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造反有理 (第2/2页)
耳目。 说老爷子不知道这火药库发生的事,王宇可不信。 事实也是这样,火药库的外围,自然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在为老爷子探听消息。 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更是带着大队人马待命,要是赵王朱高燧孤注一掷,立马就能拿下他。 把手头现有的三千两银票给了王宇之后,赵王朱高燧一脸阴翳,不复白天那样嚣张跋扈的样子。 “现在银子你也收下了,可以让我离开了吗?靖安伯!” 看到赵王朱高燧这副咬牙切齿的样子,王宇暗道这老小子的没格局啊! 不就是区区十万两银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是人没了,钱没花完,那才叫痛苦呢。 王宇站着说话不腰疼,想想其他穿越者的第一桶金,还要辛辛苦苦的搞这搞那,他这糖霜的分成还没到手,倒是先敲了汉王和赵王二十万两银子,真是罪孽深重啊! “赵王爷!慢着!”收了这老小子的钱,王宇这次就比较有礼貌,躬身据手的拦住赵王朱高燧的去路。 “小子!这次你要说不清楚缘由,本王绝不饶你!” 被王宇一再撩拨,赵王朱高燧直接红了眼,他也是有自己脾气的。 只见王宇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拿出一道圣旨,贱兮兮的凑到赵王朱高燧身前。 “你什么意思?” 赵王朱高燧往后退了一步,生怕忍不住给王宇这张贱兮兮的小帅脸一拳。 “皇帝给了旨意,让我把您给带回去呢!” “...” 这下赵王朱高燧是彻底麻了,这事老爷子早知道了啊! 随后王宇便带着面色铁青的赵王朱高燧,去进宫面圣。 老爷子大半夜的也不睡觉,饶有兴致的坐在皇宫城门楼子上面,老二老三被他打发跪在下面。 倒是王宇和朱瞻基还在,老爷子不想留他们看热闹,打发他们回去了。 心里没底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殿外这么一跪,便是一夜。 进宫之前,汉王朱高煦也知道这次自己把事闹大了,派人去找了汉王妃,让她去找太子妃给老大吹吹风。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跪在殿外,忍了一夜风霜,现在又被大太阳晒着,赵王朱高燧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杀头不过碗大个疤,现在叫咱们过来晒着,晒成干鸡儿,他老爷子痛快了是吧!” 赵王朱高燧昨天想巡查火药库,虽然说有点不合理,但他也认为自己罪不至死。 “我现在越琢磨越不对劲,想想不是太子爷在耍我,是老爷子在算计我...” 这跪了一夜,汉王朱高煦总算是想明白了,合着自己这忙前忙后的抄家搞钱,在朝中得罪那些大臣,最后还不是便宜老爷子。 看老三唯唯诺诺的样子,汉王朱高煦很不屑。 “哎!反正事情已经干了,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赵王朱高燧可不这样看,至少自己没动军权,只是违规的带着几个锦衣卫巡查火药而已,还能把自己摘出来。 “等下闹起来看,他不嫌丢人,就把我们都杀了。” “二哥!你小声点!” 再说了,虽然汉王朱高煦是这么和老三说的,但他昨天不是还安排了汉王妃,去找太子妃说情了吗? “反正我是不会去滇省就藩的!” 汉王朱高煦刚才看见太子朱高炽过去了,知道太子朱高炽这种虚伪之人,绝对会劝诫老爷子,不要背负弑子之名。 “那昨夜的事,老爷子问起来怎么说?” 知道太子朱高炽进去给二人求情了,两人当然要先对对口供了。 汉王朱高煦伸手揽住老三的肩膀。 “听着,反正换防的事情合理合法、折子还是太子爷批的,该打的招呼我也跟兵部打了...他怀疑,他怀疑得着吗?” 汉王朱高煦开始给自己带兵进城找理由,找借口。 要不是老二越说越小声,越说越没底气,赵王朱高燧都有些信了。 老二的脸皮还真厚啊! “倒是我觉得有人杯弓蛇影,在挑拨我们和皇上之间的关系,对了!这些人一定是...” 紫金山的两个营说是汤山卫一部,路上有事耽搁了,这才夜半三更的打着火把来应天换防,这鬼话真的有人信吗? 有人还真的信了。 殿中 “爹!这就正常换防的事,早就在兵部存了档...” 太子朱高炽跪在地上,替两位弟弟求情,圆着这个错漏百出的造反事故。 老爷子也不生气,或者说太子朱高炽真要借此机会,置两个弟弟于死地,他才会生气呢! 老爷子循循善诱,在座位上抱着手,一副和蔼的样子。 “太子啊!老二不肯交兵权,去紫金山把自己的兵调进来,老三大半夜的带人去查火药库,这是换防吗?” 作为一个双标的皇帝,老爷子自己可以靖难,但他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孙,为了天下再自相残杀,所以他还得试试老大心里是怎么想的。 “可是爹啊!他们反迹未露,我残害兄弟会闹笑话的。” 听到太子朱高炽的回答,老爷子心里倒是很满意,不过还得吓吓老大,让他老实点。 “什么叫反迹未露啊?”老爷子起身,拍着跪在地上太子朱高炽的肩膀。“是不是要把你太子爷的脑袋挂在城墙之上,亦或是老二拎着你的脑袋来见我,就算露了?” “呼~”老爷子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双手绷着镶着玉片的腰带,倒是第一次欣赏起老大的优柔寡断来。“小子!当皇上,心得狠!” 至少老爷子知道,依着老大这性子,当了皇帝之后,至少老二老三无虞。 要是老二当了皇帝,那可就真不好说了。 历史上的事实也是如此,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造反失败,明仁宗朱高炽甚至都没圈禁他,只是将他改封在山东了而已。 不过后面嘛,汉王朱高煦作死,趁着明仁宗殡天,半路去伏击从应天去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然后就被烤了。 小朱的性格,一半来自于他爹,一半来自于他爷爷,只能说汉王朱高煦昏了头了,小朱对自己二叔,可没那么深厚的情谊。 王宇、朱瞻基当天被老爷子点名去参加了应天府外军中的大比。 本来王宇只是随便展现一下,事后却被老爷子在全军面前嘉奖了一番,赏了世券,以后他的靖安伯,也是可以世袭的了。 这主要是老爷子为了补偿,昨天王宇识破赵王朱高燧的打算,将他带回皇宫之事,同时也激励一下军心,方便初春开拔。 这次所有的京营从应天出发,北伐回来的时候,就直接前往顺天驻扎了。 迁都顺天守国门的事,不管百官和太子朱高炽如何劝诫,说的是南粮北运,如何劳民伤财,老爷子已经一意孤行的定下来了。 要王宇来说,这事有好有坏。 迁都顺天,遇到老爷子这样的武皇帝,那当然是特别爽的事,后勤线短,说出去北征就出去北征,大军完全不用在路上浪费一两个月的时间。 当然了,遇到叫门天子这种皇帝,由于离边塞太近,送人头自然送的也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