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头七 (第2/2页)
这时候,七岁的杨成熏说话了。 她是杨清香的三闺女,她和两个哥哥一样,成绩都很好。 “好好好,宝贝闺女,你不是米虫。”杨军有些宠溺的看着闺女。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他向来不吝赞美之词。 其他的孩子可就不一样了,一个个心虚的不得了,就他们那分数,还不够他们吃的粮食多,真应了杨军的那句话,米虫一个。 这时,杨军又把矛头对准了杨成道。 “说说吧,这次要补考几门?” 大学和高中初中不一样,考不及格是要补考的,就杨成道那成绩,杨军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他肯定要补考了。 杨成道听了,非但没有懊恼,反而笑了。 “爸,你也太小瞧人了,虽然我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也不能补考啊。” “我是您儿子,如果补考的话岂不是丢你的人?” 杨军闻言,眯着眼睛道:“你小子终于学会给自己擦屁股了。” 其实,杨军不用想就知道杨成道肯定背后做小动作了,要不然就他那成绩怎么可能不挂科,如果他来补考这种小事也需要家里人帮着解决的话,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嘿嘿,您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 杨军听了,脸上刚要露出笑容,可是接下来的话让他立马生气了。 “我是咱妈的儿子,我继承了妈的高智商,这点小事还是能解决的。” 杨军黑着脸,一双死亡凝视的眼神盯着他。 杨成道似乎是故意惹他生气,不停的在死亡边缘挑衅。 “你看我妈她既聪明,又漂亮,而且还在国外上过学,手底下还管着那么大的家业,我这是完全继承她的基因,美貌与才华并存……” “我刀呢,取我四十米大刀来。”杨军左右寻找着。 …… 吃完午饭后,一家人集体去祠堂给王玉英烧头七纸。 这次全家人都去,一个不落。 之前,怕影响不好,就没让杨清香孟文雅她们一众人过去,现在烧头七纸,只是他们一家人,没有外人,所以,杨军决定带她们过去。 半个小时后,全家人来到了祠堂这边。 他们到了的时候,杨梅她们三个早就到了。 “大哥,大嫂。” “嫂子们好。” 杨梅杨柳和杨榆和杨军他们打招呼。 “二姑好。” “三姑好。” “四姑好。” 孩子们也和几个姑姑打招呼。 “你们给妈烧过纸钱了?” 来到祠堂正厅,杨军发现两边的长明灯全部点亮,就连供桌上的香正在燃烧着。 “没呢,这不等着你的吗。” 随后,杨军走上前,从桌案上取下三支香,在蜡烛上点燃。 退后三步,鞠了三躬,然后把香插进香炉中。 后面的人有样学样,跟着鞠躬。 做完这些后,杨军就带领着家人准备去祠堂后面的墓地。 到了那儿的时候,下人们早就把一切准备好了,香烛,果盘,纸钱一应俱全。 父母的合葬墓重新修缮过,一水的大理石,整个墓地占地差不多五十平,看上去特别的大,在父母墓地的不远处,也有一座坟墓伫立着。 那是王玉萍的墓,杨军最终让她葬在了杨家的祖坟。 以王玉萍和王玉英之间的情义,杨军没有理由不把她当成自己的家人,一个殉道的人,值得他这么做。 一群人黑压压的站在那儿,大家谁都不说话,就连孩子们也知道这种场合不适合玩闹。 杨梅蹲下来,先是把蜡烛点燃然后再点燃香烛。 做完这些后,她冲杨军点了点头。 杨军微微调整一下呼吸,缓缓的跪在地上。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跪了下去。 “妈,我们来看您来了。” 看着墓碑上母亲那慈祥笑容的照片,杨军一时间竟然不能自己。 “妈,我们想您了,呜呜!” 杨军悲从心来,竟然控制不住的流下了泪水。 “妈!呜呜!” 杨梅她们几个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齐齐哭了起来。 烧头七纸本来就是这样的,子女哭的越厉害就显得越孝顺,只是每个人表达悲伤的方式不一样,其实孝心还是一样的。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这种氛围感染,纷纷留下泪水。 杨军跪在那儿,不停的烧纸钱,他尽量烧的慢一点,这样的话,就能多陪母亲说会话了。 “爸,妈现在去找你去了,你们两个终于又在一起了,你接到妈了吗?” “妈有老寒腿,你要叮嘱她多穿点衣服。” “还有她胃不太好,不能贪凉。” “还有……” 杨军兄妹四人在那儿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叮嘱着父亲多照顾母亲一点。 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样子,杨军一众人才起身。 起来后,杨军又领着全家人去了王玉萍的坟头。 王玉萍的墓碑也是新立的,虽然没有王玉英那个大,但是也尽显豪华大气。 “王姨,我来看您来了。” 看着墓碑上那个和母亲相似容貌的照片,杨军一时间情难自已。 “您现在应该和我妈在一起了吧?” “从今以后,你们姐妹俩再也不用分开了。” “呜呜!” 说到这儿,杨军再次哽咽出来。 他被王玉萍那种殉道的精神打动了,这事件,没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东西了,试问一下,自古殉情的有几人,他只听说过夫妻间殉情的,从来没听说过为友情殉情的。 就冲王玉萍那份决绝,杨军对她肃然起敬。 “王姨,到了那边,你和我妈老姐妹俩要互相照顾着点,有什么事情商量着来。”杨梅哽咽道。 “王姨,您一路走好。”杨柳。 对于王玉萍,杨军兄妹四人那是拿她当母亲一般对待的,对母亲什么样,对她就什么样,绝无半点二样。 兄妹几人祭拜完后,回到祠堂前院。 在母亲原先居住的房间里坐了一会,以此缅怀母亲。 杨梅她们几个也没闲着,整理着王玉英的遗物,回忆着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 晚饭的时候,杨梅临时提议在这边吃饭,杨军也赞同。 随后,全家人一起动手做饭,一直到晚上的时候才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