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策_第一百四十五章 花钱如流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花钱如流水 (第2/2页)

江晨笑道:“他们还拿得出什么钱出来啊?学费就算了,自带粮食当学费,交多少的粮,我们给他们兑换成票券这样,交多少自家小孩吃多少。”

    江晨这样做肯定是亏了,毕竟交的只会是粮食,但吃的时候,还会有菜食,这当然不可能让乡民们再交菜吧?而且这半大小子,吃得只会更多,自家交的那点粮哪够吃?但是不交粮,乡民和小孩不会珍惜这学习机会,毕竟免费的东西,到后面就会变成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恩。

    江晨这样的设计有些像后世八九十年代的学校,农民住校生就是带粮食上交,然后换成同等重量的粮票饭票,凭票吃饭,你吃得多,就要交得多,或者是你交精粮,换成粗粮,比如交大米或面粉一斤,能换成玉米两至三斤,为了吃饱,很多都是交精粮换粗粮。

    这自然只是针对的是农民学生,城镇居民的学生,可以按年龄领到粮票,然后凭票换成饭票,对了,还有rou食补贴。

    所以,到伟大的社义初级阶段都还有这样的事情,何况是大晋那样的半封建半奴隶的社会?

    还是自己太过弱小,如果自己到了齐王司马冏这层级,或者是某个世家门阀,招上几百上千个食客门客,门客的家人依附在下面学习吃饭,是多大点事?

    江晨以为这样一来,乡民们不会愿意自家小孩来学习,没想到,乡民们并不是想的那么傻,一算,哟,这江主簿算下来是帮我家养半个小孩,而且还教误字学习,这样的事自然要干,于是二话不说,找了江晨周正,把卖身契一签,再扔了一篮两斗的粮

    给延安,小孩子就扔给了延安。

    先只是四五个,都沾亲带故的,一点也不担心江晨不兑现承诺自家小孩就要为奴二十年,江晨相信,再过一段时间,附近那些还不成为劳力的小孩,都会扔到延安来,有人给吃给住,还教误字,附带帮着带孩子,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干?

    当然当然不会介意这么一点小钱,小孩能吃多少?而这些小孩当他们成才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忠实门徒,改变大晋的根基,他巴不得更多的小孩都送过来。

    当然,自己不会去主动宣传,自己现在就是在低调求生存的阶段,苟着发展才是王道,不过相信这样的事会慢慢传出去,然后会再有更多的人送到延安。

    于是,延安又更热闹了。

    周边的一些乡民们看到这儿如此热闹,自己家的小孩子在延安里学习,为了就近能看到小孩,于是就在延边上的荒地盖了些简易房,农闲之时,就来到延安住着,一是看小孩,二是送粮食来,三是江晨规划了,把这些地方弄成市场,可以来交换一些生活用品。有这么一个小集市,不用跑到长安能就近换到生活用品,延安在之前的基础上,因平民学生的加入,又更热闹了不少。

    这是后话。

    现在江晨要做的就是盖房子,安置这些来的平民学员。

    学员增加,教员自然也就不够用了,宇文曦和陈雪这俩最受欢迎的老师,基本上都在延安住着,不仅要教学,其实有些教务也需要她们来处理,忙得是脚不沾地,连马芊芊这样有些惰性的人,也不时要来给高年级的教授武技,而从吴天刘涛他们离开后,关于军事这块,只能是江晨自己兼着,搞得江晨也忙得连长安都不回,常常住在延安。

    招人,只能是这样。

    再招人,不仅是援课的,还要把江府之前的家仆弄一些来做教务,把宇文曦和陈雪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专门教学,然后觉得,房子感觉上又不够,于是再盖房,幸好是听说要盖房子给孩子住,家长们都主动来帮忙,有东西的出东西,有力的出力,这帮江晨又省了不少的钱。

    只是,这样花钱如流水,江晨头一次感觉到钱不够用了。

    江长安已抱怨了很多次,钱一到手,然后就支出去,手里根本存不住钱,“天上人间”加上纸铺酒坊,赚的吓死人,但江长安还是抱怨没钱。

    主要是延安就只出不进。

    看到自己也会被逼到这一步,江晨脑子里转着,是不是要搞些更来钱的活?比如,走私。

    这并不是不可行,走私当然是往鲜卑和匈奴去,那些地方缺铁,这是助敌的事,江晨都还要防着鲜卑匈奴发展,自然不会干这样的事,但是,奢侈品没事啊,比如香水、比如桃花酿,鲜卑匈奴弄去再多的奢侈品,于国力族群没半点用处,反而会消耗他们的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当然,走私过去的,香水和酒,这是必然要带去的,反正对于江晨来说,这也是极高利润的东西,只是长安消费的市场就这么点,洛阳暂时还进不去,不如走私到鲜卑匈奴去,鲜卑匈奴贵族们也需要这些东西来装饰麻醉自己。

    chapter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