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大明的新局势 (第1/2页)
张家口 大明于此设立宣城镇守司,控制边关互市事宜。 “宣府镇守总兵万全,参见太子爷!” 这宣府镇守总兵,乃是当初太子朱高炽互市之时,平衡了各方利益之后,直接安排过来的人。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宣城的生铁和刀兵折损率,太高了。 太子朱高炽不想逼得那些勋贵狗急跳墙,转而自上而下的改变一下宣城的人员结构。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常换常新,至少换了宣府镇守总兵之后,瓦剌人手里的铁器变得捉襟见肘起来了。 商人打通新的宣府镇守门路,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万全乃是太子亲卫出身,一路从边军历练出来的太子朱高炽的心腹。 虽然太子朱高炽身边的武将少,但也不是没有。 加上太子朱高炽也不是真的软弱,只是比较喜欢用怀柔手段而已。 所以除了王宇和朱瞻基顶在前面,太子朱高炽手里的牌也不少。 自从老三失去了内府十三卫的指挥权,老爷子便默认了太子朱高炽推荐的人选。 “好啦!有没有有没有太孙的消息!” 太子朱高炽亲切的握起这万全的手,扶他起身,对方乃是个直肠子,顿时感激涕零。 这万全后退一步,躬身据手,低着脑袋。“还未有太孙的消息,末将这就往西派出探马?” “嗯!”太子朱高炽点点头。“你有心啦!” 随后,太子朱高炽在张家口的宣府安顿好百官,就在此等着朱瞻基回来。 倒不是太子朱高炽畏惧草原刀兵,而是他的身体不支持他长时间的舟车劳顿,老爷子一直起立汉王的心思,未必没有太子身体不好的原因。 在太子朱高炽一行人入驻宣城不到半日的功夫,万全就来报。 “太子爷!太孙随圣驾回来了,还请您早点准备,带文武百官迎驾。” 五军营中军停于宣城外,朱瞻基先去见了太子朱高炽。 一处秘密所在的房中,左右皆有太子亲卫把守。 太子朱高炽心情沉重,脸上充满了悲痛。“你告诉我,皇帝真的驾崩了?” 朱瞻基认真的看向自己的老爹,面色沉重的点头。 “七天了!” 要不是在榆木川大营给五军营休整了两天,朱瞻基恨不得带着皇帝的灵柩和遗旨意飞回来。 “王宇还在草原拖延二叔和三叔,爹还请尽快登基。” 一块明黄色的锦缎包裹的东西,被朱瞻基郑重其事的举过头顶,送到了太子朱高炽的手中。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乃是元朝皇帝令工匠用蓝田玉所制作的传国玉玺,真的那枚自秦以来的传国玉玺,早就在唐朝末年就丢了。 这是蓝玉于捕鱼海一战,从元朝那里拿回来的皇帝信物,明朝自然是沿用。 太子朱高炽手持着玉玺,打量了一番,面色沉重的看着朱瞻基。 “有了这块石头,老二、老三会这么乖乖听话吗?” 朱瞻基已经想好了。 “二叔、三叔不听话不要紧,爹你登基之后,可调榆木川大营五十万大军平叛,甚至可调南方沿海二十万备倭卫进京。” 只要太子朱高炽登基,昭告天下之后,除非那些已经靖难过一次的勋贵,觉得现在的日子不舒服,不然哪会再跟着汉王朱高煦作乱。 片刻 宣城府响起了九道钟声,入驻宣府的文武百官顿时惊诧,心中有了自己的猜测。 果然没一会儿,便有士卒前来给文武百官发放白色丧服,通知他们城门接灵。 宣城门外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整个宣城都似乎沉浸在哀悼的气氛中,一些深受草原人打谷草的大明百姓主动赶到城外跪迎。 太子朱高炽立于百官之前,披着白色的丧服,红着眼眶,脸上充满了悲痛。 在一众前来迎接圣驾的大明文武百官严肃的表情中,城外草原开过来一支打着白色华盖,人人披着白色素缟的队伍。 老爷子的灵柩被放置在十六位士兵守护的灵车上,缓缓驶向城门。 “爹啊!呜呜呜~” 太子朱高炽一把推开打着白色华盖蔽雨的小太监,紧走几步,与其他文武官员一起来到灵车前。 “噗通~” “爹啊!呜呜呜!” “皇上啊!呜呜呜~” “呜呜呜~” 太子朱高炽重重的扑倒,跪在了地上,文武百官无不紧随其后,开始情真意切的大嚎。 此时,杨士琦身后跟着小鼻涕捧着托盘的小鼻涕,来到太子面前,躬身据手一拜。 “太子爷还请不要悲伤过度,先帝大行,还有大事托付。” 太子朱高炽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仰起头来,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文武百官知道正戏来了,纷纷神色肃穆的收声,盯着灵前跪着的太子爷,以及准备宣旨的杨士琦。 “如此,侨仲你便宣旨吧!” 朱高炽知道,他的人生的使命尚未完成,他要继承大明的公器,为大明的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饭吃而努力,很快振作起来。 杨士琦神色庄严的接过小鼻涕托盘里的圣旨,举过头顶。“大行皇帝遗旨!跪!” 随后杨士琦展开圣旨,神色肃穆的大声朗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太子朱高炽,品性仁孝,宽厚有德,朕决意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 着皇太子朱高炽授旨之时,即日克继大统,以延绵皇室香火,亦慰大明万民之望。 钦此! 杨士琦念完圣旨之后,故意提高音量,又对着太子朱高炽道。 “大行皇帝拟诏之时,由我、太孙、英国公、靖安侯见证,还太子接旨,尊奉大行皇帝遗愿,于灵前继位。” 太子朱高炽乃是顺位继承,还有旨意,又不是造反,当然没有什么三辞三让的说法。 “儿臣接旨!” 太子双手举过头顶,接下老爷子的遗旨,然后起身站了起来。 “受~皇帝印玺!” 杨士琦将小鼻涕捧着的空木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交到了太子朱高炽手中,大明皇权至此掌握在了朱高炽手中。 于次日,朱高炽在宣城登基,年号洪熙,文武百官皆高呼万岁。 而朱瞻基早就于前一日,洪熙皇帝还没登基的时候,就领了皇帝三道圣旨。 “一道给榆木川大营的英国公张辅,表彰参加此次北征勋贵的功绩。” “一道,则是令三千营改为驻扎辽东,同时洪熙皇帝也给了他们不少赏赐。” “一道圣旨则是责问朵颜卫,为何擅自离开朵因温都儿驻地,申饬了他们一番。” 王宇带着被切磋成猪头汉王和赵王赶到宣城的时候,看着满城缟素,全城在大呼洪熙皇帝万岁的时候,这两兄弟懊悔不已。 早知道就带着三千营和朵颜卫直接冲进五军营了,说不定现在这大明皇位,就是自己来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