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94 红木市场 (第2/2页)
镜销到欧陆,那欧陆的望远镜价格最少要跌去九成以上。 所以,这巴西红木绝对不能这么竭泽而渔,疯狂采伐。 这个采伐量必须根据消耗量来严格控制。 如果学葡萄牙人的不管不顾,疯狂采伐,一年拉回去两千多万斤,那红木的价格便会跌到一两银子一斤了。 这就相当于红木的价钱一下跌去九成。 而且,像这么竭泽而渔,杀鸡取蛋,只需十多年时间,这边像这种比腰还粗的红木就会被采伐殆尽,接下来肯定会越砍越小,直到砍光为止。 而等这边的红木砍光了,红木的价格肯定又会节节攀升。 这么搞的话,一个好好的红木市场就会被搞得乱七八糟。 还好还好,葡萄牙人还不知道红木在大明的价值。 要是被他们知道了,每年拉个两三千万斤红木去大明倾销,那大明的红木市场早就乱七八糟了,而钱也全被他们给赚跑了!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对骆思恭道:“关于红木的价钱,不要跟这里的人说,特别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大明红木的价钱。” 骆思恭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紧接着又交待道:“还有,以后这里的红木也不能这么疯狂采伐了。 这事就交给你们锦衣卫来负责。 我们控制这边以后,红木每年的开采量暂定为一百万斤。 而且,要挑最粗的,最好的先砍,砍完之后还得种下去最少两倍以上的幼苗。 这幼苗也要精挑细选,选最好的品种。 我们要好好培育这个市场,做到细水长流,知道吗?“ 呃,这个。 骆思恭闻言,又有点懵了。 他仔细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请恕微臣愚钝,这个,何谓市场啊?” 这个,怎么解释呢? 泰昌也细细想了想,这才解释道:“市场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东西的买卖,朕跟你说的就是红木的买卖。 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个红木的价格跟供应量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大明红木的需求量大致也就一年两百多万斤左右。 而且,南洋那边一年还能出产一百万斤左右。 我们如果每年从这边拉一百万斤的优质红木回去,那这个红木的价格还不会有太多的波动。 如果我们学葡萄牙人的,疯狂采伐,每年拉两千多万斤回去,那这个红木的价格就崩了。 因为这会儿大明每年最多也就有人愿意出两三千万两来置办红木家私,我们如果拉两千多万斤回去,红木肯定会变成一两银子一斤。“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骆思恭还是懂的。 但是,他却想不明白,泰昌为什么要把这红木的价钱维持在一般人都买不起的高位。 他又想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道:“皇上,微臣斗胆,我们多拉点回去,让大明的老百姓都买得起不好吗?” 你啊,没一点经商头脑! 目光要放长远一点,放宽广一点,知道吗? 泰昌无奈的道:“你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搞成平民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大路货,再说了,这红木家具平民百姓就算用不起对他们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但是,这些对于有钱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赚了钱得用啊,他们得显得他们与普通平民百姓不一样啊,他们需要用一些高档的东西来彰显自己与平民百姓的不同之处啊! 所以,这红木维持高价一点问题没有。 而且,你不能只盯着大明的市场,也不能只盯着现在这点需求量,你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市场,知道吗? 你想想,大明红木家私如果出了名了,出了名的好用,出了名的精致,出了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大明各个属国的有钱人是不是会争相效仿,争相购买? 现在大明的属国有多少,将来又是多少? 你算算,这市场会变成多大? 还有,这红木家私风靡整个大明和所有属国之后,其他国家的有钱人是不是也会想要买点撑门面。 你算算,这市场又是多大? 我们把东西做到最精,做到最好,慢慢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是不是就有赚不完的钱了? 而且,这边的红木边砍边培育,是不是就不会枯竭? 你要是学葡萄牙人的杀鸡取蛋,竭泽而渔,不但红木市场会乱七八糟,这里的红木也会被砍光,最后我们就没得钱赚了,知道吗?” 骆思恭闻言,这才恍然大悟道:“微臣明白了。” 唉,总算是搞明白了。 泰昌微微叹息道:“这事你可得上心点,销售红木的利润给你们锦衣卫分一成,你不要吃独食,找几个信得过的手下,也给他们分点,大家齐心协力尽力把这个市场经营好,知道吗?” 我的天,一成可是上百万两啊。 而且,经营的好了,以后还会翻倍再翻倍! 骆思恭闻言,不由激动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多谢皇上恩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