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开门见红(求订阅!) (第1/2页)
出了火车站,孙福成和辉嫂去附近熟悉的宾馆过夜。 张宣带着杜双伶去了舅舅家。 知道女儿女婿半夜要回来,杨国庭早就做了夜宵等他们。 杨老头自知厨艺不行,夜宵只是简单的海鲜粥,还配了烧鹅和青菜。 不用想,这烧鹅一看成色就知道是杨国庭从饭店买回来的。只是临了加热下。 招呼先去双伶洗澡,张宣就对杨蔓菁说:“双伶跟你睡,你可得帮我照顾好点。” 杨蔓菁瞄一眼淋浴间,就压低声音问:“为什么不让嫂子跟你睡?” 张宣蹙眉,准备上手揍人:“你这是嫌弃?” 杨蔓菁慌忙摆手,“不是不是,我哪敢。只是我不好向小十一交待,她非得骂我是叛徒不可。” 张宣围着她转悠半圈:“你想清楚了,你哥重要,还是小十一重要。” 杨蔓菁狗腿子式地笑说:“你都是大作家了,那肯定是你重要。” “不敷衍?” “我向上帝保证。” “你信上帝?” “我骗你是小狗。” … 海鲜粥一般,但是架不住饿,睡前张宣还是多吃了两碗。 一夜好梦。 次日,张宣起了个大早。 睡眠不足三小时,着实有点累,但又没办法,辉嫂和孙福成还在等呢。 匆匆洗漱一番,没有惊动熟睡的三女,张宣就和阮得志悄悄离开了四楼。 老样子,新年第一次见,张宣买了烟,封了红包,就和辉嫂、孙福成进了海关。 说着新年好,红包一路发过去。收获了一堆笑脸和客套话。 看到小刘像死了爹妈的样子萎在那,张宣打趣说: “不是才过年吗,你的脸色怎么这么憔悴,难道最近天天交家庭作业?” 小刘一脸颓废,吸口烟破口大骂:“去去去!去你的家庭作业!老子都一个月没交了。” 张宣听笑了,挨着坐下问:“那你这是咋了,整个霜打茄子似的?” 小刘愁眉不展地说:“他妈的别提了,外贸公司破产了。” 张宣非常吃惊,倍感惊奇:“年前不是还跟我炫耀接了大买卖吗,怎么就破产了?” 小刘蹲坐着吧唧吧唧吸烟,沉默许久才不耐烦地道:“老子识人不明,遇到骗子了。和一个老朋友合作,那杂碎带着货物从公海消失了,没进港口,至今找不到人。” 张宣想了想说:“会不会在海上出了意外?” 小刘揉揉眉心,“我去福田找他家人,他妈的一家五口人都不见了。” 张宣无语,安慰说:“也许全家都被人一锅端了呢。” 哎… 小刘唉声叹气一阵,火星子噼里啪啦,烟吸得一抽抽的。 末了问张宣:“年前听说你要买房放白兰地原液,买好了没?” 张宣摇头:“没有,去年走的比较急,没时间去找。” 想着还有2吨白兰地原液滞留在海关仓库,他也是有点迫切了,这次非得找地方储存起来才行。 要不然就直接出手卖原液,总之是不能因为它拖累舅舅的。 听到这么回答,小刘纠结一番后,就用手臂弯肘肘他,“你不是在羊城读书吗,我那边有三套祖传下来的商铺,你要不要看看?” 张宣有些意外地瞟他一眼,看来小刘这次亏损蛮大啊,竟然到了卖商铺的地步。 疑惑问:“你是从羊城过来的?” 小刘用手指撇撇烟灰,“可不是么。我没来海关之前是在羊城跟着家里做布匹生意的,斜对面就有一个国有纺织厂,有硬关系在里面,每次都是白菜价拿货倒腾。 现在那家纺织厂要死不活,效益低下,下岗了一大半,生意不好做,我就托关系来海关了。” 张宣好奇问:“位置在哪?” 小刘说:“在天河区。” 见张宣还是定定地望着自己,小刘又补充一句:“在天河路和体育东路的交汇处。” 张宣前生虽然大部分时间在南京工作生活。 但由于阳永健在羊城这边开外贸公司,几十年下来,大部分地方还算熟悉。 天河路和体育东路的交汇处,那不就是位于羊城城市中轴核心么? 不就是1号和3号地铁线的直驳交汇点吗? 要是自己没记错,这地方以后可是羊城CBD核心商圈,是整个羊城最繁华的地段,没有之一,可谓是寸金不土。 嚯!我滴个乖乖! 这可是了不得的地方啊! 捞到手里就是钱。 这么一想,张宣整个人都兴奋了,他娘的,过完年就能碰到这种好事? 张宣不动声色地问:“三套商铺都在那?” 小刘回答道:“是连着的,这商铺可是我爷爷手里传下来的。” 张宣问:“多大面积?” 小刘伸出手指比划比划,“330多平。” 接着他转头看向张宣,“有兴趣没?那里离你学校也没多远。” 呸,小刘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中大在海珠区,你这是天河区,都不在一个地方。 不过两个区是毗邻挨着的,倒也不是特别远。 何况李梅家就在天河区,自己的盈泰贸易公司也在天河区。这样子一计较,确实近。 张宣试探着问:“你打算怎么卖?” 小刘伸出两根手指,咬咬牙道:“1200一平。” 12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