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2 能臣否 (第1/2页)
西北灾民竟然在这个时候反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御书房中泰昌慢慢的翻看着眼前的账本,那脸色简直阴沉的可怕。 这会儿他已经有点后悔了,用阉党收拾东林之策隐患太大了。 东林和清流虽然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但人家好歹还知道顾及脸面,装清高,贪污赈灾钱粮这种事情,东林和清流是决计干不出来了。 所以,东林掌权这么久,西北一直没出什么事。 阉党就不一样了,这帮家伙大部分都是贪官污吏啊,而且还是被查出来罢官削籍了的那种! 按律此类罢官削籍的官员可是永不录用的。 但是,魏忠贤却偏偏把这些干儿子干孙子捞出来重新启用了,而且一个个还窃居朝堂高位。 这种人,有了魏忠贤的庇护,什么钱他们不敢贪! 唉,这账本看样子是查不出什么问题了,因为前后都一样,东林掌权那会儿跟吴淳夫上台之后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跟复印出来的差不多。 泰昌抬起头来,盯着吴淳夫看了一阵,这才冷冷的问道:“赈灾钱粮你真的按时按量调拨过去了?” 吴淳夫吓得颤声道:“皇上,这块微臣就没动过啊,前任李汝华是怎么调拨的,微臣就是怎么调拨的。” 从账本上看,的确如此。 问题,你他吗就是个大贪官,而且是确确实实查出来的大贪官,你能不贪吗? 泰昌冷厉的问道:“你真没贪?” 吴淳夫连忙解释道:“皇上,微臣真没贪啊,这些钱粮就是从地方上调拨过去的,根本就没入户部的库啊,微臣就是想贪,也得跟地方官员串通了才贪的到啊,这么短的时间,微臣怎么可能串通这么多地方官员?” 这家伙的确是个大贪官,对贪腐的套路简直太熟悉了。 他说的的确没错,陕西的赈灾钱粮可是从附近的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几十个州府直接调拨过去的,根本就没经过户部入库转运,如果地方官员不参与,他根本就拿不到一文钱。 这家伙可是才上任不到两个月,串通几十个地方州府的官员贪腐赈灾钱粮的确不可能,这点估计魏忠贤都做不到。 问题,西北灾民为什么就反了呢? 如果赈灾钱粮真调拨过去了,他们是吃饱了撑得吗? 泰昌想了想,随即冷冷的道:“那商州的灾民为什么迟不造反,早不造反,你上台不到两个月人家就造反,难道跟你没一点关系吗?” 吴淳夫连忙辩解道:“皇上,这事真的跟微臣没关系啊,商州地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最南边,受灾并不是太严重,陕西北面的平凉府、庆阳府和延绥府等地的灾情那才叫严重呢,这些地方的灾民都没造反,商州的灾民造反了,这跟户部调拨的赈灾钱粮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这话也有道理啊! 陕西北面的平凉府、庆阳府和延绥府等地本就土地贫瘠,灾情更是比南面的西安府、汉中府和商州要严重的多,为什么是西安府最南边的商州灾民造反呢? 历史上好像也是西安府的灾民先造反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真没有赈灾钱粮,那先活不下去的肯定是陕西北面的平凉府、庆阳府和延安府等地灾民啊! 难道朕真的错怪这个吴淳夫了? 难道这个大贪官当上户部尚书之后就转性了? 泰昌又盯着吴淳夫看了一阵,直到这家伙额头都冒汗了,他才挥手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吴淳夫闻言,连忙躬身告退。 说实话,他都吓得快尿裤子了。 皇上那眼神也太可怕了! 如果皇上突然脑子一抽,命人把他拖出去砍了,他找谁说理去? 泰昌的脑子当然不会突然间抽筋,他坐那里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对着门口朗声道:“传骆思恭。” 没过多久,骆思恭便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低声道:“传朕密令,命曹文诏率神武营骑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