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谣言四起 (第1/2页)
“你们听没有?” 一名头戴方巾的中年秀才,一句话便将茶馆里过正月的闲散人员们聚集到了一起。 此间闲散人,大多都是穿着相对体面干净,脸色红润。 夹杂着少许穿着蓝布裤、黑色长棉袄的寻常百姓。 “什么?什么事?” “听什么了?” 众人将中年秀才围住,便七嘴八舌的询问了起来。 茶馆的伙计肩膀上搭着一块抹布,腰上别着一只茶袋子,双手提着大茶壶,从人群后面挤了进来。 伙计从腰上的茶袋子里取了一份单独的茶包,为中年秀才换了一杯茶。 “您可是要昨日里知府衙门那边灭门惨案的事?” 中年秀才嘬了一口茶。 店家单独的茶包,果然就是要比那寻常大茶壶里的茶,要更香一些。 中年秀才品了茶之后,脸上露出惬意的表情。 放下茶杯,手掌轻轻的拍在桌子上,手指一下一下的动了起来。 “却就是要昨日府衙街那边的灭门惨案。” 围观众人,脸上的八卦之色顿时更浓了一些。 不等中年秀才开口,人群里便已经声的讨论开了。 “我听的是,有一伙不知从哪里来的山中强匪,觉着年节里京师多有现银,便不管不顾冲进那座宅子,将里面洗劫一空。” “哪里的强匪,竟然这般凶残,便是洗劫财货也就罢了,怎得连人都给杀光了?” “那你们是有所不知,这帮山里头的强匪啊,那都是能生吃人rou的!杀几个人算什么事?没将那些惨死的人给现场生吃了,都算是这帮强匪想要早早跑路的缘故了。” 人群里,一阵倒吸凉气声。 这年头,尤其是在京师的人,对大明盛世到来的感受是最为直观的。 如今数遍应城内大街巷,那些个茶馆酒楼饭店后厨,每日都有不少厨余剩饭是被倒掉的。 在这应城里,已经多少年没再见过有索乞儿了。 但凡你穿的衣衫褴褛,面色枯黄一些。 只要是被应城里的官府中人看见,二话不,便会不由分的将这人给拉到官府的救济院去。 甭管是发生什么事情。 一套换下来的新衣服,一套备用换洗的衣服,再加上一份足够数日的干粮,这是最低的保障。 如果确认是流落到京师的百姓,那官府更是会直接将这人给送到官办的工厂里去。 也正是因为这等优渥的待遇,在政策实施的初期,无数应百姓乔装成落难百姓,趁机混到这份待遇。 只不过官府自然也不是傻子。 几番追踪核实,这帮人虽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但在官办工厂里干活的工钱却都被罚光了。 也算是本以为有点聪明,却没想到为官府白打工了一回。 经过初期的整顿之后,应府的这份救济待遇,才算是真正的落实了下来。 应城现在确实是和以前大不同了。 那真的就是首善之地。 强匪杀人截货的事情,已经多少年没有听过了。 但是很快,人群中便有不一样的声音传来。 “我怎么听的,和你听到的不一样。” “哦?愿闻其详!”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于是,一个有关于仇杀的故事,很快就在茶馆里散播了开来。 那住在府衙街对面宅子里的三家人,是因为过去得罪了人。前日死的三个人,只是第一次警告。 那帮仇人也算是讲究的。 只要这三家人能赔礼道歉,就不再杀人。 但这三家人却都是脖子硬的,偏偏就是不为所动,甚至还对那对面的仇家放出话,有本事接着杀。 这下,对面的仇家哪里还能忍得了。 就是搬到府衙街去了又怎样? 又不是住进了府衙里头。 杀! 于是,就有了昨日那宅子里,三十七条人命的事情发生了。 这人大概是书的。 一个仇杀的段子,被的绘声绘色,就好似是亲眼目睹了一样。 而那中年秀才也不懊恼。 只等这些人完了之后,这才将空聊茶杯放在桌子上瞧了瞧。 “诸位兄弟,你们这都是道听途罢了,且听我来一这其中由来吧。” 着话,中年秀才目光扫了一眼边上的伙计。 伙计很是懂事,立马上前为秀才续水。 中年秀才见众人又看了过来,这才缓缓开口。 “这事啊,不是杀人越货,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仇杀。” “这件事情啊,是有大秘密在的!” “我就是怕,诸位等下不敢听,听了夜里头也不敢闭上眼!” 神秘感一下子就被这中年秀才给拉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又向内挤了挤。 “快快!” “这位兄台,你只管,等下完也差不多时辰,俺在隔壁请你喝酒吃rou!” “对对对!俺们可都是应人,还能怕事?不可能的啊!” 中年秀才挑眉道:“那我可了啊。” “!” “快!” 中年秀才呵呵一笑,便开始娓娓道来:“你们可知,那宅子里的都是什么人?” “自然是苏州府无锡宋家、长沙府罗家、吉安府齐家的人了。” 这人刚回答完,便又接着道:“这三家,都是年前就进了应城的,三家的娘子,就是咱们大明朝如今那独一份的三位女官!” 中年秀才只是面上含笑,轻声询问道:“那诸位可知,这三家缺初临近年关入京,又是所为何事?” 人群中声议论了一阵。 有人钻了进来,声道:“听我二舅家的三姑子的meimei的丈夫的弟弟家在宫里头当差的老表,这三家人护送各家娘子入京,是为寥正月十五一过,陛下禅让,太子爷登基,就进献到宫里,要当娘娘的。”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话回来,再有两日,也就到正月十五了,最近咱们应城可是有不少外地当官的回来,听都是忙着等禅让大典的。” 中年秀才手指敲了敲桌子:“对!这三家人进京就是为了这桩事情,攀龙附凤!” 围观众人,脸上露出一抹鄙夷。 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