱允熥转过身,背对着众人,重新面朝黄河。 “查吧,让锦衣卫去查。在查清之前,无论河南道三司,还是河道总督衙门,其官属皆戴罪当差,停俸。” 朱允熥的目光从河面上抬起,看向了对岸西北方向。 那边是河南道卫辉府,而卫辉府过去便是山西道。 太孙已经发话了。 在场没有人敢出声反对。 依照当初皇帝陛下的旨意,只要太孙离京,他所在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将以他的太孙教令为准。 地方上,无论是文武诸事,还是百官奖惩,皆由太孙一言而决。 太孙要动用山西道六卫兵马,且并非是大同府那边山西行都司治下的卫所兵马,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亦可调动。 “随孤走走吧。” 朱允熥看向还跪在地上的潘德善一眼,随后又扫向身后的高仰止,便自行背着手沿着河堤往上游走去。 高仰止会意,见潘德善似是没有听见,便上前俯身将其拉起。 “河道上的事情,总会查明的,潘尚书不必将罪责归咎到自己一人之身。” 潘德善张张嘴:“下官……” 高仰止立马摇头:“潘总督不必多言,你只需知晓,河道上的事情,不单单只是影响河南道两岸百姓。莫要让殿下久等,殿下恐怕还有些话是要与总督交代的。” 说着话,高仰止便拉着潘德善往前赶。 其余的官员们,则是驻步原地。 北巡的官员中,也已经有户部、工部、都察院的官员,前来与河道总督衙门的官员对接诸事。 朱允熥背着手走在河堤上,目光注视着前方。 尽管兰阳县三义乡这一段当初的决口已经被堵上,且进行了修建加固。 但河道上的事情却并没有结束。 因此,河堤两侧仍有大量的河工在做事。 大抵是因为锦衣卫那一身飞鱼服,河工们纷纷都低着头,连带着做活的动静都小了一些。 朱允熥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等到脚步声离着更近一些。 他才澹澹开口道:“朝廷定下给河工的工钱、口粮,可曾因河道修建而挪用,或有过克扣缩减?” 高仰止侧目看向潘德善,眼神示意。 潘德善当即抱拳,一边脚下跟随走动,说道:“回殿下,河道上的工钱、口粮,都是依照朝廷定下的数目,按日、按月发放的。所有账目,都存档在河道总督衙门。” 朱允熥点点头,看着河堤两侧的河工们,虽然身上站满污渍泥土,肤色也因为之前夏日里的烈日而变得黝黑,可是身子骨却都不曾有消瘦。 他又问道:“冬天就要到了,河道上数十万人的冬衣,可都准备好了?” 潘德善答:“河南道三司衙门筹备了部分冬衣,臣入秋也已上奏户部,请调棉、棉衣,近日也已经分批运抵,解入库房。” “入冬后、开春时,河道上的用料,可曾都提前备好?” 潘德善这会儿却是摇摇头:“入冬后的用料都已备好,足够使用,不会耽误工期。只是,开春时河道上的用料,如今只是下了数目文书,还未曾解送过来。” 时间太过漫长。 而这漫长的河道,每一日需要使用的材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没有谁能够将好几个月的用料都一次性准备充足。 朱允熥轻叹一声:“你看,河道上的事情都是井井有条,你也是个办事的人,察院、刑部、大理寺也派了人过来监督,不至于有舞弊之事发生,可这河道却偏生出了事,但这事也不是因为你潘德善。” 潘德善躬身弯腰:“不论如何,臣是河道总督,河道上出了事,臣便脱不了干系。” 朱允熥停下脚步,转身回头看向潘德善。 他轻笑一声,在潘德善不解疑惑的目光中,轻轻张口。 “难道你要以死抵罪?” ……………… 月票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