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4 两京合一 (第1/2页)
皇榜一般都张贴在礼部衙门外面,大明门的左边。 这天一大早,卯时还未到,几乎所有参加殿试的学子就聚集在那里,等着张榜了。 这条街叫天街,也叫天门街,因为街道的尽头就是皇城的承天门,而且街道的两边全是六部衙门和五军都督府衙门。 按理来说,这会儿各大衙门里应该是没什么人的。 因为所有大小官员这会儿都在上早朝呢,衙门里最多也就有些衙役在打扫卫生。 令人奇怪的是,这皇榜还没贴出来呢,竟然有一队队的官员自左右长安门里涌出来,直接进入各大衙门里面,就再没出来了。 这些官员都不用上早朝的吗? 要知道,早朝也是卯时开始啊! 这会儿皇榜都没贴出来,那就证明还没到卯时啊! 文震孟、倪元璐、黄道周、刘理顺和王铎等人也是莫名其妙。 他们因为曾在这里一起“战斗”过,这会儿都成了知交好友了。 所以,五人是相约而来。 他们正站放榜处附近聊得不亦乐乎呢,没想到竟然看到这么一幅奇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快,一队锦衣卫便扛着皇榜和各种张贴用的工具自左长安门里出来了。 卯时方至,这些锦衣卫便飞快的爬上张榜处,抹上浆糊,将皇榜贴了上去。 一众考生看着皇榜倒也没有什么惊诧声和嘈杂声传出来,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会榜上有名,只是名次可能会与前面的杏榜有所出入。 而文震孟等人看了皇榜,却不免有点目瞪口呆。 因为他们的名次一点变化都没有。 一甲第一名,文震孟。 一甲第二名,倪元璐。 一甲第三名,黄道周。 二甲第一名,刘理顺。 二甲第二名,王铎! 这着实有点让人目瞪口呆。 接下来,更让人目瞪口呆的还在后面呢。 那些锦衣卫贴完皇榜之后竟然又在下面贴了个小告示。 告示上竟然写着,所有考生看完皇榜便去吏部衙门报到! 这意思,刚金榜题名便直接当官吗? 琼林宴呢? 还有状元游街呢? 这些都没了吗? 文震孟等人跑吏部衙门口一报名字,一个衙役竟然直接把他们领到了吏部尚书王象春的值房! 等等,这吏部尚书不是王绍徽吗? 王象春把他们客客气气的引进书房之后,便忍不住羡慕道:“恭喜啊,诸位大人。” 呃,这个。 您可是尚书大人,恭喜一声也就罢了,竟然还叫我们大人,这是什么个意思啊? 王象春立马拿出一叠公文,继续羡慕道:“以后你们可就是内阁学士了。” 内阁学士! 文震孟等人闻言,差点没把下巴惊掉。 不可能吧? 刚步入官场,直接进内阁! 一步登天都没这么快啊! 五人目瞪口呆的接过公文一看,顿时又是满脸的懵逼。 原来,他们听错了。 他们接到的任命是内阁学士,不是内阁大学士,而且只有正六品,没有正五品。 本来一甲前三和二甲前几名就可能破格提拔为正六品,一甲第一状元郎更是铁定的正六品,这个品级倒是没什么好惊奇的。 问题,这内阁学士又是什么意思呢? 王象春见状,微笑着解释道:“这是皇上改的新政,以后,内阁就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五个内阁学士,你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帮首辅和次辅写票拟。你们的运气可真好啊,本来这内阁学士也就状元郎一人能提上去,这会儿因为朝廷缺人,皇上干脆就把你们五个全提上去了。” 缺人! 不可能吧? 朝堂之上不一直满满当当的吗,以前光内阁大学士就是五个,一个都不缺啊! 文震孟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问道:“王大人,下官冒昧问一句,朝廷为何会如此缺人呢?” 王象春闻言,不由诧异道:“你们还不知道?告示都贴出去了啊!” 告示? 文震孟同样诧异道:“什么告示,我们没看到啊!” 看样子这些人都来得太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