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4 华清瑶池与老皇帝的万全准备 (第2/2页)
是遭遇了刺客袭击,并且,还是一场有组织、多人同时行动的刺杀。 这一事件,在有心人渲染下,一时间被吵得沸沸扬扬。 彷佛若是不抓出刺客、给一个交代,就会闹得民怨沸腾一般…… 众百姓感叹承平日久的金陵城内,竟然也是会出现刺客之流。 大乾皇帝赵普瑞闻之,心中一时间也是微微感到诧异。 他将此事交给了掌管锦衣司的太平公主赵灵芯去查证,并且让誉王赵灵睿、晋王赵灵承一起为之辅助。 此消息一出,在旁人看来,皇帝对于太平公主的宠溺,已经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竟然是让两位声名显赫的七珠亲王,同时为太平公主打下手。 但是对于赵普瑞来说,他更关心另外一件事情—— 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赵灵芯,竟然跟自己说,已经答应了严无鹭,提前举行订婚仪式! 这…… 有些出乎赵普瑞的意料。 真是女大不中留! 他这个做父亲的,如今也是看不出自己的这位骄横女儿究竟是一个什么心思。 她,竟然会愿意和严无鹭,这个在揽月楼让自己那般难堪的男子,提前举行订婚? 赵普瑞一时间想不明白,他本以为对方会想尽办法搅黄这一次指婚的。 唯一的解释,也只能是说自己这老家伙,已经脱离了现在年轻人的时代了,跟不上他们情绪变化的步伐。 但不管怎样,赵普瑞都得重新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彻底留住严无鹭。 按照大乾礼制,公主订婚完成之后,是可以跟着驸马一起去驸马家的。 然后,再举行完婚。 但这样的话,岂不是要白白放严无鹭回北地? 赵普瑞想着,转而书写起了一封诏书,他觉得有必要提前做一个万全准备。 然后,他又叫来了身边的近侍,前往锦衣司,急召一个人来…… 他思索着,觉得自己这么做会不会有损皇室威严呢? 但后来想来——威严,来自于实力,而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就此消失的。 …… 金陵皇宫。 清晨微风。 晨曦初现。 一高大男子,身着锦衣司副总指挥使制服,看着约莫有四五十岁的年纪,面容严肃、但行色匆匆。 他突然收到皇帝急召。 一时间还有些不知圣意如何。 在数名宫中内侍的带领下,高大中年男子快步赶至皇宫武场。 …… 皇宫校武场内。 老皇帝赵普瑞,今日难得没有沉浸在如山堆起的奏章里面。 他一身轻便明黄色武服,手拿长弓,于校武场练习箭术。 赵普瑞并不通武道。 但据说他根骨奇佳、天生神力,年轻时候,赵普瑞本来是有机会修炼成为一代强大武者的。 但那时候的赵普瑞风流潇洒、贪玩成性,比起枯燥乏味的修炼武道,还是“醉倒美人乡”更让他着迷。 不过…… 在上一代皇帝的要求下,赵普瑞还是学了点射箭骑马之术,也算不羞于“君子六艺”。 “夏海啊。” 赵普瑞一边拉弓瞄准,一边开口询问道:“……你在锦衣司内,供职有多少年了?” 赵普瑞的话语,是问得自己身后那一个单膝跪拜行礼的高大中年男子的,也即之前那匆匆赶来之人。 锦衣司副总指挥使、锦衣司内资历最老的人——夏海。 “回陛下,已经整整二十七年了。”夏海恭敬答道。 “二十七年……” 赵普瑞说着,若有所思。 “……朕记得,几乎是朕组建锦衣司的时候,你便已经是锦衣司里的一个小巡捕了吧?那时候,你还跟着朕去过北地。你可还算救过朕一命了。” “陛下竟然还记得当年之事如此清楚,臣受宠若惊。” 夏海低首,话语中满是激动之情。 “哈哈哈,夏海啊,你也算是跟在朕身边的老臣子了。” 老皇帝赵普瑞说着,手中也是一箭射出,百步距离,正中靶心。 神情惬意。 轻松至极。 他将长弓放至身旁长桉的弓座上,随即话锋一转,突然道:“……本来,当年,以你的能力、功劳与资历,成为锦衣司的总指挥使绰绰有余,但可惜,张建,毕竟是金陵世家中的一员。” “……朕那时候需要统筹全局,所以有些时候,原本属于你的东西,但朕却不能将它给你。” “……这些年,想来你也常常受到张建排挤,忍了不少气吧?” 夏海有些沉默,没有回应。 而赵普瑞则是紧接着,继续道:“这一次,朕将锦衣司交给了灵芯,其实,也只不过是给她玩几天罢了。” “……等她玩腻了,这总指挥使的位置,还是得由你来坐才行。” “……夏海啊,你应该不会记恨朕吧?” “微臣只为陛下考虑。”夏海径直道。 赵普瑞闻言,轻笑一声。 “不用这么小心翼翼,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就是,没啥可怕的。” “微臣心中所想,的确如此。” 夏海说着,思索了片刻,又坚定地补充回答道—— “微臣能够从一个小巡捕,到达今日的位子,全靠陛下照拂,所以微臣毫无怨言。” “好吧。”、 赵普瑞似乎是有些无奈,“……既然你不想说,那便不说。” “……不过,我也是应该补偿一下你才对。你有大功、有能力,却是一直身居他人之下。” “对了。” 赵普瑞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而道:“……朕记得,你不是还有两个得意门徒吗?正好,今年的武举也要开始了,让他们去博个功名爵位吧。” …… 目前可以公布的情报—— ,君子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指“六经”,即是《易》、《书》、《诗》、《礼》、《乐》、《春秋》。 这里采用第二种,是指六门君子的必修课,即是礼、乐、射、御、书、数。 ,科举、武举。古代的科举也包含武举在内,但是在本作品中,大乾的科举私设为就是普通的文试,无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出任大乾官吏。而武举则是设定成单独作为另外一种形式,与科举并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