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被辜负的民国女子(73) (第1/2页)
,当爱国女战神绑定了恋爱系统 这天,小丁从编辑部出来,就碰见了弟弟小石头。 小石头干活很卖力,人又机灵,在报社虽说是个兼职,但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兄弟俩攒着的钱就可以交学费了。 他打算上学,只觉得每天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 “活儿都干完了?”小丁摸了把小石头的脑袋,俩人一块往家走。 “哎,干完了。我干活儿你放心,没问题的。” 小石头笑嘻嘻的,又问道。 “哥,纪主编又去印刷厂了啊?” “是啊,不过你怎么知道?”小丁好奇的反问。 “那还用说吗,我好歹也卖过那么长时间的报纸,哪些新闻哪些文章人们感兴趣,我最知道了。” 小石头说的是平林客新发的长篇小说《朝阳》,“平林客的新小说一出来,报纸立马就卖光,纪主编肯定是去印刷厂要求加印的。” “可以啊。” 小丁对弟弟刮目相看了,“你才来多久,连这个门道都知道了,行,不错。” “我可是你弟弟。” 小石头骄傲的说,“哥,你说平林客能挣多少钱,现在她可是最火的,一个月少说也得挣上个五十块吧!” “噗。”小丁忍不住笑出声。 小石头懂得再多也是跟他同龄的小孩相比较而言,就连他哥也只是助理,现在可以算是小编辑,一个月也才挣十几块钱,就很不错了,是他们那一片薪水较高的一类。 坐办公室,整理书稿文件,在他们巷子里的人看来是很体面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所有编辑的工资都十几块,也要看手底下能不能带出红人,每个报社都不一样的。 小石头觉得写文章的作家们都很厉害,能挣很多钱,撑死了报了个自己认为的天花板数字,类似于皇后娘娘烙大饼,五十块,已经顶了天了。 “怎么了哥,我猜多了吗?” “没有,没有,肯定能挣上五十块。我家小石头懂得真多。” 小丁想了想,还是不告诉小石头真相了,怕这孩子心理承受不住。 “《朝阳》你看了吗,能看得懂吗?” 报社里有报纸,小石头的识字量一路飙升,比在家的时候快多了。 “嗯,我看了,还是有很多不会的,但我能猜出来意思。哥,朝阳也太可怜了,我要不是有哥在,会不会也像朝阳一样啊,不,我肯定比朝阳还可怜,毕竟朝阳有父有母有哥哥jiejie。” 小石头叹气,挠了挠头,“为什么穷人那么多呢,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呢?” 小石头过过穷日子,他卖报纸擦皮鞋,给有钱的老爷太太说好话,就为了一点赏钱,他在朝阳的家里看到了自己经历的事。 小丁无法回答小石头的问题,跟着小石头叹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国家还有数不清的朝阳,他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等待着的是什么。 “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小石头皱了皱眉,仔细的想了想。 “我也不知道,各有各的穷法,我们家原来不也是……哎,我想到了,要读书,多读书就不穷了。哥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家也很穷,现在哥读完了书,又在报社工作,一个月挣得钱比铁头爹三个月挣得还多,还不用每天从早累到晚。” “你想明白这个就好,怎么样,学校给你联系好了,下周就去上学?” 小丁再也想不到还能有这么个意外收获。 读书挣钱,虽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从结果上来看,小石头的话也不错。 虽然他也是极其幸运得到了纪先生的关照,但比起他的同学们,已经算是很好的着落了。 不管怎么说,读书总是有用的。 有知识的人,到哪里都能发挥作用,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 “去,我去!”小石头积极的叫着,“早知道是这样,我早就去读书了!哎呀,我真是笨,怎么现在才想明白呢!”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瓜,郁闷的说道。 兄弟两个笑呵呵的,心里面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朝阳》的问世,对普通人的冲击力很大,这是直面现实的,最平淡朴实的文字,蕴含着最切肤的痛。 黄老四家的小妞妞已经出院了,唐宁去看望她,还带了份报纸。 西郊的工人也有识字的,见到黄老四的报纸便拿来读,一来二去的就知道了,报纸上那个叫《朝阳》的,写的是工人自己的故事。 真是苦啊,太苦了。 他们工人干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资,还要看人脸色挨打挨骂。 有的听着故事,听着听着就哭了,只因为自己家也有类似的例子,活生生的例子。 几个人凑钱也要买一份报纸看看,有的人想要知道下一期写的什么,但自己不识字,只好去央求那识字的读给自己听。 唐宁在西郊办了个学堂,供孩子们读书,只收极其低廉的学费,还能包三餐,晚上还开办夜校,鼓励工人去识字学习。 夜校是免费的,只要报名就可以上。 招募的有老师,收的学费能够给老师发工资就行,其他的全靠唐宁一人投入。 在包三餐的诱惑下,该上学的孩子都来报名了,有了黄老四一家做宣传,大家对唐宁这个大善人从起初的怀疑态度渐渐的保持了中立。 等到孩子开学后,吃上了学校的三餐,回来一说,大家才立刻信服了! 这伙食也太好了吧,营养丰富,还管饱! 比起交的那点学费来,简直就是占了大便宜!这下还说什么,报名吧! 学堂一下子给挤满了,好在西郊的地最便宜,唐宁买下一大块,不讲究美观,只讲究实用,全部按照功能盖成方方正正的学校房子。 唐宁发动了纪繁真吴光耀等人,晚上抽空去讲课,当然是义务劳动。 不过这些人,对唐宁的办学事业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但免费讲学,还拉了许多同行来做宣传。 报纸上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