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道之花 (第2/2页)
修行,缺乏了灵性,如圈养的禽兽食之无味。 而修行路上的生灵则不同,他们野性难驯,采纳天地灵性,味道无疑更加鲜美。 伴随着钟声阵阵,人间一切都在改变。 羽山大祭已经完成,夏族后裔匍匐在地,跪拜羽山。 命运的齿轮转动,羽山烟云四起。 一收一放间,如呼如吸。 君山范氏,是养龙人刘氏后裔,源自帝子丹朱。 而禹王能从舜帝手中夺得人间权柄,养龙人功不可没。 因此,范氏之主范遥,成了羽山大祭的观礼者之一。 人不可貌相,范遥只是一身皮囊。 皮囊之下,是一道从七星龙渊逃出的龙魂,复苏重生的龙傲天。 那道从烟云中走出的身影,让他嗅出了同族的味道。 传说,禹王诞生于其父躯体,是一条黄龙得道。 那么,这道从历史中走来的身影,应该就是曾王霸四海权动八荒的禹王了。 虬龙生角,禹王再度临世,已然成就了真龙,天之子。 双目隔空相望,神念隐秘交流。 片刻后,禹王收回目光。 “都起来吧,说一说这人间。” 当年,禹王自封羽山之后,人间沧海桑田,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变迁。 而颠覆大夏仙朝的,正是当年辅佐禹王治水,定鼎人间的功臣。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周祖姬弃,商祖子契,掌刑典的皋陶,以及东夷鸟族的伯翳。 这四人,曾是舜帝重华的贤臣。 子契后裔颠覆了大夏仙朝,建立了大商。 周祖后裔灭商立周,夺得了九鼎,有了大周仙朝。 而皋陶和伯翳,并没有参与人间权柄的争夺。他们一个下落不明,一个远赴海外,到了少昊之国。 伯翳通鸟语,驯鸟兽,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封赢姓。 少昊之国的大族赢氏,便是伯翳的后人。 人间变迁千百代,诉说只是顷刻间。 “重华德服四方,孤王威震八荒。” “德以修身,可一个德字,不足以总领人间。” “那四人,是舜帝肱骨,子契后人反我,并不奇怪。” “可伏羲女娲封天,算计天地,应该另有隐情。” 再度临世,禹王已大不相同。 成就了真龙天子,以往的霸气之外,萦绕着难以言表的贵气。 一世称王,一世称帝。 登临人间之巅,当从即日起。 时间长河百转千回,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 相同的人,不一样的世间,却在走着相似的路。 一世一轮回,那些从过往走来的人,开始重新书写人间画卷。 昆仑钟响,女娲复苏,再到禹王归来。 人间之变,让所有的生灵猝不及防。 赶上了世界改变的节点,他们说不上是喜是忧。 而人间生变,天上门户接连闪烁,天上人间频频下界,参与到了世界的变革。 身在瀛洲,却知天下事,因为虞相挡住了前路,带来了世间的消息。 “路遥,少主有话带给你。” “哦?说说看。” 路遥那沉稳无波,云淡风轻的样子,虞相怎么看,怎么觉得讨厌。 不过他有托付在身,却也不好发作。 “少主说了,又是一世轮回,那些曾经的主角轮番登场。” “这一次,少了舜帝重华,却是多了她和你。” “一个后人,一个衣钵传人,理应在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眼望远方,人间之神女娲,雄霸一个时代的禹王接连登场。 这两个,一个和自己有纠葛,一个与舜帝有仇怨,迟早都要碰上。 他明白,自己的隐世逍遥只是一梦黄粱。 对上了虞相的目光,路遥确定了自己的答复。 “之前在秋水泽所说,并非推脱搪塞之言。” “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会给虞秋水一个明确的回应。” “或许到了那时,就算我想置身事外,也身不由己了。” 目送云霞离开,红袖有所不解。 “改变主意了?” 摇了摇头,路遥叹道:“非是改变,而是不得已。” “虽想置身事外,可因果纠缠已深,由不得我。” “苏心月和九凤暂且不说,女娲和禹王绝不可能简单的放过我。” “还有妖妖和熊霸天,他们曾是太一帝君的心腹大患。无论天上还是地上,不可能对之不闻不问。” 看了看身边之人,路遥笑笑。 “世界是张网,你我皆在网中。网中的每一个点,都有或近或远的牵连。” “相知相识走到了一起,便有了息息相关的牵连,躲不了。” 瀛洲山河虽好,路遥却没了细细品味的兴致。 御空远行,走马观花,直奔东北海岸。 或许,在那海之彼岸,大荒之中,可能就藏着自己最终的答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